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
洪七

自由撰稿 / 獨立書店推廣 / 身心靈、宗教研究 / 日本小說、日劇、日影愛好者 / 業餘文字創作者 個人網站:https://7hung.com/

網路新浪潮下的選舉新模式:從《我的老闆是總統》看蔡英文如何反敗為勝

(编辑过)

去年開始接了一個回憶錄書寫的案子,為了讓自己趕快進入狀況,我找了很多跟採訪相關的書籍。我從朋友口中聽到《我的老闆是總統:817萬票的幕後小英雄》這本書的採訪與書寫做得很好,所以立馬買了一本來參考。

這本書記錄了蔡英文在2020年總統競選時,其背後各式工作人員的工作故事。這些工作人員包括了幕僚、文宣、輿情中心、各種幫忙的網紅、藝文人士、後勤行政部門、志工等等。

在撰寫上,作者陳冠穎很穩健地把每種工作人員的故事都描繪的出來。尤其,在每個章節的串連上,很順地將各類工作人員關連性地串接起來,可以讓人感覺到這個龐大的競選團隊是彼此分工又彼此團結著。

不過比起文筆、書寫技巧,競選團隊的故事內容才是真正撐起整本書的部分,我相信也是大家比較好奇的地方。

面對網路新生態 蔡陣營學習在扁平化世界中生存

首先,先從大部分人最感興趣的空軍、網路經營開始講起好了。

自從民進黨在2018年年底的縣市長大選失敗後,民進黨與蔡英文的幕僚開始深刻檢討,為何向來引以為傲的民調與空戰部隊在這次大選中完全失靈,被韓國瑜掀起的韓流完全擊潰。

在檢討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和2016年相比,網路的生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此之前台灣還沒有那麼多的YouTuber,群眾接收訊息的來源也相對沒那麼多元。

然而短短幾年內,網路生態產生的巨大的變化。人們可以從各式的網路管道獲得資訊,這使得民進黨在面對與回應各種不實或不利的訊息時,很難立即回應

面對網路帶來的扁平化時代,蔡英文陣營決定用最直接、能最快被接收的語言當競選口號。圖引自自由時報


於是,在三合一大選失利後,他們馬上做了應變。他們在既有的民調組織外,成立了「大數據中心」,開始分析網路聲量、判斷網路輿情變化。同時,競選團隊也開始訓練人才製作圖卡,將政策與數據用很簡明的方式讓網路群眾接收。

競選口號「台灣要贏」也是因應這樣的網路生態變化所產生的。過去民進黨向來習慣用比較詩意、或比較文青風格的語言作競選口號。例如「快樂、希望」、「點亮台灣」等等。但這次用「台灣要贏」,就是希望在扁平化的網路世界裡,自身的資訊能快速的被網民接收。而「台灣要贏」也可以搭配執政黨的諸項政策使用。例如「非核家園,台灣要贏」、「婚姻平權,台灣要贏」等等。

社群是個有機體 必須讓這個有機體能向外生長

然而,我覺得網路空戰部隊這些應變並非是蔡英文逆轉局勢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蔡英文在戰略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使得他在網路世代可以吸納更多人的支持。

印象很深刻的,是書中提到了蔡英文的社群平台盡可能的不放負面批評性的文章,因為他們體認到社群是個有機體,投入了正面的訊息,這有機體會生長的越來越好,反之投入了負面消息,版面就會充斥了各種仇恨,而這並不利於支持群體的擴張

這點很重要,後來許多網紅、網路意見領袖、藝文人士願意一個接一個聲援蔡英文,便是出於這樣的策略基礎。反之,韓國瑜的競選策略、競選語言是「內聚式」的,雖然可以讓韓粉感到激動,但卻不利於支持群的開拓。

蔡陣營明瞭總統可以親民、可以爭取網路聲量,但必須維持總統的人設,而非當一個網紅。圖片引自自由時報。


而當各界人士一一聲援蔡英文的時候,蔡陣營盡可能的保持聲援人士的多元性與自主性,也就是這些願意站住來挺蔡英文的人,他們不見得死忠支持蔡英文,可能很多只是不滿韓國瑜、甚至很多人可能也會批評蔡英文。但蔡英文陣營很明瞭保持這些人的自主性,才可能讓更多人願意來支持蔡;而越多元的意見人士挺蔡英文,也才可能拓展更多的市場。這點和韓國瑜陣營又是另外一個很大的差異點。

