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cheWu
WencheWu

前國際新聞編譯,韓劇、書籍成癮人士。 每週分享讀書心得,偶爾介紹韓國文化。

【追劇筆記】以為是單純的跟騷探討 卻延伸出性犯罪、自我認同等複雜議題—《馴鹿寶貝》

雖然總共只有7集,觀看《馴鹿寶貝》帶來的後座力,卻遠遠超過「迷你影集」的程度。儘管是以讓人不算太舒服的方式,它確實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尤其在觀看完整部作品後,一開始所出現的「這是真實故事」短短幾個字也顯得更讓人加毛骨悚然。

從跟騷的性別框架、性犯罪,到渴望他人認同所潛藏的危機,以及因為心理傷害所導致的各種機制,雖然總共只有7集,觀看《馴鹿寶貝》帶來的後座力,卻遠遠超過「迷你影集」的程度。儘管是以讓人不算太舒服的方式,它確實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尤其在觀看完整部作品後,一開始所出現的「這是真實故事」短短幾個字也顯得更讓人加毛骨悚然。

《馴鹿寶貝》主角唐尼,是一名演藝生涯受挫,暫時以酒保維生,人生正處於不上不下階段的喜劇演員,故事則由他基於善意,在某一天遞給一名自稱是律師、卻連一杯飲料錢都付不出來的女子「瑪莎」開始;因為這個單純出於憐憫的舉動,卻在瑪莎的幻想下,開啟了瘋狂的跟騷行徑,甚至擴及到唐尼的家人,但身為被害人的唐尼,卻似乎因此感受到「被重視」,每每在緊要關頭做出最壞的選擇。

觀看這部作品整體而言,大概會讓多數的觀眾感到不安,除了跟騷的誇張行徑之外,對於主角的情感,或許也是一大因素。一開始其實會有點不理解,唐尼為何會處於如此被動、優柔寡斷的情緒當中,但隨著劇情持續,他過去的創傷被揭露,尤其是曾經在人生中經歷低潮的觀眾,多少也能夠理解他一次次「自毀」的抉擇。讓人游移在同情與厭惡間的,還有應該是「壞人」的瑪莎,就如同「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她同樣也背負著自己的故事,儘管這並不足以作為犯罪的藉口,卻讓觀眾對她的情緒變得複雜。

儘管是一段痛苦的經驗,但自編、自導且親自擔綱男主角的單口喜劇演員理查蓋德,也因此更能夠細膩地刻劃出受害者的心理狀態變化,尤其是對於加害者交雜著憤怒、同情、厭惡,甚至是帶有一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情感,都讓觀眾能夠深刻理解這些看似無害的舉動,對受害者可能造成的重大傷害。

在呈現受害者心境的同時,影集主角的經驗也呈現出跟騷防制法所可能面臨的困境,包含無法輕易舉證、對於受害者的刻板印象、防護的局限性等,就算是多年後的今日,似乎還是難有突破,甚至還會因為社群軟體的進步,而變得更加防不勝防。另一方面,受害者為男性這件事情,也在近年來性犯罪、跟騷犯罪多因為受害者大部分為女性的情況下,重新提醒社會「男性也可能是受害者」的事實,而男主角周邊人物的反應,更精確解釋了「男子氣概」為何是「有毒的」。

隨著影集受到歡迎,似乎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猜測劇中所影射的人物到底是誰,但就如同理查蓋德所說的,《馴鹿寶貝》真正的意義,應該在於讓大眾了解受害者的處境,以及性犯罪、跟騷的傷害性。此外,他將自身的創傷經驗轉化成戲劇來消化、療傷的過程,或許也能帶給有同樣經歷的受害者們不少鼓舞的力量。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