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旅人
梦旅人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聊聊我的付费订阅清单(一)

流媒体,云储存,内容付费等等,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好像已经变成一句很俗套的话了。

想针对于互联网中普通网民接触最多的部分,聊一下个人的一些感受。

墙内有很多免费的流媒体平台(广告质量和时长都让人反胃),也有免费的云盘服务(虽然速度基本等于不能用),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给用户喂屎的免费内容平台。

国人的消费观念是这些平台养成的?还是平台的设计迎合了国人的消费观念?变成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大多数国内的消费观念是什么呢?不愿意为内容付费为虚拟服务付费,觉得吃进肚子里的和能真实触摸到才的是需要花钱的。

但是转念一想,好像也不是这样的。以腾讯为首的游戏公司,收入应该已经是全球之最了,比外国那些开发主机游戏,专心研发3A大作的公司高不少。

腾讯第一

一查数据,发现国人并不是不愿意对虚拟服务付费,可能只是付费的对象比较专注于可以简单粗暴的来获取快感的游戏,而且大部分应该是手游。可能有人要抬杠,说是墙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游戏公司收入高,当时如果细想一下。付费的主体应该还是少部分人,结合墙国的巨大的收入差距与城乡差距来看,为游戏充值买道具买皮肤的行为,应该只会在收入稍高的人口基数内发生。没有数据能够佐证,所以就作为一个纯主观臆想推论吧。

回到主题中来,先聊聊流媒体平台。

我订阅了Netflix / Disney + / HBO GO ,受制于科学上网的环境,订阅的费用,还有自身的英语能力,所以选择了这三个相对比较主流的,性价比较高且完全支持中文的平台。

Netflix 是最早订阅的平台。

已经使用了3年左右。总体感受挺好的,伴随着我度过了沉浸的追剧时光。

Netflix订阅信息

已经想不起来最早开始订阅Netflix是为了看哪一部剧,有可能是只是科学上网后折腾新东西,也可能是厌烦了腾讯视频的广告还有对海外剧集的删减。

印象中,在Netflix看的第一部剧应该是《纸牌屋》吧。

忘记是从第几季开始了从盗版资源转到了Netflix中,凯文史派西的演技太牛逼了。之前虽然看的美剧不少,但是从来没有看过主角对着镜头说心理旁白的剧,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对这种风格着迷。当然前几季的剧情也很棒,紧凑而有力。好像是从史派西因为性侵案而不能出演,编剧强行让他老婆当上的总统开始就弃剧了。

还有《黑镜》,最早应该也是从盗版开始看起,然后转到了Netflix看。印象最深刻的,是《黑镜:潘达斯奈基》,交互式的电影,盗版完全没有办法体验到的。

还有就是画质了,记得在当时的网速下,盗版资源大多是720P的,虽然也能看,在小屏幕上也基本看不出区别,但是一旦在大电视上体会到了4K HDR 就再也不回去了。这也是流媒体平台除了内容之外,最能够增强用户粘性的吧。

当然,抛开画质,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曾经有看到过微博上的一个比较极端的评论,说是Netflix上找片子看就像屎里找花生米,充斥的烂片太多了。但是其实换一种思考的角度,就是平台的内容过度的丰富了,用户面临了选择困难,或者说推荐算法还有待改进,不够精准。

个人的想法是,平台为了适应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信仰各种年龄层次的用户,推出海量的影片来覆盖,然后通过影片的观看数据来训练算法,识别分析出用户的喜好,给下一轮的内容制作提供指导。普遍口碑较好的影片还是不少的。

《怪奇物语》算是一个,看一集就停不下来了,节奏把握的特别好,很有沉浸感,想一直看下去。

剧情完全不拖沓,还有一点就是。剧中营造出的美国80年代的场景,很吸引人,不管是演员的衣品还是各种道具和建筑,时代感都是满满的。想到电影《入殓师》中对于河豚的白字的一种描述,好吃的让人为难。《怪奇物语》好看的让人为难,第一季看完之后,等待第二季,只盼着时间过快一点,Netflix拍快一点,太想继续看了。

怪奇物语

《sense 8》也是不能错过的,由《黑客帝国》导演执导。

裴斗娜太帅了。最让人惊叹的是剪辑方式和让人沉醉的城市之间的穿插运镜。还有就是大尺度,如果片子处于大陆的审核过滤机制下,应该会被剪的没法看。所以其实在墙内,运营一个流媒体平台的难度比在自由世界要高很多。不管是平台自制剧,还是购买引进,都必须能够过审。审核呢,又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sense 8

关于墙内的内容审核,想多聊一下。按个人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政治因素和非政治因素。

墙国特有的政治因素就不展开了,G点太多,随便的一个隐喻和暗示都会被无限的过分解读。

说一下非政治因素。在亚洲,不论是香港日本还是新加坡,都有明确的分级制度分级标准,根据内容涉及都暴力、性、毒品等因素,大致划分为不同年龄段的观看等级。

大陆呢,只有两个标准,能上和不能上,完全绝对的两极。如果想要去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能上,好像是也无法找到一个标准,领导的想法就标准。领导的完全的主观的判断就可以决定内容的是否可以面向大众。

在墙国的“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由领导掌握内容生杀大权,大概可以称为"文化独裁"吧。

虽然墙外的自由世界中,各种政治正确和LGBTQ因素也不会给创作者绝对的自由。

但是怎么样也会好过在一个连演员抽烟都会打马赛克,主旋律必须完全正能量的氛围下,创作者的自由空气被抽干。在接近窒息的状态下,随着创作空间不断的缩小,创作内容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同时,创作内容会被锁死在特定的几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古装,言情,婆媳等等。观众的口味也会被影响,有一句很糙的话,被喂的屎多了,可能渐渐的就不知道饭是什么味道了。GFW的封闭加上广电总局的大剪刀下,建立起来的“文化内循环”只会越来越恶臭吧。

在这些让人绝望的另一面,是字幕组的无私奉想。

墙内的大多数美剧爱好者,在正版渠道被切断,只剩下盗版和字幕组这种美好的搭配了。最早《24小时》已经忘记在哪儿看的,高中在教室看的《越狱》,大学在宿舍看《BreakingBad》。

感觉《BreakingBad》可以专门写一篇了。AMC的剧集,然后被奈飞买下,好看,刷过三遍还是觉得好看。

关于Netflix就说这么多吧,立个Flag下一篇写Disney+ 和 HBO。写着写着容易变味,从平台分享,变成了影评了。

待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