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敗者回憶錄122: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中國這種特權和關係的商品化結構一直延續了數十年。

前文提到我寫那篇《大家長該退休了》的文章,源於那一年鄧小平銳意要闖物價關,闖出大禍。講到放開物價這件事,不能不想起1988年用筆名為《九十年代》提供好幾篇經濟分析文章的楊小凱。他那時已經預言在中國的政治體制下,社會對價格放開的承受能力很有限,認定必會導致物價狂升,社會動盪。實際上,那也是八九民運提出「反官倒」而引起社會共鳴的根本原因。

我是1986年認識楊小凱的,那年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生,訪問香港時我邀請他參加我們雜誌200期座談會,後來我們還有過兩次私下交談。1988年時他為《九十年代》寫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備的經濟文章時,已獲博士學位並在澳洲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經濟系任教了。其後他的學術成就突飛猛進,2002、03兩年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候選人。他在經濟學上的貢獻非我所能認識。只知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2002年說:「現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經濟研究就是楊小凱所做的。」可惜天妒英才,在2004年他在澳洲因肺癌去世了。

所謂價格放開就是政府取消對物價管制,物價全由市場調節。這本來是所有實行市場化國家行之有效的應有之義。為什麼中國社會就承受不了呢?楊小凱的文章說,因為中國的制度結構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政治集權和資源國有。兩者結合,就產生了等級授權、等級特權和資源配置受等級操控的狀態。在毛澤東時代,幹部雖有特權,能夠享受特殊待遇,但特權和關係沒有成為可由金錢交換的商品。改革開放後,特權和關係就商品化了。

他舉例說,比如放開價格前一包香煙國家牌價是8角,有關係的人就要以1.5元向香煙管制者購買,其中7角是用來支付管制者的關係索價,然後這關係人再以每包2.2元賣給小販,煙攤小販的賣出價是2.8元,賺6角。關係人之間也存在競爭,有些人可能花一兩天時間送禮、打關係,白白花了時間金錢也得不到香煙。此外,管制者還要賄賂或變相賄賂有權委任他或撤換他的高一級管制者。於是,國家牌價與百姓真正能夠買到的黑市價就存在差價。這差價就是特權與關係戶所得到的好處。

中國這種特權和關係的商品化結構一直延續了數十年。

黑市價儘管高於牌價,但既有管制的牌價存在,黑市價就不能不有所抑制。一旦物價放開,政治權力與市場結合,價格沒有了牌價限制,而資源繼續國有,就出現了沒有底線的官員倒賣,即「官倒」。於是,買賣權力、囤積居奇、投機倒把、哄抬物價、通貨膨脹,以致搶購風潮就紛紛湧現。民怨沸騰,超越了社會的承受能力。放開物價肥了特權官員和被稱為「倒爺」的倒賣者,百姓受層層盤剝,吃盡苦頭。八九民運的主要訴求是「反官倒」,「爭民主」。根源在此。

小凱的文章有許多經濟學的數據和論點,這裡只能就我記得的概括談談。

講起楊小凱,可以說是一個奇人。他原名楊曦光,文革初期是紅衛兵,1968年他19歲,寫了篇題為《中國向何處去》的文章,被中央文革指為反革命,判刑十年。楊小凱說,他進牢房時,見到一個在牆角蜷縮的老人。老人說,你是楊曦光吧?小凱說,你怎麼知道?老人說,我算著你也該進來了。他勸誡楊小凱不要沉浸在紅色革命思想中,要學習數學,學習經濟學,研究真正的科學。老人叫劉鳳翔,楊小凱說他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思想啟蒙者。那時,許多大學教授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被關在牢裡,滿腹學問卻無用武之地。楊小凱向大學教授、工程師等人虛心請教,學習了比大學課程更豐厚的知識。家人給他寄了些書,包括馬克思三卷《資本論》,亞當·史密斯《國富論》,和在獄中被他翻爛了的英文字典。十年牢獄出來,別的青年都虛耗了生命,楊小凱卻苦讀和受教了十年。

1978年他在湖南大學旁聽一年後,考入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1982年獲經濟學碩士,被武漢大學聘為助教。1983年受到在武漢大學訪問的美籍經濟學家鄒至莊賞識,推薦他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此進入國際經濟學領域的殿堂。儘管他英年早逝,卻在有生之最後20年,成就了學術輝煌。

至於在牢獄中對楊小凱啟蒙的老人劉鳳翔,原是《湖南農民報》的編委,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獄中1970年被指為「極右分子」遭槍斃。

文革十年中的青少年,絕大部分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文化教養而只懂得政治鬥爭的權力爭逐者。但想不到也有因為坐牢而最終成為世界頂級經濟學家的人。由此證明,即使環境惡劣,仍然可以在惡劣環境中找到自己。上述楊小凱的故事,大部分是他跟我說的,也有小部分是我從其他人的敘說中看到的。

經濟學奇才楊小凱。

(原文發佈於2022年3月18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
  93.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94.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95.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96.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97. 從來沒有「民主回歸」
  98. 和許家屯的一次交鋒
  99. 牢記至今的一段話
  100. 從創辦到離開天地圖書
  101. 《七十年代》和天地分道揚鑣
  102. 「庚申改革」的流產
  103. 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104. 與徐復觀先生的兩年交往
  105. 徐先生的臨終呼喚
  106.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
  107. 守護我們的心智
  108. 江南案的考驗
  109. 專權政治逆轉的里程碑
  110. 「李匪怡」和《香港1997》
  111. 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
  112. 港人治港只是誘餌
  113. 「京人治港」是否較好?
  114. 「基本煩」和霎眼族
  115. 與勞思光的交往
  116. 不受術數擺佈的勞思光
  117. 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118. 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119. 首次踏上台灣土地
  120. 第一道晨光
  121. 無意中成了「動亂的醞釀」
  122. 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