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實驗室

心理生活實驗室

Tim K.

7 篇文章

心理生活實驗室

心理生活實驗室

更新

【心理生活實驗室】#7 與焦慮共處,管理焦慮的三個步驟

焦慮是我們都不陌生的情緒之一,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說法:壓力是對某種情況下威脅的反應,焦慮是對壓力的反應。焦慮往往是來自於對未來某個不確定的事件所引發的,因為這些事件的無法預測、甚至...

【心理生活實驗室】#6 三分鐘熱度的背後,可能是動機和注意力在搞鬼。

三分鐘熱度往往與意志力不足畫上等號,使我們沒辦法持續做一件事。奇怪的是,當初我們明明是充滿熱情與動機的開始,為什麼還無法堅持?除了外在不可控的因素,意志力扮演著重要角色。Photo by Aravind Vijayan on Unsplash長久以來,意志力被當成一種有限的心理能...

【心理生活實驗室】#5 意志力是什麼,為什麼總是不夠用?

意志力(自制力/自控力)通常指的是抵抗外在誘惑的能力,或是控制自己衝動和慾望的能力。相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看過不計其數的例子,小到遵守法規、抵抗甜食;大到行為改變、自律生活的培養,意志力在我們行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常被拿來當作成功人士的指標,擁有好的意志力似乎在學業上、事業...

【心理生活實驗室】#4 建立習慣的5個方法

說到習慣,它就是一個在特定情境下,重複且自動發生的行為,就像我們早上一起床自動的去刷牙洗臉、上班前買一杯咖啡、或是看電影買一包爆米花。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好的習慣幫助我們節省腦力,快速決策,但壞習慣同樣可能在影響我們的健康,而且不容易更改。

【心理生活實驗室】#3 關於習慣的 3 個秘密。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 21 天?

培養好習慣幾乎是每年新年願望清單裡會出現的目標,像是「我要規律的運動」、「我要早睡早起」、「我要減肥幾公斤」、「我要閱讀幾本書」等等,這些象徵健康正向的生活是人人所追求的,但為什麼這些目標這麼難達成?似乎都有其他原因,讓我們把這些事情不斷延後或是暫停,最後導致半途而廢。

【心理生活實驗室】#2 所有行為都有意圖,真的嗎?

我在上一篇分享了動機是一個行動的最基本理由,以及內在和外在動機的特質。那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行為是由哪些元素組成?這些元素可以解釋我們所有的行為嗎?Photo by Marten Bjork on Unsplash計畫行為理論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

【心理生活實驗室】#1 我們是為了什麼而行動?三個增加內在動機的小技巧!

** 此篇為舊文重發,因標題和內文有所更動 ** 是什麼讓你每天早上醒來,讓你去上班上課,讓你開始一個新的企劃,讓你開始嘗試一個新的事物,或是讓你決心改變某一個習慣?我想這可能很多原因,每個人的原因也都不一樣,但大致來說,就是始於一個動機,讓你開始一個行動的最基本理由,想要了解這...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