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
蹲點

一個以左翼視角觀照社會的內容平台。我們關心當下香港、大陸及海外社會走向,反思已經滲透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新自由主義和民粹主義價值觀;分享對政治、經濟、社會運動、文化等議題的思考。 TG Channel : https://t.me/squatting2047 網站:squatting2047.com Facebook:@squatting2047

疫苗造出來,然後呢?



日前美國和德國爭奪藥企CureVac的風波已經過去,美國本土的藥企研發的疫苗進入第一批實驗階段。美國和德國爭疫苗畢竟是神仙打架,無論誰留下了這家藥企對普通人影響都不大。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是,疫苗造出來之後呢,我們能用上嗎?答案真是不知道。

文/卡樂比

全球的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期待的全球合作只有在小範圍發生,如國民之間寄送防疫必備用品,全球的協作機制並未形成。

本該是強調全球合作,集中所有人類的智慧針對共同敵人的時刻,美國總統特朗普所做的舉措似乎與此背道而馳。特朗普這些天在Twitter上將冠狀病毒(COVID-19)稱為「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引發美國本土針對亞裔的新一輪言語歧視及肢體暴力。挑起種族歧視之外,特朗普在搶奪資源為己所用上亦不遜色。

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朗普政府人員日前在和德國的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談判,希望說服CureVac公司搬遷至美國,而德國官方則全力阻止美國達成壟斷,一旦協議達成該公司搬至美國,德國將對公司沒有管轄權,無權徵用其正在研究的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或者將其國有化。雖然特朗普說會將方案為全人類共享,此一說法也存疑。

生物製藥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全球有數十家公司參與到新型病毒疫苗的研發中,德國的BioNTech、德國的CureVac和美國公司Moderna取得的進展較快。這三家公司都在比拼速度看誰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製造出有效的疫苗出來,3月16號Moderna的候選疫苗在西雅圖進行了第一期評估研究,但仍要進行後續為期長達12個月的監測才能確定疫苗是否能夠大範圍投入使用。

抗疫也是自由市場萬歲?

各家分析不同生物製藥公司進度的報導之後都會加上一句類似的話:希望現今的利益相關者可以認清到形式的嚴重性,並將他們的努力引導到全人類更大的利益上來。

但跨國藥企以往對其他人類共同疾病敵人的態度令人很難有信心以商業利益為導向的的公司會為了人類更大的利益而讓渡自己的利益。跨國藥企一般會以研究投入成本大、高風險為理由要求高回報,而獲取高回報的方法就是取得專利權,確保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其他公司可以生產同樣的藥品。瑞士的諾華(Novartis)公司靠1998年研發的白血病專利藥賺得盆滿缽滿,而病人要忍受一個月近23500人民幣的醫藥費。

在其他疾病疫苗研發中藥企的表現尚且如此,何況所需研發週期更長,收益不穩定的疫苗研發。疫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對於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生物醫藥公司來說不是一盤回報率穩定的生意。

在這場人類和病毒的殊死博弈中,政府也要「委屈求全」哄著藥企做研究。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部長Alex Azar就說,不能夠承諾疫苗價格能讓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他認為政府如果確定價格,不能吸引私人投資者。而這幾個生物製藥公司的新冠肺炎病毒研究都已經有政府部門、或者是政府研究機構支持。如果政府都不能保證疫苗推出以後所有人都能擔負得起,那難道只能依靠藥企的良心?

而吊詭的地方是,恰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往往是沒有能力「消費」疫苗,暴露在糟糕的環境中的基層人士。如果疫苗推出以後價格高昂,那麼就會成為文明社會的「物競天擇」:有錢者活下來。何其恐怖。再加上美國醫保近年的商業化程度加高,普通美國人也並不敢輕易做檢測。醫療保障的市場化,藥企的私有化對普通人的負面影響在這次美國抗疫中暴露出來。

在質疑為什麼美國政府不能夠對藥企下狠心之餘(中間有錯綜複雜的政治角力),也可以問問為什麼美國政府內部的研究機構不能研發不出來?因為特朗普在2019年縮減了國家財政在公共衛生上的投入,2020年也計劃縮減開支,可想而知,投入的減少會將研發的重心轉移至藥企身上,所以特朗普才會在全世界商業公司中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有財力的國家可以和公司競價商討搬遷,將研究的成果率先為本國所用。但遺憾的是,基於目前醫療的市場化程度之深,就算疫苗被製造成功,因為其專利權不共享的問題,疫苗也未必能造福全人類。第三世界國家暴露在危險中的人民享用不到,同一國家內的基層人民也將受苦。靠自由市場抗疫,終是小部分人收益,大部分人受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