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
小房

羅藝,是怎樣的一個人?

說到算命看手相,想起一個故事.....

聽過啞嗓子的單田芳講《隋唐演義》嗎?

裡面有個大英雄--羅成,還記得嗎?

有很多戲劇,也是唱的他。

比如《羅成叫關》,後來還編了他有後代叫羅通,有戲劇《羅通掃北》。但是,有時歷史很令人失望.....

羅成這個人,那麼大的英雄,竟然是虛構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他兒子就更不會有。

但是,羅成的父親羅藝,歷史上確有其人。《隋唐演義》的作者,給他塑造了一個兒子。後來的戲劇家又給他塑造了一個孫子。


《舊唐書》在評價羅藝性格的時候,用了這樣幾個字「性桀黠,剛愎不仁」就是說這個人啊!桀驁不馴,又很狡猾,剛愎自用,而且人性不怎麼樣。

就這樣幾個字,把單田芳和他的前輩們講的《隋唐演義》全都否定了。


但是這個人有本領,「勇於攻戰,善射,能弄槊。」

人性不好,本領還不小,這樣的人就比較麻煩了。

這七個字,是不是完全概括了羅藝的性格了呢?

不是!

根據《舊唐書》記載他的所做所為,他這個人最大的性格缺限是:顛三倒四。

這可能和他的狡猾有關。

不僅如此,他還一輩子不服氣,先是不服隋朝二個皇帝的氣,後是不服唐朝二個皇帝的氣。

不服不是問題,有很多人都不服。

問題是,你不服就別做人家隋朝的官,你不服就別投降人家唐朝。

又要做人家的官,又要投降人家,所以不服的結果是:找死!

在隋朝,他鎮守的地方大致上是現在的涿州和北京一帶。為什麼把涿州放在北京的前面呢?因為當年的涿州可是「郡」級,北京還屁都沒有,大概只有一座土城。

可能元朝在北京建都後,北京建制才超過了涿州。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

文化意義上的北京城,還要晚,到明朝初年才開始。所以到現在,北京的文化跟西安、南京這些古都比起來也是西松二五眼。

說遠了!這些要聽專家的,我只是根據自己讀過的書做些猜測。

羅藝鎮守的涿郡一帶,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交界。除了羅藝,其他人都擺不平。所以,羅藝不服隋朝,有他不服的資本。

「大壞蛋」(其實不像史書寫的那麼壞)隋煬帝繼位後,天下不服氣的人越來越多了。

北部邊境,隋煬帝更不放心。於是派了一個叫李景的欽差,去監視羅藝。羅藝呢!就把對隋朝的不服氣,全部發泄到了李景身上。

這兩個人的關係,《舊唐書》的描寫是這樣的:「每凌侮於景,頻為景所辱。」就是說,羅藝經常凌辱欽差,但又經常被欽差所辱。

總之,就是互相拆台,讓對方丟臉。

總之,這段時間他對隋朝皇帝,基本上不尊重。

他經過「開倉放糧」等一番操作之後,他自稱幽州總管,在北方深得民心,這大概也是後來說書人美化他的原因。

美化歸美化,羅藝這個人顛三倒四、反復無常的本性,改變不了。

他做著隋朝的官,卻看不上隋朝皇帝,更談不上對皇帝的忠誠。但是有一天,宇文化及派使者送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老羅同志你好!我把你看不上的那個隋煬帝給砍了,你來投奔我吧!我們聯手,統治這萬里江山......此致敬禮!

這時候的羅藝,突然又想起了自己是隋朝舊臣,對著宇文化及的使者,把宇文化及罵了個狗血噴頭。

「我羅藝是大隋朝舊臣,怎麼能和弒君的反賊混在一塊?」使者還想回去把他的話轉告宇文化及,老羅說,不用了!

為了表示要和宇文化及劃清界限,他把使者給砍了。

這時候的羅藝可是塊香餑餑,各路有稱帝野心的反王、諸侯,都想爭取他的支持。

主要原因大致上有三個:

第一,他手中有大片實際控制的地盤,涿州附近如果擋住了少數民族的侵擾,能正常耕作,再加上和少數民族的貿易盈利,這塊地方是很有油水的。

第二,他有本領擋住少數民族的騎兵,能保一大段中原邊境的平安。

第三,隋朝為了抵抗少數民族,在這裡屯積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羅藝用這些財富賑濟戰亂中的百姓,很有民意基礎。

這個羅藝,很懂得操作。

隋煬帝在世的時候,他對隋朝並不忠誠,隋煬帝被殺隋朝滅亡了,他表現得好像一位忠臣良將,給隋煬帝發喪,全境悼念三天。

這有點像現代的假孝子--父母在的時候,不理不睬不管不養。父母死了,在喪禮上跳著腳大哭--早幹嘛去了?

