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71: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這種「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感,在專家學者身上特別顯著。因為他們自命不凡,自以為可當國師,領導人的接見是對他們不凡的加持。其實,對中共領導人來說,那只是演一場戲。

2021年9月去世的美國著名新聞記者梅兆贊(Jonathan Mirsky),年輕時是激烈的反越戰分子,以「毛粉」自許,在中美關係突破的1972年首次訪華。到中國後不久,訪問團就被帶去見一個「典型的中國工人家庭」。那戶人家似乎很富裕,家裡布置得不錯。接待的人告訴訪問團,在中國,犯罪是不存在的。第二天早上,梅兆贊在附近散步時,碰見了來自那個「典型」家庭的父親。他邀請中國話流利的梅兆贊到他真正的家裡去,那是一間破舊的寓所,並說,事實上,他們頭天去的是中國當局專門安排給「外國友人」參觀的公寓。這名男子還解釋說,犯罪行為其實並不少見。

「我震驚不已,」梅兆贊說。在短短48小時裡,他從「毛粉」變成了一個幻想破滅的懷疑論者,之後,他開始「對每一個地點、每一次介紹、對每件事的說法,都持懷疑態度」。

這是中國在接待外人訪問中偶然出現的紕漏。類似事件在1974年美國保釣積極分子郭松棻首次訪中時也發生過,接待他的人遲了一天現身,使他看到了一些現象,而這些現象與他其後被接待所見截然不同,於是,他對中國所有的宣傳全都採取置疑態度。

但出紕漏的事情很少發生。中國對接待外賓的工作非常重視,對訪客的背景先詳細了解,接待必須投其所好,與訪客會見的人,無論是老百姓,還是不同等級的官員,都經過細心安排。我在北京任高幹的五叔有一次對我說,接待外賓的工作對各單位都是第一優先,出紕漏要追究責任。

1971年中美關係突破後,連續幾年是美歐人士的訪華潮,特別是華裔人士,又特別是一些學者、名人。他們回到當年離開後許多年都沒法回去過的大陸,首先就被緬懷故土的情感綁架,覺得什麼都是好的,所有不好都是可以原諒的;其次,他們都在被接待中行動,被安排所見的人、地、事,與真實境況有很大差異;其三,在訪華過程中,他們會被安排與中共領導人見面,從毛、周等最高領導人,到因應訪客專業的不同部門領導,通常會面都在夜間,有時會見到凌晨,以顯示領導人的忙碌和對訪客的重視——這麼忙、這麼晚還要接見。

這三點,是為中共製造「非常有用的白痴」的殺手鐧,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第一點,是歷史因素和主觀因素。第二點和第三點,則是刻意安排,甚至有心作假。在第一點的感情加持下,使第二點的「假」也幻作了「真」。第三點,實際上那些領導人在會見前都看了許多有關訪客的資料,有秘書提供談話要點,不但使訪客因領導人了解自己而自覺不凡,而且也為領導人的博識而傾倒。比如,毛澤東見楊振寧就同他大講科學。更重要的,是掌絕對權力使中國領導人有一種光環,被接見者就會有「榮譽感」「特殊感」,不自覺地興奮起來。我後來發明了一個用語,說這是「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是「亢奮」不是「興奮」,因為是屬於生理性的反應。在接近絕對權力之後,往往會不自覺地美化掌權者,會不經意地侃侃而談,甚至胡言亂語,誇大其詞地寫文章。報界名人也有因此而改變輿論傾向。

這種「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感,在專家學者身上特別顯著。因為他們自命不凡,自以為可當國師,領導人的接見是對他們不凡的加持。其實,對中共領導人來說,那只是演一場戲。

那幾年,《七十年代》刊登了許多這一類的華裔學者的訪華文章。從辦刊的角度來說,這些文章有一定的新聞價值,但就影響來說,這類文章帶有很大的誤導性。1976年毛死後,四人幫倒台,我們終於對這種誤導作出扭轉。

麗儀說,在文革極左時期,她下放農村,那時鼓勵「貧下中農」家庭出身的農民去「憶苦思甜」,也就是回憶舊社會的苦,思想新社會的甜,但農民們講到「苦」,幾乎都說最苦是1958年大躍進而導致接下來三年的飢餓歲月。貧下中農沒有按中共的指揮棒講虛假故事,只是講自己的真正經歷。沒有知識的人比知識淵博者更誠實。

在絕大部分的華裔學者訪問中國的文章中,後來較受到《七十年代》讀者質疑的,一是趙浩生,另一是何炳棣。何炳棣是著名的史學家,1975年他訪華時正值全球石油短缺時期,訪華後他撰文吹噓《中國是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沒有真實根據。他後來說當時是受中共領導者之一的姚依林所誤導。也就是說,文章是「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的產物。至於趙浩生,原是新聞記者出身,在耶魯教中文。他那幾年在中國訪問了許多文化人、學者,寫的是對話體的訪談。他多篇訪談內容講當時極左的話題「批林批孔」,是《七十年代》後來引起反感的一批文章。

梅兆贊
何炳棣
趙浩生

(原文發佈於10月6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