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aworld
smallaworld

對世事充滿好奇,更希望與人分享自己所得 想買本欄的照片,歡迎瀏覽:https://www.eyeem.com/u/smallaworld 我的Liker Social:https://liker.social/@smallaworld 歡迎訂閱:https://liker.land/amy-aunte/civic

破解信仰誤區 Finale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相比Tim,Nocus的經歷相對簡單一點,因此所討論的篇幅不會像Tim那麼多,但仍非常值得我們去探討。

若要以一個詞語去描述Nocus的經歷,那就是「疑惑」,通篇訪問,處處都見到她對兩性、LGBT群體、這些人事和聖經的關係,都甚感疑惑。

我們首先讀讀疑惑的開始,就是Nocus和一位熟稔的女生因一些小事而冷戰,然後她的朋友詢問她和該女生是否因為發展出超越友誼的情感,才會為那些小事冷戰,這是甚麼破解讀啊!腐女作品看多了?

話說小時候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小學時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從來不會主動結交朋友,每逢小息都只會呆坐操場的一角,直等到回課室為止。雖然心裡都渴望和其他小朋友玩樂,但最後都沒勇氣去做,繼續呆坐。

大約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女同學,姑且稱為同學A,主動和我結交,於是我就把她當作救生圈,死抱不放,但因為矜持,我並沒有把這份強烈的情緒表露出來。

由於同學A是一個很容易結交到朋友的人,於是不久之後就和另一位女同學,同學B,相熟起來。這樣下來她和我相處的時間自然減少,我就為此很不高興。可是從小到大,除了青春期的時候實在控制不住,我很少在除親人或從小看著我長大以外的人表露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同學A並不知道我的不滿,只是我自己乾生氣,若照Nocus朋友的說法,莫非我對同學A心存非分之想?

那時候我只是小學生,當然對那些情愫無從了解,亦不曾想到那層面,自己又認為不用為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向家人傾訴,於是就把事情壓在心底:不和同學A結交就算了,反正我早已習慣自己在學校一個人。現在回想起來,遇到不明白的事,好像馬利亞般放在心裡反覆思想,真的有好處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他們急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路加福音 2:8–19)

想不明白,就索性不去再想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路加福音 2:43–51)

之後發生的事現在回想起來都頗奇妙,那就是不久後我反而和同學B熟悉起來,結果是我同時與同學A和同學B一起玩,亦藉著她們,我在學校的朋友開始多起來。

長大後再反思這件事,發現當初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很需要有朋友的,第一次得到的時候自然會格外珍惜,到以為失去的時候就深感難受,所以當自己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內心的需要得到滿足後,自然就不會再對同學A生氣了。

就好像馬利亞,雖然最初也不明白主耶穌降生在她家的意義,但當她把所見到的事,和疑問放在心裡,反覆思想,直到見證完耶穌在地上所經歷的一切後,她才明白過來,並和路加分享,才有以上的記載。

聖經對愛情描寫得最深刻的一卷書,是《雅歌》,《雅歌》強調真正的愛情有三大元素,包括熱情、親密和忠貞,和當時,甚至是今日的文化,包括基督教傳統文化(這些傳統和聖經的教導並不一定有關係)大相逕庭:

熱情包括自然的吸引和欣賞,亦是維持關係的動力,有別於基督教傳統文化的禁慾主義,亦有別於自古以來就存在因目的(如繁衍、保障、利益)而建立的婚姻

「我的佳偶,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在帕子內好像鴿子眼。你的頭髮如同山羊群臥在基列山旁。」(雅歌 4:1)

「我妹子,我新婦,你的愛情何其美!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膏油的香氣勝過一切香品!」(雅歌 4:10)

親密是指心靈和肉體的契合,針對不著重關係的色情。《雅歌》特別強調要先有心靈上的親密,才可發展到肉體上的親密,亦即是要先有「愛」,才有「性」。可是現代人的「性」,不是沒有「愛」,就是先「性」後「愛」,但實情是,愛情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若太快或太容易去到終點,即進入性關係,可能很快就對對方失去興趣,不再珍惜彼此的關係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激動愛情,等他自發。」(雅歌 8:4)

忠貞代表責任,是維持關係的基礎,以免因縱一己之私欲而傷害彼此的關係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嫉恨原指強烈的愛,強調其堅忍,甚至是頑固,絕不容失去所愛的心態。正面的嫉恨是指屬於自己的東西離開自己,如神和拜偶像的人、夫妻之間有第三者,相反負面的嫉恨是指妄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如破壞婚姻關係的第三者,經文的嫉恨當然是指前者)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雅歌 8:6–7)

