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fert
Seifert

Facebook粉專【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1.小說、散文 Episode: about/seiferthan 2.心理、社會 Matters: @seiferthan999 3.書評 Vcous: user/@seifert Line輸入@seifertalks 可加入【閱讀即生活】 或用QRcode:https://lin.ee/zDPSJB3

我們安靜,我們成功!| 書評

內向者駕馭溝通、領導、創業的綻放之路

更多文章,歡迎追蹤【SeiferTalks

從本篇書評開始,我將於Matters主要發表「社會科學/議題」、「心理/身心議題」方面的書評,而在Vocus則多發表商業或行銷有關者。網路上所有作品將匯集到Facebook粉絲頁SeiferTalks


《我們安靜,我們成功!:內向者駕馭溝通、領導、創業的綻放之路》(以下簡稱『我們安靜,我們成功!』)的作者為Beth L. Buelow,中文譯者為吳書榆;由時報文化於2019年8月16日出版。英文原書名"The Introvert Entrepreneur: Amplify Your Strengths and Create Success on Your Own Terms"

《我們安靜,我們成功!》應是近兩年隨《安靜,就是力量》、《安靜是種超能力》兩書熱賣後,出版社逐此風潮而推。根據本書內容以及推薦序,三者若有參照與成書先後,應該是以《安靜,就是力量》最先,然後是《我們安靜,我們成功!》,最後啟發了《安靜是種超能力》。除了「內向」、「安靜」一類書名外,「高敏感」同樣是這波「內向風潮」的關鍵字之一。對這類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可用前述三組關鍵字搜尋,能取得大量2017年以後的中文書籍出版資訊。

作為書評文體的初步創作者,我想對自身的寫作風格作一些交代。在前幾篇書評中,我曾寫道:重點整理當是讀者的功課;書評者的責任不在摘要,而是就評價目標之內容與作者的觀點提出附議或對立等不同的觀點,進而引發讀者更多反思與討論。然經省察,於當代閱讀書籍情況低落、速食文化高漲的情境中,絕大多數時候即便是暢銷書或者受到熱議的著作(或有關話題),希冀大眾皆對其有所涉獵實是奢望。因此適度的要點綜整著確必要,如此也才能使讀者參與議論有最起碼的基礎。我對於書評體裁的寫作風格仍在調整之中,亦懇盼各位讀者能不吝指教和回饋。

《我們安靜,我們成功!》是一本討論「內向」性格者、特別是創業者或企業家,應該如何自處並經營事業的書。作者Beth L. Buelow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與研究,自認是一名內向性格者;然而,她卻也同時從事著指導人們打造生活與事業這類一般人認為「外向者專屬」的工作:企業顧問和輔導教練。作者的目標,是透過本書為內向者建立起信心、破除既定印象(無論是來自內心或外在)、並提供內向個性的企業家有效建立人脈、培養公開演說能力、以及營造職場中豐悅的合作境況之方法。

本書的立論基礎為:內向或外向的區分方式並非以人際社交的活躍與否來評斷。書中引用德國心理學家Hans Eysenck在1960年所做的研究發現:

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對刺激的反應不同。內向的人天生皮質層激發程度較高,這表示他們比外向的人更快道德刺激飽和點。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何大型社交聚會或嘈雜的環境對內向的人來說很有壓力。

根據以上的研究,作者認為:

內向和社交技巧無關,關乎的是一個人如何獲得與消耗精力、如何處理資訊,以及如何和這個世界建立連結。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真的屬於內向性格,很有可能只有當他回到家裡以真面目面對自己和家人時才會顯現。外向的人喜好交際應酬,因為他們天生以此為刺激活力的主要方式。內向的人也許不排斥社交(甚至很多時候外人都看不出來刻板印象中的內向表現),但能夠應付的量卻可能少很多;他們很快便會覺得不斷與人交涉會加速體力與心神的消耗,需要多時的獨處來補充能量。由此,作者指出:「內向的人專注於從內在的自我現實獲得能量與洞見」。在其後的說明中,作者解釋為內向者天生在以下四點更加突出,即「自謙」、「自立」(獨立)、「自持」(自控力強),以及「自省」。透過前述優點,內向者「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與行動,其實更能帶來生活與事業上的優勢。

