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tung
Wqtung

書寫吃力緩慢,但文字誠實而讓人勇敢。 只因心仍焦慮不甘,唯有繼續側觀旁記自言自語,補遺回應無聲掠影。

【2020Matters年度問卷】留住一切親愛的


很好的提問和提醒,也來玩玩,想想。

1 - 2020年只剩下最後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一直以來是一個相當隨遇而安的人,只要設定好大方向,內裏的細節或實踐的模式總是不太積極去規劃或爭取自己被看見(直接一點是懶 =P)。所幸今年刷到幾次好牌,除了列常工作沒有被換掉之外,得到了一個能讓自己突破現狀,跨語嘗試的類教職兼職;和幾個喜歡的朋友合作寫一本重要的通識讀物;還有一些零碎的,臨時被召喚的翻譯校對等工作。對於自由業者來說,機會很重要。對一個不會推銷自己,更經常自覺不如人,卻又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差的悶騷怪胎來說,特別是能力被看見和肯定,很珍貴。感謝一切的機緣和貴人們。也感謝自己對每一個機會都認真以對,全力以赴,沒有辜負誰。


2 - 2020年,什麼事情讓你獲得最深的意義感?

由於自小出生在中產小康之家,雖然長大過程中不是無風無浪,但對於自己總是能過著比起他人更優渥、無需擔心柴米油鹽的生活狀態,一直有種難以言喻,亦無法與人共享的“類富二代罪惡感”(其實家境更好的大有人在..)。今年因為疫情,讓許多人陷入毫無預警的經濟困境。一個家庭突然失去經濟來源,難以想像隨之而來的精神壓力、健康狀態、孩子的學習機會等,會面臨什麼樣的突變和挑戰。

因此在那段因行動限制令而無法動彈的日子,每天都在捐錢。捐給觀察已久、覺得能夠信賴、有一定透明度的本地非政府組織,把自己能在當下轉移的資源,都讓組織來購買食物等必需品,再一戶一戶送到已斷炊的家庭。還有不斷買書,撐住喜歡的獨立出版社和書店,用消費來支持在地社區經濟。

存款固然很重要,未雨綢繆也有其必須,但在一些時候,看著自己的儲蓄能讓他人續命,比什麼都來得有積極意義。這是我力所能及的資源再分配,而社會要更平等,實際上必須從坐擁更多資源的既得利益者,願意讓渡特權和資本開始,才有可能實現。


3 - 全球疫情依然嚴峻,請記錄一件你認為值得銘記的疫情事件。

疫情不分國界與族群地威脅每個人,但總有一些人承受著比另一些人更高的風險。跨國移工和難民,是這場戰役中處境最弱勢的人。原本已經活得相當沒有尊嚴,在疫情期間非但沒有受到保護,還成為被不斷指責、質疑的對象。在跨國流動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全球化時代,有的人跨國得到眾人羨慕,有的卻不被祝福,還會任人魚肉。離鄉背井漂泊異地,不分晝夜付出汗水與勞動力,卻被漠視其生而為人的基本需求。有的移工宿舍環境惡劣,衛生程度低,在疫情期間根本無法維持什麼安全社交距離,相互感染的風險自然也提高,但這難道是他們能自由選擇的嗎?在感染群出現以後,官方起初承諾只抗疫,不追查身分,事後卻回頭拘捕簽證過期或無證難民,婦人小孩也一樣被關進拘留營。這樣的奸詐與無情,自然只會加深無證者的恐懼,寧願被感染也不去就醫。更不要說那些因為工廠停工、企業倒閉而失業、被滯留、被趕出宿舍、無處可去的移民工。他們這一年來,不知是怎麼過。

所有動物皆平等,但有的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這寓言無論過多久,都一樣真實。這一年看見那麼多那麼多因身分、國籍、語言而劃分你我,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各種荒謬,銘刻在心,不願忘記,不想麻木。


4 - 2020出行受限,如何改變了你與他人/世界的關係?有沒有什麼人/事,是疫情過去你一定要去見/做的?

