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美德的陷阱

考虑这么两个问题:你的生命中出现过的人里,谁真正称得上好人?而她或他又为何值得这样的评价?


当你试图寻找适宜的理由来佐证你的评价时,无可避免地会涉及美德:他诚实可信,她平易近人,他自律,她善良,他大公无私,她甘于奉献。这说明,美德是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时,普遍诉诸的标准。这些标准约定俗成,适用于同一道德族群内的绝大多数成员。


如果你听闻某个人是个“热心肠”,自然会联想到当她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时,比普通人更倾向于伸出援手。这是因为美德通常用来描摹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中某种稳定的特质。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偶然几次对他人施以援手,想必也不会被看作热心肠。因此,相较于针对行为本身的赞扬,美德似乎承载了更多的认肯:它说明一个人在大多数相似场合里都能做出合乎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美德因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蓝本和道德成熟的标志。


然而,美德作为道德标准,一旦被误读,其构成的陷阱更加难以觉察。


最常见的是和非道德的因素相混淆。美德,究其根底,反映的是一类道德的标准,它捕捉的仅仅是道德的特质。按理来说,一切非道德的因素都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评价。如果我们因为一个人面容姣好,想象力丰富,乃至步履矫健,就认为他具有美德,因此是更“好”的人,显然是荒谬的。然而,这样的荒唐事并不鲜见。设想某人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几十年,而不惜抛家弃子,众叛亲离。在此基础上,我们断然不会认为他和“有责任心”等美德有什么关系;相反,我们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恰恰是“责任心缺失”的体现。


可如果这个人是一位充满魅力的演员,或是享誉世界的作家,或是叱咤体坛的健将呢?或许一些人会顿生怜惜:虽然他在缺少责任心,但是他塑造的形象多么动人,他艺术造诣多么高深,他的体坛成就多么辉煌,或许我们应该网开一面。甚至于有人因此对他更加欣赏崇拜:他的形象非但没有因为道德缺陷而打折扣,反而变得更加“真实”和“丰满”。“他犯了每个人都有可能犯的错误,这让他变得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辩护者常常如是说。


以上种种怜惜和辩护的合理性都基于同一个前提,即道德品质和非道德品质之间可以置换。然而这一前提显然是错误的。当我们判断一枚苹果松脆与否的时候,我们不会考虑它表皮有多红:即使它红得鲜翠欲滴也不会使它变得更脆。同样的,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美德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考虑他的非道德特质。因为,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认为一个暴君在折磨囚徒时体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抵销他的残暴,哪怕一分一毫。


***    


其次是美德标准适用的不一致。一种是时间不一致。年幼时,我们常常被教导诚实的重要性,而当我们偶然间拆穿父母偶尔的谎言时,他们多半会付之一笑,“成人世界很复杂的”。待到终于成人,我们又被前人告诫,“年轻人要格外勤奋努力,老年时才能淡然处之”。按照这种理解,美德似乎具有时效性的,随着人的生命的不断推进,旧的被淘汰,新的被习得。


另一种是性别不一致。稍加注意,我们会发现,一些美德标准的适用具有性别属性。比如我们经常把“善良”,“善解人意”和女性相联系,而把“坚强”,“有责任心”和男性相联系。这种联系一旦被建构进入相应的性别角色当中,美德标准可能变成陷阱和枷锁。比如,当一名女性展现出“善解人意”的一面时,人们会认为她体现了女性应该有的“基本素质”,从而忽视她们展现的美德本身值得赞赏;而当她没有展现出相关美德时,则会受到过度的责难,甚至被认为“没有女人该有的样子”。更有精于这套把戏者,把符合“善解人意”“温驯体贴”等美德的划归为“好女人”,从而加以奖赏和强化,而对不符合标准的“坏女人”进行无情诋毁和打压。


如此种种,都是源于对美德的误读,在道德上都是无法得到辩护的。因为,美德标准应该适用于绝大多数境遇的绝大多数人,而不应该因为时间和性别等因素而任意改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