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之
張蘊之

在路上工作的人,興趣是宅在家裡耍廢。但總是在工作,從事興趣的時間卻好少啊。

【魚露與蠔油】海壩村的故事

十九世紀的老聚落「海壩村」現已改成德華公園,保存了幾棟青磚黑瓦的客家舊屋。

母親最討厭水。

「下雨我就不出門了。」「泡湯?我不要。」「海好可怕,不要。」「玩水的,我不要。」小時候聽母親反覆說著這些口頭禪,一直無法體會「水」究竟哪裡可怕,而拒絕學游泳的母親,無論如何,都離水離得遠遠的。

母親的老家在香港。小時候總聽母親說:「香港下黑雨的時候是停班停課的,台灣怎麼都沒有類似的機制?」「黑雨」指的是每小時超過七十毫米的降雨量,且持續降雨會導致路面淹水、河道氾濫。

近二十年來,香港才開始逐步實施暴雨的防災機制;台灣更慢,遲至最近幾年,才開始意識到大雨也會造成嚴重的災情。過去的這幾十年,為了對抗大雨小雨,我們家最重視的設備就是雨具,各式雨傘雨衣、防水風衣、「勾鐵絲(Gore-Tex)」,每次買外套,母親衡量評估的標準都是:「下雨不愁。」那些美美的斗篷、呢大衣之類的,我們家是不會有的,因為不防水。

海壩村是母親出生的地方,曾是荃灣四「約」之一。「約」是荃灣十九世紀時的行政區規制,包括海壩、葵涌、青衣和石圍角,也是香港重要的歷史聚落。清朝末年,一批批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各省湧入香港,一開始還沒有什麼城市規畫,移民們就各自依附著同鄉而居,逐步發展村落規模。海壩村就是位於填海造陸區的一處客家村落,幽暗、雜亂、破爛,租金便宜,許多剛到香港落腳的人就這麼住進了海壩村,掙到了錢,再往外遷移到居住條件比較好的地區。

英國治理香港之初,就已經開始不斷的填海,以造陸的方式創造人類的生活空間,這種做法保留了香港土地總面積75%的原始山林,海壩村則隨著造陸面積的擴大而持續擴張。

現在的香港覆滿了高樓,人們可能很難想像它曾經很「荒野」。「廁所裡就是一個洞,洞的下面就是黑烏麻漆的海。上廁所就是往海裡拉屎拉尿啦,每次上廁所都好怕一不小心掉進海裡啊!」母親說:「海壩村之所以叫做海壩村,就是因為它在海邊囉,妳小的時候我們還帶妳走路去碼頭坐船呢,現在一路填海填出去,碼頭都不知道搬去哪了。」

五○年代,香港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外公很早就舉家搬離了海壩村。而隨著都市發展,這種破舊的老城區很容易被視為「都市毒瘤」,拆遷是必然的命運,後來的海壩街、海壩新村,都與古老的海壩村有關。

母親成長的地方,地底下是奔湧骯髒的黑色海水,地面上則是氾濫的山洪。香港多山,母親讀小學的時候,每天都得走著山路去上學。在那個暴雨尚未構成放假條件的年代,涉水上學是母親最大的夢魘。黃濁的泥流在道路上汩汩奔瀉,「整條路都是黃泥水」,想著母親七八歲時小小的身影,得背著書包與大雨和泥流搏鬥,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水沖走,又不敢跟大人抱怨,的確不是什麼愉快的回憶。

現在的海壩村已經幾乎全部拆除,原址由賽馬會出資改成了公園,保存了幾棟老屋。老房子的青磚黑瓦,搭配小橋流水,已成了老人們做運動、下棋、乘涼的好去處。母親望著面目全非的故居讚歎不已,我問:「會覺得失落嗎?」

母親說:「不會啊,改成這樣真不錯呢!」


.原刊於2015/03/017 中華日報副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