仔細一看,熱情、親密和忠貞,都是建構各式各樣人際關係的要素,只是愛情是眾關係中把三者展現得最強烈的一種,亦因為不同的關係都和愛情有所相似,如影子一般,讓人好容易把其他的關係和愛情混在一起,加上色情、腐文化越來越流行,更容易讓人想歪。

特別是腐文化,腐文化很喜歡把動漫、影視,甚至是真實世界中並沒有愛情關係的二人配成一對(動漫、影視就算了,因不是真實人物,但當他們意淫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特別是已無法就此回應的歷史人物,老實說真的有點不敬),而且很多時都是男男,女女亦不少,即是所謂「有基情」。雖然這些幻想很多時都能為人帶來歡樂,可是若發生在現實生活,被意淫的人真的信以為真,那真是「認真就輸了」。

所以Nocus和那位熟稔女生的冷戰,未必是因為二人互生情愫,可能只是單純的朋友之間的小磨擦,女孩子之間不是經常都是這樣的嗎?

到Nocus把朋友的「解答」信以為真,和那位女生發展情感上的關係後,她就發現更多的問題:當她從聖經中得知,原來神是不喜悅同性戀的時候,她就不知道應該是跟從神的勸導,還是依然固我;當她和女友一起後,發現原來自己還是喜歡男生;又不明白為甚麼一對女同性戀者在談戀愛的時候,無論是外觀,還是行為,都得像角色扮演一樣,一定要一方很lady,一方很gentleman。

由發現自己「唔妥」開始,Nocus的人生就是不斷為這些複雜的關係找答案,問朋友,問女同性戀圈子內的人,問英國的LGBT群體,問父母,卻偏偏不問神,其實她是問了,只是寧願相信人的答案,而不是神的。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 14:6)

世界如此之大,人心如此難測,有疑惑是很正常,想快快地找到答案也很正常,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不是教科書內的問題,並沒有預先提供的答案,亦無人可以幫別人解答,往往都是要等人生經歷累積到一定程度,再碰上特殊事件的引發才能領悟,《傳道書》的名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就是這意思,因此面對難明的事,像馬利亞一樣把事情放在心裡,靜待答案出現的契機,才是正途。

不過人是沒有耐性的動物,總是想快快地知道答案,那就只有為天下萬務定下時間,能監察人心的神才可以回答,祂回答的方法,最直接是聖經,亦會藉著安靜、禱告,甚至生命中的經歷助人領悟。

當然也可以問人,特別是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者,但要先分辨對方的話是否符合真理的教導才可相信,否則就會如耶穌所言

「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馬太福音 15:14下)

沒錯,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是簡單直接的直路,還是曲折迂迴的彎路,只要按路標的指示,最終都會到達羅馬,可是若不理會路標的指示,隨意地,或按瞎子的指示去走,那條路真的可以去到羅馬嗎?或者在未去到羅馬前,就已先掉在坑裡,因缺水缺糧而死掉了。

後記:

其實準備寫這個系列之前,內心是很掙扎,因當中的內容難免會讓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快,甚至受傷。但若不寫,又實在辜負聖靈賜給我的屬靈洞察力,更辜負天父給每一位信徒的使命,就是把人帶到祂的面前,唯有硬著頭皮去寫了,但即使這樣,我都嘗試盡力以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來寫,並只針對在訪問內提及的事情,務求做到以「愛心說誠實話」。

另外這系列的文章其實是沒大綱的,只是按著訪問的次序,邊寫邊想的,因此以神的訓誨開始,到成全訓誨的耶穌結束,純屬巧合,若《蘋果日報》的編輯把這兩篇訪問的次序對調,我就做不到這樣的效果了(或者要學金庸之後來個修訂版),只能說是神幫我做好編輯的工作,一如既往自己所寫的信仰文章,祂都參與其中一樣,特別是當中的內容,雖然有部份是來自自己從前上聖經課時的基礎,還有從前的閱讀和經歷,但一些重要的信息,有不少是聖靈幫助我想到的,以今篇為例,以馬利亞為例子,和我那段塵封已久,原本已懶得去尋找答案的童年經歷都是祂幫助我想起和解讀,才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