人設崩了 整齣戲就毀了

但儘管各式網紅願意聲援蔡英文,但蔡總部這邊卻很清楚明瞭身份定位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蔡英文不需為了聲量做出綜藝化的表演,因為他們定位蔡英文是總統不是網紅。他們很清楚選民知道他們要選一個格調上適合作總統的人,政治人物若過度表演,反而就變得不適切那個位置。

也就是說,「人設」很重要,就像一齣戲,假如一個演員的人設錯了,整齣戲就毀了。書中採訪林鶴明時,他認為韓國瑜的人設就設定錯誤了,當人民設定他當市長時,他卻跑去選總統,當設定他為總統候選人時,他卻表現的像一個網紅。

我想,政治人物儘管要追求聲量,但不被聲量帶偏了人設,這是蔡英文在這次選舉中做對的一件事

圖片引自中央社


陸戰:時代在變 陸戰方式也在變

除了空戰部隊外,陸戰部隊也是選舉中很重要的一環。如果突有空戰和網路文宣,但地方組織是空的話,那這個選舉陣營就會變得華而不實,沒有底氣。

我想講到陸戰,地方派系是很重要的一環。不過此書並沒有對此多做著墨,事實上也不太可能。研究所剛畢業沒多久的我也知道,儘管是學術研究,要對地方派系做深入的描述也不容易。畢竟地方事有很多是不願意暴露的。

相對於地方派系,此書中描述了更多的是小英之友會與百工百業後援會。由其是百工百業後援會,我相信他的重要性在將來的選舉會更顯重要。畢竟台灣在脫離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後,地方鄉里的人際網絡結構會慢慢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各行各業的組織人脈。但政治人物要經營各行各業的後援會並不容易,除非你真心的有在經營、有在關心各行各業的生態。

陸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戰場,就是「造勢大會」。書中很詳細的描述了造勢場雙方怎麼諜對諜搶場地、探聽對方動員人數、登場人物的時間、怎麼營造聲勢浩大的氣氛等等,這方面其實也非常有趣。

政治是一門專業 選舉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一環

人們常說,勝利的一方說任何事都是對的。但不可否認的,在2020總統大選裡,蔡韓陣營兩邊的競選團隊呈現出很大的差異:一邊是競選團隊、黨部裡裡外外沒有整合好,如同多頭馬車,也無法招來更多人才加入;另外一邊則是像企業經營一般各個部門分工合作,很迅速地回應顧客(選民)的需求,競爭力相對高很多。

當然,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民進黨就是很會選舉。但選舉是民主機制很重要的一環,選舉其實是一個考驗動員力的時機,一個政黨、一個政治人物要擁有強大的動員力,很依賴平時的經營。我的意思是,在民主社會裡,將選舉與日常的政治事業做切割其實不一定適當。

現今發言人、小編的角色,不再只是單方面傳遞高層的訊息而已,而是必須理解公司、政黨的價值與營運情形,站在第一線,第一時間和客群溝通互動。圖片引自ETtoday

舉個例子說明:就如同現在商場上,有越來越多企業注重在客服、設群媒體的經營上,甚至將公司重要幹部派上第一線面對網路世代的客群。倘若小編、發言人只是公司企業很邊緣的一員,隨便找個年輕人來幹,那麼面對客人的質疑時,這些小編、發言人在無法掌握公司經營核心時,就只能說些言不及義的罐頭言論回應。而這會造成很嚴重的公關危機。

就這一點來說,國民黨的團隊就如同傳統企業一般較為僵化。而民進黨,儘管很多人譏諷選舉治國,但不可諱言他們的黨與競選團隊的競爭力的確高出其他政黨不少。

選舉是重要的台灣文化 需要更多相關的著述與研究

最後來說一點我對這本書出版的一點想法。台灣選舉文化已經至少累積三十年了,選舉已經變成台灣文化變遷很重要的一環,但市面上關於選舉的書籍其實還是相對少。

或許這是因為台灣社會氛圍某方面來說還是有點忌憚談論政治,一方面是戒嚴餘毒仍在,人們還是經常視政治為一種權威或禁忌;另一方面是台灣民主化前一二十年,也許台灣人還在建立、摸索民主的機制,所以政黨間的競爭很激烈,造成人們深怕談論政治會製造出紛爭。第三,政治從業人員大概也不想多談「商業機密」,不想把太多的政治內幕說出來。

這些環境都造成台灣關於選舉文化的書籍少之又少。但其實選舉已經是台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我們需要更多相關的書籍來記錄台灣的變化。期待日後有更多類似的書籍與研究問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