該玩的把戲都玩夠了,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去向了。

應該說,對天下大勢,他看的還算清楚。

自己稱帝,他覺得還是有距離,因為往往天下大亂的時候,誰最先稱帝,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沒有實力,是頂不到最後的。

他把目光投向了李淵。

李淵的勢力大民望高,天下歸李家幾乎已成定局。正趕上李淵派招撫使到山東,順便把招撫的意思傳達給了羅藝。雙方一拍即合。

李淵稱帝的第三年,羅藝歸降唐朝。李淵仍然是用老辦法,封羅藝為燕王,賜姓李。

於是有的史書出現了李藝的名字,和羅藝是同一個人。

羅藝投李淵,照理說路子是選對了。徐懋功也是帶著一大片領土投唐,只封了一個公爵,而李淵對羅藝算是超標準待遇了,封為燕王,是王爵。

可以說李淵父子對蘿藝,仁至義盡了。你羅藝再有野心,那就是你的事了。

他投唐後主要的功勞,就是協助李世民征討反王劉黑闥。羅藝帶兵在徐水(當時叫徐河,講到家門口了)消滅了劉黑闥的弟弟,歼敵八千。

後來劉黑闥投奔了突厥,帶著突厥軍攻打李淵。羅藝又帶兵和當時的太子、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會師在洺州(現在的永年縣境內)。

這時候,蘿藝請求入朝參拜皇帝李淵。

蘿藝一到長安,壞了!他開始犯渾了,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這時的羅藝大概是想:你李淵當初也是替隋朝鎮守邊城,只不過我羅藝在涿郡,而你李淵在太原。

你憑什麼是皇帝,我憑什麼在你麾下為王?心裡不服,自然會表現在行動上。於是舊病復發,開始了又一次顛三倒四。

在長安這段時間,李淵對他很不錯,除了原來的王爵,又封他左翊衛大將軍。但是李淵待他越好,他就越覺得自己了不起,心理更加不平衡。

有二件事對他影響很大,而且都是他自找的。

第一件,李世民派手下到他的軍中辦公務, 他無緣無故,把李世民派去的人打了一頓。李淵對這件事很憤怒,但時間一長也就把這事放下了。李世民也沒再追究。

這時的蘿藝,根本沒把李世民放在眼裡。他大概沒想到李世民後來會成為皇帝,因為當時的太子是李建成。

第二件事,他遇到了一個巫婆,也可以說,這個巫婆毁了他一生.....

這個巫婆本來是曹州人,(現在的山東菏澤)姓李。據說她可以和鬼神溝通,還治好了一些人的怪病,連一些名人也來找他治病,或者搞一些對未來的預測等等。

李淵聽說了這個女巫的事蹟之後,可能是覺得這個女人留在鄉間是個麻煩,於是把她接到了首都長安。

因為是皇帝把她接到了長安,所以她能夠接觸到達官貴人。於是她認識了羅藝的老婆孟氏。有一天她給孟氏算了一掛。

她搗鼓了一陣,說孟氏有大富貴命--可以母儀天下。孟氏一想:我母儀天下,那肯定是因為我老公了!

於是,又讓李巫婆給羅藝看相。

李氏一看羅藝,不用說了,肯定是天子相了!

本來啊!這個羅藝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否則他一開始就不會投奔李淵,他會像其他反王一樣,直接稱帝。但是經這個李巫婆這麼一折騰,他怎麼想都覺得自己像個皇帝了。

這時候,一次玄武門之變,改變了羅藝對未來皇位歸屬的預測---太子李建成被殺,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了。

他想:之前曾經得罪過李世民,這個新任皇帝,會不會拿我羅藝開刀?

他越想,心裡越沒底,越想越覺得自己應該是皇帝......他最後下了決心:李巫婆說得對,反了吧!

這時候,唐太宗李世民還在拉攏他,授予他「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就是可以在首都有自己的府衙,而儀杖和「三司」相同。除了皇帝,他的政治待遇已是最高。

但是羅藝呢!他相信巫婆,超過了相信自己--決心造反。

他是羅藝,反得有些藝術。

李淵在位時,因為他抵抗突厥有一套,命他鎮守在涇州(今甘肅境內)。他決心造反之後,假稱要閱兵把軍隊拉出來。然後又稱奉了密旨帶兵入長安。

他帶兵由涇州出發,到了陝西境內的豳(bin一聲)州,豳州的守將不知道他已經造反。羅藝是王爵,又是大將軍,又假稱受了密旨,守將沒理由不迎接他入城。

於是他順利佔領了豳州。

這時候的唐太宗李世民,才剛剛繼位,他對羅藝的了解是:這人很厲害,能征慣戰,而且在之前的合作中,也確實如此。

這麼能打的人反了!而且已經打到了豳州(在咸陽附近,)離大唐的首都長安,已經很近了。

這讓李世民心裡沒底,這位年輕的皇帝不得不小心應對了。

小心到什麼程度呢?

