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文 joe kwok
郭健文 joe kwok

郭健文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團長兼首席 參與廣西丨《血色湘江》:禮讚長征精神的英雄史詩

  9月7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廣西演藝集團創排的音樂劇《血色湘江》亮相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在央視網和國家民委門戶網進行展播。該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以紅34師師長陳樹湘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在湘江戰役中執行後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感人故事。

大幕拉起,深沉的序曲響起,紅軍將士如豐碑般矗立於舞台,80多年前那場血戰鋪展開來——

1934年冬,紅軍突破三重封鎖線來到桂北地區,即將面對命懸一線的嚴峻考驗。紅軍師長陳湘在掩護黨中央強渡湘江的戰役中,與昔日同窗黃復生狹路相逢,生死鏖戰,最後寡不敵眾,全師將士壯烈犧牲。陳湘斷腸明志,兌現了「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千鈞誓言。

湘江一役,無數革命先烈血染桂北大地。回顧劇目的創作,主創、主演們忘不了在桂北的一次次采風,和黨史專家的一次次座談;在界首渡口祭奠英靈;沿著長征路聽百姓講述紅軍的悲壯故事;在江邊靜默,感受湘江水的述說……

面對厚重的紅色歷史進行創作,導演陳蔚要求每個演職人員都要把自己「歸零」。只有走到歷史中去,走到人民中去,全情投入地去觸摸、感知紅軍的精神,認真學習黨史和中國革命史,音樂劇《血色湘江》才能成為一部「有根」的作品。

主創人員歷時近一年去觸摸作品的藝術特質,用心用情創作,讓舞台上每個英雄形象都彷彿是從湘江的血戰中走出來,鮮活而生動。

在表現形式上,該劇採用了傳統音樂劇的結構,結合了當代音樂劇甚至影視劇的製作手法。大幕拉起,佇立在舞台上的戰士好像紀念館永存的雕像,當他們動起來的時候,歷史彷彿真的發生在眼前。

 

編劇錢曉天用幾個主要人物詮釋紅軍將士的整體形象,又用舞台上的紅軍將士群像折射出整個湘江戰役犧牲的烈士忠魂。劇中男主角陳湘的原型是斷腸明志的紅34師師長陳樹湘;女主角鳳鳴的靈感源自湘江戰役發生前兩年當地瑤族群眾發起的一次抵抗軍閥政府的起義;韋江的原型是紅三軍團第五師裡一位從百色起義中走出來的壯族團長;而配角「賴老石頭」這個名字是主創采風時在紀念碑上看到的,是客家閩西子弟的縮影。

為了融合紅色文化和現代藝術手段,在舞美設計和服裝、化妝、道具方面,主創團隊傾注了大量心血。在舞台設計上,視覺總監劉科棟用破碎建築的局部,滾滾逝去的江水,老鄉用門板搭起的浮橋,斷裂的、正在燃燒的樹幹等意象元素和濃重的紅黑色調,還原了桂北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嶙峋、凌厲的姿態講述著戰爭的殘酷。

「血肉之軀築起屏障,掩護中央渡過湘江,星星之火再度燎原,鳳凰涅槃共產黨。」為彰顯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的湘江戰役精神,一段段激越昂揚的唱詞和兼具史詩性與地方性的磅礴音樂旋律,穿越時空,唱進了每一位觀者的心裡。

音樂劇《血色湘江》的創演過程,是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生動實踐。在紅色題材的創作上,要以最高水平的藝術感染力、最豐富的藝術手段和當代青年喜愛的形式去展現,給予年輕觀眾更好的審美體驗。「這是中國原創音樂劇的一條必經之路,也是文藝工作者走進時代、走進人民的心聲和表達。」陳蔚說。

自2019年首演以來,《血色湘江》劇組走進北京、南寧、桂林、成都等地演出40餘場,為無數觀眾帶去藝術的感染和信仰的力量。主創人員還30餘次走進校園、軍營開展「藝術特色黨課」,分享他們創排參演和實地采風的經歷,帶領現場觀眾體悟宏闊的敘事、鮮活的人物和感人的細節,讓紅色教育走進基層,直抵人心,更為《血色湘江》增添新的紅色使命。

音樂劇《血色湘江》是一部以紅色精神為主題,舞台呈現具有國際視野,題材選擇準確深刻,創作兼顧藝術性、民族性、通俗性、國際性,民族色彩與鄉土元素並存的創新之作。

該劇用以小見大、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以局部看整體的基本架構,從局部著眼,宏觀體現,將這段慘烈的歷史重現。劇作以湘江戰役的危機時刻為背景和戲劇發生的主要場景,以陳湘為主人公,主幹明確,人物形象鮮活。陳湘與對手黃復生的衝突與糾葛忽隱忽現,貫穿始終。劇中人物的行動線跌宕起伏,真實可信。令人佩服的是,這部劇表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既有以史實為依據的現實主義內容,又有浪漫主義的藝術渲染,以獨特的視角體現家國情懷,頗具新意。

《血色湘江》在音樂風格上表現出歌劇化的特點,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使用交響樂隊現場伴奏的原創音樂劇。劇中,樂隊不以歌唱段落的伴奏形式存在,而是獨立呈現戲劇語言。音樂的戲劇性思維在樂隊功能中的體現,提升了這部劇的藝術品質。交響化的戲劇音樂構思在歌劇中擔負刻畫人物、引發動作、渲染氣氛、塑造結構的功能。

富有創意的舞美設計是音樂劇《血色湘江》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影像的介入,在這部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塑造了情境和意象。劇中對戰爭氛圍的營造、對「血色湘江」主體形象的建構以及紅軍在長征途中跋涉的影像,呈現齣電影化的視覺效果。

音樂劇《血色湘江》人物形象立體豐滿,演員表演流暢,充滿戲劇張力,舞台呈現還原度高,整體藝術風貌完整、統一。該劇以革命歷史和紅色精神鑄魂育人,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軍精神。它成功地將紅色精神「燃」入人心,既是新時代致敬先烈、致敬歷史的優秀文藝作品,也是當代傳播革命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精品力作。

Tags: 郭健文 joe kwok , 郭健文 joe kwok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