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思想
自由之思想

关于杂志文章和新闻片的相似性——语言逻辑指导下的无聊影像是怎么产生的?

亲身经历出发,告诉你为什么电视台有一票人在自豪地拍无聊东西


周日早上无事。在家看杂志,发现与工作中领导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


以一段为例:


这与硫化鞋的工艺有关。……冷粘鞋是先生产各个部件,用模具压出,之后一次组合拼装成型;硫化鞋的大底、鞋头、围条则以橡胶为原料,要先化学调和……刘网生说,从工艺上看,硫化鞋更加繁琐复杂,“所以你看假冒伪劣品都是仿冷粘鞋的”。

这里有三处包含指导了新闻片制作的文字逻辑的地方,


第一,开头的句号,“这与工艺有关。”,这是要确定这一段是说什么。这和新闻片中要求段落之间明显区分相似。在新闻片影像上,有时候转场会强行用航拍过渡(一般还会配合一句带有如此“句号气息”的画外音,比如“而在这条河的另一边,土地是另一副模样……”),这是为了适应影像特点的初级应付手段。


相比之下,电影的专场有淡入淡出、相似运动/景别转换、剪辑节奏契合转场等等。有时候考虑情节或者蒙太奇创作,甚至不会区分刻意段落本身。不过话说回来,新闻影像要求的是真实,所以可能也就要拒绝蒙太奇。但是话也可以再说回去,存在有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影像吗?


第二,中间一整段的细节,就好像新闻片的画外音。因为新闻片是要传递信息,讲清楚原委,不能有猜测或者诗意的部分。所以新闻片要讲类似鞋类生产工序这样的信息,第一反应就是要对象介绍、加画外音等等,而电影/广告则能采用蒙太奇/视觉特效等不同的方法传递信息,尽管新闻工作者会认为那是不完整的信息。当然,也有棚拍、视觉特效被运用到新闻片里,但也不能避免加上画外音或字幕的命运,比如,一个果农迎着夕阳慢动作敲打着瓜田里的西瓜,画面美,同时画外音讲着“西瓜的百分之90都是水分‘等等无所谓的信。这样的中和并没有改变实质。


第三,“刘网生说……”等等。新闻片的画外音和这个类似,用人物的一句话支撑之前表达的信息,人物在这里并没有任何个体性。我认为,这样传达信息也是有偏见的可能的,比如举个极端的例子,那条画外音的主人公在讲话时在撒谎的可能性,会因为不包括对采访对象全面的展现而被忽略。如果这是一部真实电影,主人公所有感情和语言都在持续的曝光之下,离真实可能反而更近。


·


顺着这样的思路考虑,或许可以看到新闻片要如何达到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感染力层次,就以上面三点为例。


第一,逻辑段落感可以和侦探/时序等等故事节奏相似,比如法制节目模仿侦探片那样,把一些真相铺垫起来放在后面揭露;又比如,可以围绕一个事件,但是段落之间的时序是平行的:纪录片的主题是关于一栋古老建筑的拆除,在开头放出拆除画面后,重新进到拆除前1小时政府、专家、居民、工人等等的角度。这样新闻片的逻辑不用顺着事实推进。


即便是短片,也可以转换角度,比如要拍摄一个电影摄影师的工作,可以尝试从摄影机、导演、妻子等不同的视角,讲述一个极短的拍摄事件,而不是采用”介绍-准备-开工-操作-结果“这样的逻辑推进。


第二,细节不一定要直接叙述。比如可以用人物反应来塑造,要说一把枪的威力大,用一个貌似幕后镜头展现主角小心翼翼地不敢展示这把枪、或者另一个对象不敢面对甚至接近枪的真实反应这样的镜头,取代画外音是可以考虑的。这和那个实习护士记录下了产妇额头上的汗珠一样,无论是什么影像,只要人才能打动人。新闻片可以节制的展示,但不能不展示。


第三,和上面一样,记录而不是指定-讲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