今年深刻感覺到社群生活,或與世界連結的需求,是何等重要而總是被當成理所當然。當大家只能被鎖在家裡,通過網路或社交媒體來認識世界時,這樣的世界是偏頗狹隘的。很容易讓人迷失和喪氣。被關久了,甚至提不起勁出門。記得有段時間在家都不用穿鞋,到了要出門的時刻,竟然忘記了自己一直在穿的鞋長什麼樣了。

疫情期間在情況許可的時候,經常跑出去在不同的咖啡廳工作,以及消費。為了逃避家裡的跼促,更為了讓自己看看外面還在流動的世界。能面對面與人交談、點個餐、說說話、溝通,總比對著電腦螢幕來得真實。自己參與的組織,這一年來也無法舉辦活動,成員之間因大部分個性孤僻古怪(XD),原本就很少會在群組裡聊天,在各人有各人的忙碌和需要解決的難題之際,也不禁在想,群組碎片式的連結,是否真的會讓彼此感受到溫存,還是其實是另一種干擾和壓迫?

疫情過去後,最想去電影院看好看的獨立電影。去支持電影節選放的電影。雖然今年還是有一些組織窮盡辦法舉辦在線電影節,但觀影經驗和享受程度還是差太多了。


5 - 說一件你在2020年遭遇的、難以解決的矛盾,這裡的矛盾是指:你感受到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產生了衝突。

想要更堅定、更放開、更有行動力地去實踐所關懷的價值和想法,但身體卻動不起來。行動力不足,決策力也不足,一旦還要開始考慮成本與收穫,宣傳與否的問題,就變得更加複雜而無心戀棧。但,也還是在一步一腳印,慢慢慢慢地彳亍爬行。


6 - 分享一個你「忽然理解了我所反對的立場」的時刻。

稍稍將題目改為“願意理解我所反對的立場”的時刻吧。

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親人,一直無法認同她在處理自己情緒和對待身邊的人的態度。隨時隨地會爆炸的火爐,雖說有其成長過程中身教的致命影響,但長久下來無故被炸得粉身碎骨的經驗,也造成內裏坑坑洞洞,未被看見,更甭說修復。

然而,儘管如今關係已疏遠,有時相對無言,沈默無語,只靠著兩個小瓜來維繫(還好有兩個可愛的小瓜呵);但,還未放棄。依然願意接近彼此,創造一些沒有那麼快起衝突的話題,拉著那些捲起的邊邊角角,不讓緣分散成塵埃落地。


7 - 相比一年前,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沒有。覺得身體在慢慢老去,先天性的缺陷時時在退化,疼痛次數偶有增加,只能不斷提醒和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今年疫情無法出國旅遊,也變相剝奪了還健壯的身體能獨闖世界的機會,在這方面還是有抑制不住、力不從心的焦慮。


8 - 經過2020年,你內心是否有找到一個關於自己,不可停止之事嗎?

回想一直以來,對生活物慾不高,花費最多的時候就只有旅行。今年無法出遊,捐獻、支持眾籌,和閱讀消費,反倒成了最大的開支。當政府開始宣布行動限制令,規定只有在消費“必需品”時才能出門,就開始有聲音討論,書本是必需品嗎?書店能像餐飲業有豁免權,照常開門營業嗎?經過今年,確實發現閱讀文字,是其他任何活動都無可取代的事。書本、讀物是必需品。閱讀是個人的事,也是社會必須要集體推動的不可停止之事。有閱讀,才會有思考,有激盪,有靈魂,進而延伸出討論、寫作、產出,讓改變發生。


9 - 請與我們分享你在 2020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

2020因為多買了一些書,因此也多看了一些書。相當喜愛而深刻的,就隨手選兩本剛看完的:Harriet Shawcross的《沈默的一百種模樣》,和譚蕙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


最後,能否請你用一張照片代表你的 2020 年。

有些失焦,有些疲憊,但還是有些事要做,想做,沒做。


請填空:2020,__sustainable living__ 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