他派出了大唐第二號人物,自己的大舅子長孫無忌,還有武功最厲害的大將尉遲恭,由這二個人統兵,迎戰羅藝。

但後面的發生的事證明,唐太宗---這位很能打仗的皇帝,他估計錯了。離開了涿郡的羅藝,根本不堪一擊。

羅藝順利佔領豳州。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的大軍還沒到。

這時候,豳州地方守軍中,出了二個很大膽的愣頭青,一個叫慈皓,(可能因為職位太底,《舊唐書》中連他職務都沒寫上去),另一個是統軍楊岌。

這兩個人合計:不等朝廷的大部隊了,咱們倆裡應外合,把羅藝幹掉吧!

這二人剛合計好,就被羅藝給發覺了。羅藝把慈皓關了起來。城外的楊岌知道事情敗露了,把心一橫:你羅藝多大本事,我聽過沒見過。我不用和慈皓聯手,今天我就要長長見識,和你幹一仗!

架梯子,攻城!

一個是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統軍楊岌。

一個是名滿天下的燕王大將軍羅藝。

而且羅藝在城內,佔盡了優勢。

楊岌在城外,一點優勢沒有。

《舊唐書》也沒說這個仗是怎麼打的,結果是「藝大潰,棄妻子,與數百騎奔於突厥。」意思是,楊岌把羅藝給打跑了,而且跑得十分狼狽,把老婆孩子都跑丟了。

這時候,他老婆孟氏不知道還會不相信李巫婆的預測。

羅藝身邊只剩下了數百人。他想投奔他的老對手突厥。但是到了寧州(屬甘肅省)有個驛站叫烏氏驛,跟著他的人漸漸離去了,只有幾個人留了下來--這幾個人把他的頭砍下來,用驛站的快馬傳到了首都長安。

他的老婆孟氏、弟弟羅壽,還有那個算掛的李巫婆,一起被斬。

現在,可以評論一下羅藝這個人了。

羅藝的一生,是個悲劇。

一代名將,敗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統軍手裡,最後還死在自己人手裡,這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名將,犯了最低級的錯誤。

原本,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個人。否則他也不會投降李家唐朝。最後竟然聽信了一個巫婆的妖言,把自己認定的方向給變了。這是一個根本上的誤判。

至於他和李世民之間的那點矛盾,如果他是真心投降,根本算不了什麼。李世民招降過來的人之中,原本想置李世民死地的人,大有人在。

要麽,不降。

要麽,真降。

降了,又叛,這就不是名將所為了。

叛了以後,他的所為,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你想啊!羅藝的根據地在涿郡一帶,如果要造反,就是扮貓扮狗裝孫子,也要回到你羅藝的根據地再反。

在甘陝反?這個羅藝真的是笨得可愛。

後來有一個名詞叫「關隴集團」,指的是在北朝的關隴一帶,以「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為代表的政治集團。

隋朝皇帝楊家,唐朝皇帝李家,就是這個集團的代表。

關隴,就是後來的甘陝及山西的一部分。唐朝李家,從李淵的爺爺李虎開始,已經在那一帶經營地盤了。

李淵起兵爭天下,為什麼要在晉陽?就是因為那一帶是他李家三代的根據地。

隋煬帝為什麼到了揚州,很快就玩完了,也是因為他離自家的根據地太遠了。

羅藝,這點事都沒看明白。

在人家李家的根據地,造人家李家的反。這不是缺心眼,是什麼?

李家的野戰軍還沒出發呢!地方軍(也就相當於武警部隊吧!)就把羅藝給打垮了。

一代名將,就那麽不禁打?怎麼成的名將?問題出在了哪裡?

兩個字:平台。

羅藝和北方少數民族對陣,百戰百勝,除了自身的本事以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有隋朝這個強大的平台支持。

他用隋朝的財富,買通了涿郡百姓的民心。他在那一帶可以如魚得水。

走出了那一帶,羅藝就是一條上了岸的魚,你多大本事,你是條鯊魚都沒用。

後來,他能幫李世民打敗劉黑闥的弟弟,也是因為有唐朝這個大平台。

而且徐水離羅藝的根據地也不算遠。

李淵、隋煬帝、羅藝,這三個人的經歷,把「根據地」這個概念,演繹得很充分。

到了現代,毛澤東又把「根據地」演繹得更加精彩。他不是不離開根據地,而是到哪裡都要建「根據地」,讓「根據地」跟著自己走,又高了一大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