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36: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1936年11月,在粵片界名人李化……等號召下,三百餘位粵片影人聚集於香港一酒家……發表聲明」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談他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這是我追悔莫及的遺憾。現只能從他的零星留言、有關書籍記載,和我的片斷記憶,去寫他生平。這既對我有意義,也反映了父親那一代人的掙扎。

李化,1909年9月23日(農曆8月初10)出生,原名李存棠,廣東新會人。1927年18歲時離鄉往廣州進入韋碧雲創辦的廣東電影學院就讀。那是中國電影業的萌芽期,選擇學電影的人極少。父親是電影學院第一期學員,三個月完成課程,隨即留校協助主持校務。學院第二期,我堂兄李晨風和後來的電影人盧敦就入學了。其後父親與妹妹李麗蓮(我姑姐)、李晨風、盧敦組織一個業餘劇團。1929年南國劇社到廣州演出,父親與姑姐隨南國劇社到上海,1930年與作曲家張曙合作,在上海演出李麗蓮主演的新派歌劇《王昭君》。同年與李麗蓮加入天一公司,父親由場記升至副導演。時年21歲。在上海三年,據知這段時間,他也到濟南、青島、天津、北京等地流轉。有聲電影開始出現,1932年,影人鄺山笑在廣州成立的紫薇公司到上海租用天一公司的錄音設備拍攝《無敵情魔》的聲片部分,完成後與父親離開天一回廣州。父親在廣州助鄺山笑完成了《無》片,並留在廣州拍了幾部影片。其中較珍貴的是1933年的《炮轟五指山》,赴海南島取外景,拍攝了大量尚處原始社會的黎族片段。在廣州,他與當時紫薇的演員、我母親李幽慈相識,並於1934年結婚。母親原名李薇卿,生於1914年,2013年在香港逝世。

1936年,父親來香港加入大觀聲片公司任導演,並成為華南影業協會總幹事。

2014年香港出版的《粵語的政治》一書中記載1935年南京中央政府開始推廣國語運動,想要禁制粵語片,香港影界就發起「粵語片救亡運動」:「1936年11月,在粵片界名人李化……等號召下,三百餘位粵片影人聚集於香港一酒家……發表聲明」。又記載1937年7月,香港華南影業協會派我父親在內的代表五人到南京請願緩禁粵語片。但隨即中日戰爭爆發,南京遭日軍進襲,禁粵片之事不了了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空襲廣州,當時父親率領一個攝影隊,冒空襲危險到廣州拍攝空襲中人民的輾轉,以喚起觀眾的愛國救亡意識。

這段期間他導演的,還有《精忠報國》《民族之光》,是宣揚民族主義的影片。父親生平極少當演員,但在1939年的抗日經典電影《孤島天堂》中卻擔任演員,而且不顧毀譽地飾演漢奸的反派角色。《孤島天堂》是眾多影人不計報酬在香港共同參與的義舉。這部影片現時在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1]

1937年,在上海當演員的姑姐李麗蓮,與後來當了毛澤東妻子的江青(藝名藍蘋)投奔中共根據地延安。父親1938年隨歐陽予倩赴桂林的廣西藝術館工作。在桂林時,父親大約是在延安的姑姐勸說下,安排居住香港我們家中的五弟李剛(原名李存溢)和三妹李慧蓮送桂林聯絡中共組織,輾轉前赴延安。

1957年父親去北京,左起:姑丈歐陽山尊,父親,姑姐李麗蓮,五叔李剛

1940年我們全家遷上海,1941年父親又去桂林參與抗戰文化工作,1942年再返上海。1944年去南京一年又返上海。這段期間他改名李炎林營商和從事話劇活動的情況,在前文「父親與淪陷區話劇」已談及。1945年從淪陷區逃難到屯溪,在前文「逃難」也談過。抗戰勝利後他在東北及天津經營電影院,很可能是那時候他仗著同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在「接收敵產」中得到接管東北、天津一些電影院的機會,以此謀生。內戰烽火蔓延,1948年2月回香港。回港後再入影圈,首部執導影片為粵語片《有冤無路訴》(1949)。同年領導組織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華南影聯)。

父親回港後,一開始就以親共的左派影人的面目出現。籌組華南影聯他是主要角色,會務聯絡也在我家,1949年7月開幕他致開幕詞。但隨後的領導權都在中共工委的操控中。接著父親擔任大觀片廠廠長,1953年創辦藝文公司拍國語片。金庸和梁羽生的新派武俠小說這時興起,1959年父親創辦峨嵋公司拍粵語武俠片,大多由他或李晨風執導,並以「林炎」之名任製片。他以大陸的少林寺、武當山、峨嵋山等地取景的幾部武俠片都賣座不差。1966年文革爆發,香港左派影業凋零,他的影片也無以為繼。1968年他為撙節開支,搬去澳門居住。1975年8月22日在澳門病逝。

在社會動盪中輾轉,在各種政治的干預和影響下掙扎求存,這就是父親的一生。

父親的家族攝於1934年。後排站立左起:五叔李剛,三叔,父親,四叔李存樸,堂兄李晨風。前坐左一是三姑姐李慧蓮,二姑姐李麗蓮,大姑媽,爺爺李晃雲和膝前曾孫,母親和懷中的姐姐,祖母,堂嫂李月清和懷中的老二
父親李化在片廠。
父親與李書唐於1948年同回香港
李書唐(左)和父親(中),那時他們以李六爻和李炎林的名字縱橫汪政權時代的話劇界

[1] 影片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QYy1Wdvwc

(文章發佈於2021年7月16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