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17:李伯伯的悲劇

他最得意是以李六爻的名字在汪政權下「導演劇評一手包」的時代,但戰後不僅未能延續他的事業,甚而還要隱瞞自己這段歷史。他在淪陷時期真做了虧心事嗎?我想他不這麼認為。然而大勢所趨,個人如何抵擋?

邱坤良論文提到在淪陷區劇運中非常活躍、卻在戰後「下落不明」的李六爻,使我從深層記憶中猛然想到那時候(我七歲)爸爸跟李伯伯在客廳興奮地講到報上的打油詩,第一句記不得了,只記得最後三個字是「李六爻」,跟著約略記得是:「身材高比電燈梢,平常愛唱張公道,導演劇評一手包」。「張公道」是什麼,我不知道。他活躍於戲劇活動兼寫劇評,是邱文提到的。李伯伯身材高大肥胖,來我家總愛高談闊論,評點時事。戰後我家搬去北平,他那時也帶著家小跟去,仍然是我家常客,但名字已經不是李六爻了。1948年父親舉家從北平移居香港,李伯伯也來了,但家小留在大陸。李六爻易名李書唐,並以趙宋的藝名參加長城公司的宣傳、編劇、演員工作。他在香港的職業生涯並不得意。1960年,他女兒中楟從北京來香港,既是投靠也是陪伴父親。從此常見兩父女在一起進出。中楟在香港念了一兩年書,就考進邵氏的演員訓練班,改藝名李婷,與邵氏簽約,拍過《山歌戀》等影片。那時我在上海書局任編輯,邀李書唐寫一整套的「歷史小叢書」,他文筆流暢,書寫得好,賣得不錯,稿費也使他能夠勉強維持生計。後來我辦《文藝伴侶》雜誌,邀他寫小說,也寫得頗為精彩。1966年大陸爆發文革,香港左派出版業停止出版被大陸批判為「封建主義」的歷史書,他的小叢書就無疾而終也。

李書唐(左)和父親(中),那時他們以李六爻和李炎林的名字縱橫汪政權時代的話劇界。

李婷在邵氏半紅不紫,也不知道受了什麼委屈,吃了什麼虧,於1966年8月28日,在邵氏宿舍自縊而死,留下一句遺言:「親愛的爸爸,您要活下去」。李伯伯沒有參加女兒喪禮。我去看他,他躺在床上長吁短嘆。大陸發動文革,他無法與北京家人聯絡。沒有工作和收入,沒有了李婷的薪資,他生計顿成問題。四個月後的1967年1月,李書唐也跟着女兒懸樑了。我與午馬的爸爸馮承璧伯伯一起辦了他的後事,送他下葬。我接收了他大量的沒人要的藏書。

在李婷喪禮上,作家陳蝶衣用她主演的幾部電影片名串了一幅輓聯::「一曲山歌戀,原冀芳流萬古,從此年華珍黛綠;數灣鱷魚河,緣何魂斷三更,竟將歡樂損青春?」在李書唐喪禮上,友人婁子春撰一輓聯就絕了:「父女同命,有人殺人不見血;戚友咸悲,天道籤道終須還。」婁伯伯在靈堂守護這輓聯,防止被取下。而這輓聯終於不見有報紙刊登。婁子春寫此輓聯,不知有何依據。但既無報紙登,就在此留下懸疑吧。

李書唐飽讀詩書,熱衷戲劇,博古通今,關注時事,客廳中他往往語驚四座。他最得意是以李六爻的名字在汪政權下「導演劇評一手包」的時代,但戰後不僅未能延續他的事業,甚而還要隱瞞自己這段歷史。他在淪陷時期真做了虧心事嗎?我想他不這麼認為。然而大勢所趨,個人如何抵擋?他在香港從影、寫書也不得意,文革更切斷了他與家人、與他關懷的土地的聯繫。有學識和才華的人,落得這樣悲慘結局,在大時代中當然不止他一個。只是因為同我家的關係,在此記上一筆而已。

父親與李書唐於1948年同回香港

至於參與汪政權時期重要演出的劇運人士,是否與重慶的抗日政府暗中有聯繫?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的文藝界有採取怎樣的自保措施?我不確知,不過隨後在我九歲那年的家庭突變,卻使我略感當年淪陷區人政治處境的複雜性。

(文章發佈於2021年5月31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