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e
sunne

让我安慰你度过,这时代的晚上

卫报丨莫迪没有展示给二十国集团峰会的

当今印度的丑陋现实是,少数民族正遭遇残酷无情的攻击。
2023年9月8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为其两天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工作人员在国际媒体中心进行准备工作。图源: Ludovic Marin/AFP/Getty Images
原文截图

莫迪没有展示给二十国集团峰会的

拉娜·阿尤布(Rana Ayyub)

过去几个月,印度各地(尤其是在首都新德里)的广告牌上贴满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照片。临时围栏上用“民主之母将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字样欢迎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国际代表。本次峰会于周六(9月9日——译注)开幕,峰会召开前夕,总理著文提到印度民主的多样性。他写道: “对印度来说,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不只是一项高层外交努力。作为民主之母和多样化的典范,我们向世界打开了这种体验的大门。”

过去一年间,通过大肆宣传的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和被热烈讨论的包括七国集团会议在内的一些国际访问,莫迪颂扬了民主的长处,一个世俗的、包容性国家的长处,利用每一个可以获得的机会向圣雄甘地致敬。但这一哗众取宠之举实际上是一种邪恶的表象。当今印度的丑陋现实是,少数民族正遭遇残酷无情的攻击。

我来告诉你们仅仅是今年在印度发生的一些事情。7月31日,铁路警员辛格(Chetan Kumar Singh)在一辆长途列车上拔枪怒射,首先杀害了他的高级警官,然后继续杀害了三名穆斯林乘客。杀死他们之后,他站在一具血流不止的尸体旁,厉声喊叫时提到了莫迪和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盟友约吉·阿迪亚纳斯(Yogi Adityanath): “要是你们想在印度斯坦(印度)生活和投票,我告诉你们,只有莫迪和约吉,这两个人。” (约吉·阿迪蒂亚纳特,现任印度北方邦首席部长。——译注)

对那些不熟悉印度日常现实的人来说,这可能令他们觉得不合常理,但对许多人来说,那只是对一个国家的一种新现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表达,在这个国家,仇恨穆斯林是赢得选举,并在一个饱受想象中的受害者情绪折磨的社会中斩获民望和认同的捷径。

辛格继续疯狂开枪,发泄对穆斯林的愤怒,背景是遍布印度的极右翼团体组织起了仇恨集会。随着东北部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马(Himanta Biswa Sarma)指责穆斯林菜贩造成了该邦的通货膨胀,几天之内,辛格的恐惧就被释放了出来。

8月第一周,在筹备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喧嚣中,社区骚乱在距离德里一小时车程的地方爆发了,一名印度教暴徒烧毁了那里的一座清真寺。二十国集团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世界各地的外国代表纷纷前往印度与他们的同行会晤,极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在德里的卫星城市古尔冈(Gurgaon)呼吁,对穆斯林进行社会和经济抵制

当穆斯林没有因为被指控吃牛肉或走私奶牛而遭私刑处置时,他们就被指控通过一个名为“爱情圣战”(love jihad)的荒诞阴谋论对印度教徒发动了战争,依据该阴谋论,男性被指控诱惑印度教女性结婚,然后抛弃她们。

2020年12月,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一民权活动人士抗议针对所谓“爱情圣战”的法律获得通过。图源: Manjunath Kiran/AFP/Getty Images

今年早些时候,数十场集会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各地举行,要求立法禁止不同宗教信徒之间通婚,来自莫迪的印度人民党的一些领导人参加了那些集会。当我在这个邦的城市走访,报道和记录那些集会时,我见证了对穆斯林的敌意,那和我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所见如出一辙,当时莫迪是该邦的首席部长,超过八百穆斯林在他眼皮底下遇害。在那些集会上,我看到有年幼的孩子们举着标语牌,呼吁消灭叛徒,让那些“阿布杜勒”知道自己的位置,要求年轻女性小心那些留着胡子、戴着骷髅帽的人设下的陷阱。(阿布杜勒,是穆斯林男子常用名。——译注)

印度的穆斯林不只在街头遭到羞辱,还在大银幕上饱受妖魔化和中伤。在一些竞选集会上,莫迪褒扬了两部被批评为严重渲染伊斯兰恐惧症的电影——《克什米尔档案》(The Kashmir Files)和《喀拉拉邦故事》(The Kerala Story),并为之辩护。一些邦政府甚至为这两部电影免除了某些娱乐税。

鉴于印度文化中充斥着将穆斯林描绘成反印度叛徒的形象,于是,在印度备受赞誉的登月行动结束一天后,该国出现了北方邦一名教师让她的学生轮流在全班面前扇一名七岁的穆斯林学生耳光这种事,就不足为奇了。疯传于网上的视频显示,那名男孩站着哭泣,等待有人安慰,被隔离在一个充满仇恨和冷漠的房间里。

那名教师最终被警方以“非可识别罪名”的名义记录在案,没有进一步司法程序的话,这不可能导致逮捕。备受争议的是,当地警方还指控穆斯林记者祖贝尔(Mohammed Zubair)涉嫌通过在网上分享视频泄露那名儿童的身份。

责任呢?莫迪今年早些时候访问美国期间参加了首次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印度的人权记录时,他在自己不可信的回答中十多次用到了“民主”这个词。一天后,世界得到了他的问题的答案。向总理提问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在互联网上遭到印度右翼网络水军的粗暴攻击,并因其穆斯林身份而感到羞耻,这迫使白宫发表声明声援这名记者。

莫迪有两种语言: 当全世界注目时,就雄辩地谈论甘地和民主; 当他的国家陷入暴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多数主义时,则沉默以对。过去十五年里,我密切关注莫迪及其政治风格,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你或许可以称之为“视而不见的艺术”。但既然莫迪正积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要庆贺他的国家取得的成就,现在会发生什么呢?

经由印度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总理莫迪将自己塑造成了vishwaguru (全球领袖)。印度懦弱的主流新闻频道认为,他是可以为乌克兰危机和其他全球事务拿出解决方案的唯一领导人,但没有质疑他在整饬印度内部动荡方面的无能。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的那一周,当印度必须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包容的多元民主国家时,各方讨论的焦点如今正聚焦于印度将更名为“婆罗多”(Bharat) ,以摆脱所谓殖民锁链一事上。当然,这一讨论的潜流是,印度政治右翼渴望 “印度教的荣耀”复归该国。

一些国家出于商业和地缘战略利益,抑或懒惰的天真,而信从了称印度为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的这场公关闪电战,它们是印度民主价值观加速下滑的同谋。目前,这个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正处于历史上最不民主的时期之一。

(作者是印度独立调查记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著有Gujarat Files: Anatomy of a Cover-up。本文原题“What Modi won’t show the G20: Muslims killed, harassed by the police and abused in school”,由《卫报》网站发布于2023年9月。译者听桥,不保证完备理解。)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