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天空
蔚藍天空

文字音樂創作者劇場人 閱讀音樂影視分享

極致之美

十幾歲時的我對於三島由紀夫的崇拜,簡直難以形容。

後來怎麼逐漸抹去這種崇拜,或許是經歷村上春樹的無奈,然後太宰治、吉本芭娜娜等一干日本作家的洗禮,我轉而投入歐美翻譯小說的天地。

偶然間看到這部《人間四幕》已是非常多年後。經歷了很多高低潮,在劇場庸庸碌碌多年後。突然看到貨架上這部片子,勾起以前對這個作家的興趣,決定再度了解一下。

《人間四幕》果然如同四幕舞台劇,連布景和演出方式都採用大量舞台劇形式呈現出意象和魔幻的效果。四幕分別詮釋三島的四個人生狀態,弱小受到保護(或禁錮)的幼年期,對身體產生崇敬與性啟蒙的青春期,事業逐漸成就與肉體鍛鍊的成年期,後來求仁成仁的事件。

對於肉體與美的追求,大概能從《金閣寺》這部小說看出來。而最後金閣寺被燒毀,似乎和日後三島選擇切腹自盡有著某種相似。總之當年不太看得懂的金閣寺,年紀稍長後再看一次,竟然被那種追求絕對和極致之美的精神弄得有些矛盾!

反思那種矛盾到底怎麼來的,畢竟年輕時讀這本書,對於那種極致追求的信念是認同的,但對於整個故事的理解卻是朦朧的。這並沒有減少對於這本書的喜愛,反而當時對於為了某種理想可以奮不顧身的念頭,心裡興奮地打顫;而年長些後再讀,竟然有些難以認同。固然存於記憶才是永遠的最美,但現代還有除了文字以外圖畫與攝影同樣都是留存記憶之美的輔具。時至今日,對於美的最快速詮釋便是:拿起手機按下快門!但或許還包含著自己對於三島由紀夫最後自殺得有些不堪而不能認同吧。

總之電影是部好電影,特別是喜歡劇場或觀賞過劇場表演的人,應該會對這樣的形式感到欣賞。就像電影裡三島經歷轉變,到最後的自我了結。我不禁思索著,這些年到底改變了甚麼,似乎是從「絕不妥協的寧為玉碎」走到「忍氣吞聲的不動聲色」。一般說法是,懂得溝通就是成熟圓融了,但對於我來說,我知道自己似乎遺失了甚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