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19: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编辑过)
師歷史,很難,因為首先就要破解被掌權者扭曲的歷史,才能從真實的歷史中學習

過去幾段「回憶錄」講二戰時的淪陷區,雖有一些個人經歷,但大部分內容是根據別人的書籍、文章,結合自己童年記憶,而寫出來的。那時我年紀小,除了記憶模糊,也還沒有對人生的思考能力。九歲那年躺在河灘,開始了人生的思索,我覺得自己長大了。這以後的記事,會更多依靠自身體驗。

對於民國北京時代、汪精衛、淪陷區這一段歷史,絕大部分人長期在國共正統歷史書寫的熏陶下,形成了對「軍閥」、「漢奸」的固定觀念,尤其是中國人,在腦海中已經凝聚了「愛國」「救亡」「中國飽受欺凌」的不變意識,不會去思考事情有沒有另外一面,不會去想:現實所呈現的即或是真實,但是不是還夾帶著掌權者因應政治需要,幾十年向我們灌輸的歷史觀?

儘管那些是我還沒有出生或還未懂事的年代發生的事,但我就是在那樣的社會意識、社會氛圍中成長的。在抗戰後發生各樣的人與事,都擺脫不了正統歷史書寫所形成的社會意識的影響。甚至到了現在,我寫汪精衛和淪陷區的記事與觀察,仍然有讀友留言說「漢奸就是漢奸」,不能為他們辯護。可見當歷史按掌權者的意志去書寫,一旦成為固定的、沒有人提出異議的史觀時,就會內化到社會每一個人的心裡,成為不可逆的社會心理狀態。這正是人類社會的人為災難不斷發生的原因。

在一部日本拍攝的跨越時空的故事片中,開頭有一句話:「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人生的閱歷和經驗當然是寶貴的,許多年輕人之所以在處事上碰壁,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社會經驗。但是,一個人如果做什麼事都根據過去的經驗,那麼他不僅無法開創新局面,而且也會因為未能察覺社會的變遷,而無法跳脫過去的經驗以作調適。社會上有許多開創一番新事業的人士,大都不是有什麼經驗,有些甚至因為他在那一行業沒有經驗,才開創出新氣象。但繼續下去,如果他仍然囿於以往的成功經驗,他就會被經驗所困,注定走上失敗之路。倘若社會運動由這樣的人帶領,更會帶來慘痛後果。因此,經驗是好,但因循經驗的必是愚者。

批判精神就是科學精神。人類所有的進步,都是從批判已有的經驗而求得的;人類今天所享有的權利,都是從一些人不顧社會多數人的經驗,明知不可為而為地捨命爭取而得到的。

師歷史,很難,因為首先就要破解被掌權者扭曲的歷史,才能從真實的歷史中學習。因此,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原因不是歷史沒有提供教訓,而是為當代掌權者服務的歷史書寫,並非歷史全部,甚而不是真相,而人類因為從扭曲的歷史中形成了一些固定不移的觀念,也就永遠不會從真實的歷史中吸取教訓。

顛覆一些正統的歷史觀念,是師歷史的開始。我這一生見過太多師經驗的愚者,而我自己也不是師歷史的智者。我只是記述漫長人生中點點滴滴的個人經歷,或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真相的小小補充。因畢生事業所繫,回憶錄的記事不是重點,重點在心路歷程。而心路的起點是怎麼樣的社會意識,是首先要探索的。

接下來,就會敘述記憶較清楚的九歲後的事。

(文章發佈於2021年6月4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