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 Review
Syl Review

📚

《好策略・壞策略》讀後心得:策略需要行動,而非喊喊口號

好策略必須將某些構想或洞見具體變成資源的新組合,以因應新的風險或機會。

📖 摘要

本書從商業、非營利機構和軍事等領域列舉許多極具深度與廣度的案例,包括:蘋果、沃爾瑪、輝達、矽圖、蓋堤基金會、思科系統、通用汽車、帕卡重型卡車、登月計畫、教育改革、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及金融危機等,從原始構想、策略發展,到個案結果,剖析好策略與壞策略。


📝 精選佳句

  • 分權是一件好事,但分權的風險是跨單位間缺乏協調,無法整合力量。
  • 協調的技能如同一階階樓梯,必須先踏上較低層的樓梯,才能一級一級往上爬。
  • 以科學的說法,新策略是一種假設,實行新策略則是一種試驗。策略與科學假設的主要差異,在於大多數的科學知識是廣泛共享的,而在制定策略的過程中,你憑藉的是有別於其他人的業務與產業知識。但兩者皆是根據經驗來預測這個世界的運作。

📚 讀書筆記

策略 vs. 目標
  • 何謂策略?策略是在某種情況下,找出關鍵問題,設計協調一致且集中的應對方法。
  • 何謂目標?目標是在某種理想狀態下希望達到的狀態。
策略思維程序

Step 1 找出問題:策略著重於「問題解決」。策略思維不宜從「願景」及「目標」出發,而應從「問題」出發。

Step 2 問題診斷:觀察環境。在診斷問題時,應觀察未來環境變動中,可能產生哪些新的生存空間與整合機會,並用此進行有效的創新。

Step 3 採取行動:將資源放置最適合的地方。找到問題與解決方案後,必須集中力量採取行動,因資源有限,必須選擇重點。

Step 4 不斷修正:擬定策略需高度的自省能力。策略構想建立在假設之上,因此需要不斷回饋與修正,從可能的設計藍圖中,找出必須突破的限制因素,確認哪些優勢應深入強化或擴大發揮、哪些應及早補強。

好策略三元素
  1. 診斷(診斷病徵):界定或說明挑戰的本質。良好的診斷通常能找出情況的關鍵、簡化過度複雜的現實狀況。
  2. 指導方針(選擇療程):處理挑戰的方向。選定一個整體解決方案,處理或克服診斷所發現的障礙。
  3. 協調一致的行動(進行治療):設計能執行指導方針的步驟,且每步驟都環環相扣、彼此協調,以落實指導方針。
壞策略四元素
  1. 華麗空洞的口號
  2. 無法直接面對問題與挑戰
  3. 誤把目標當策略
  4. 採取壞策略性目標
為什麼有那麼多壞策略?
  1. 不願意或無力抉擇:策略應聚焦與選擇,若不能做出取捨,就會產生雜亂的壞策略。
  2. 範本式策略:在空白處中填入「願景」、「使命」、「核心價值」、「策略」,以萬用格式代替艱難的分析工作與協調行動。
  3. 新思維的影響:相信帶著積極心態與正面思考就可以成功。

💬 結語:策略需要行動,而非喊喊口號

出身於企管系,策略一詞不知道聽過幾百遍,卻從不知它本質為何物。

《好策略 ‧ 壞策略》精準提出何謂策略,並說明該如何辨識所謂的「好策略 vs. 壞策略」。翻閱本書不出幾分鐘,即了解到策略一詞的濫用有多麽猖獗,而大學時所提出的個案分析又有多麽失焦無意義。以下列點探討本書帶給我的三大啟發:

一、誤將目標當策略

在每個章節,作者都會提出失利的個案作為借鏡,內容林林總總,而其中又屬「誤將目標當策略」最常見。策略是一種應對方法、一種行動;目標則是想達成的任務、一種結果。

二、優先級排序的重要性

本書內容與「優先級排序」環環相扣,作者舉例:以「利潤最大化」做決策在理論上雖合理,實際上卻是一種謬誤。重點要清楚問題在哪,並針對它制定更聚焦的策略、進行更宏觀的考量,並非單看「利潤」此一因素。另外,世界時常不存在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有時必須學會下一些痛苦的決定、做出取捨。

三、如何培養策略思維

本書提出了三個培養策略思維的方法:

  1. 將有限的注意力放在需要關注的事上,並學習看得長遠
  2. 發展質疑自己判斷的能力
  3. 記錄自己的思考與判斷過程

簡言之,就是聚焦資源,利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多吸收多學習,並反覆檢討、挑戰自己的想法。

《好策略 ‧ 壞策略》幫助我建立對策略的全新見解,在閱讀各種正反面的商業案例後,更加了解世界有多麽千變萬化,雖然沒有正確答案,卻也因此更吸引人。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12nDnp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reurl.cc/EpqkqA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reurl.cc/MbYrY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