倘若內向者不靠面向群眾的工作,或許就不需要本書的幫助。一如本書的英文書名開頭"The Introvert Entrepreneur",中文書名的副標也下有「領導」及「創業」二語。從封面與內容中都再再顯示出:身處現今社會,即使內向者不想,絕大多數時候仍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眾人、主持或參與會議、上台演講以及統領(或融入)團隊合作。面對這些考驗,總結書中的建議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1. 充分準備,不斷檢討:雖然作者認為無論在人脈經營、公開演說或者對團隊講話,內向者在事前的焦慮和不安的確大於外向者,然而這並非不可克服的障礙。她引用《安靜,就是力量》作者Susan Cain參與國際演講協會和為TED演說準備、以及自己的經驗為例:面對這類困難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努力準備」。其實不僅內向者,大多數人在不熟練的情況面對群眾都會緊張,只是內向者更甚。只有事前充分的準備才能為自己不斷添加信心。而在令人焦慮的公開活動結束之後,如果可以,應該藉由當時的錄影、錄音或回想來加以檢討,讓自己明白哪裡可以改進。這種對自身表現的充份掌握也是能夠減少下次不安的有效機制。
  2. 重質不重量:外向者可以讓眾人環繞自己、八面玲瓏,但內向者很難如此。一次只面對一個人好好談話交流,會是內向者在認識新朋友與人際溝通方面較好的策略。因為內向者往往會需要更多時間聆聽、思考、然後才發言或回應;這種性格不容易快速在多人前切換或接話。此外,即使在網路上的社群經營,內向者也應該「擇一專注發展:評估平台的風格與取向是否與自己的事業和個性相符,選定之後就專一經營,不要同時在好幾個社交平台上試著活躍。對於粉絲、追隨者也應該重視互動的品質,而非只求快速累積人數。對內向者來說,寫作必然比上台演說的壓力更小、表現卻能更好,那麼就應該多多投入在部落格和寫作上,塑造與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3. 不要嘗試模仿外向者;做自己:社會氛圍長久以來推崇外向特質(作者認為至少美國一直如此),使得許多內向者不得不嘗試「假裝自己真的變成外向」,然而往往不僅事與願違,更為自己增添許多痛苦。在對外交往上,特別是公開面對多人的活動,內向者除了充份準備,也應該「好好做自己」;如果不擅風趣幽默,就不要刻意模仿外向者的說學逗唱,免得「畫虎不成反類犬」。沉穩自信地把話說清楚也是一種風範。更重要的是,這會讓內心的壓力減輕。內外一致才不會痛苦。

對於本書,我個人認為作者的確充分地做到了為內向者設想、提供大量建議與指導方針(特別是對內向的創業者或企業家)。然而,對於本書我亦有以下三點批評:

一、書中大多數的指導其實通用於任何人,其實並非專屬內向者:

作者雖然自認為內向性格、同時主張本書是專為內向者所寫,但其實從第四章〈內向者如何經營人脈—一出場就成功了八成〉開始,書中大部分的主張和建議其實都可以通用在任何人身上。甚至從第61頁教導有關如何面對恐懼開始,讀來就有如通論。舉例來說:面對恐懼,要依次「列出來恐懼什麼」、「考察現實狀況」、「評估所有的選項」、「選擇會成功的觀點」。我並不認為這些只有內向者需要理解與實踐,對一般人同樣有效。其他像是:面對客戶時不要自以為是、要充分聆聽客戶的需求;根據工作需要適時組織團隊協做(而不要只相信自己的做法);如何找尋自己的市場利基和發想營銷內容等,如果將封面與「內向者應該如何」云云拿掉,本書剩下的絕大部分的內容其實與一般企管書籍未有不同。

二、本書在「內向者為何天生就是推銷員」的部分並未能有亮眼的論述:

一如作者於書中引述作家兼運動人士Jonathan Rauch的話

在所有的覺醒運動中,第一步就是接納刻板印象,第二步則是要超越刻板印象。

由於社會對於內向性格的成見,「推銷員」這類必須能言善道的工作十分不符合內向者的職業選擇,甚至大多數時候人們認為內向者根本做不來「推銷」、「業務」這類事務。如果本書想要做出強而有力的反駁與突破性例證,那麼在這方面的舉例、論點、獨到的指導就分外重要。然而,在「內向者為何天生就是推銷員」此一次標題之下,我未能看到有什麼「只專門為內向者打造」的方法。無論是「將焦點放在自己能供的訊息而非自己的身分」、「記住對方為何拒絕以改進」、「熟練自己的說法」、「不要急著想成交」、以及「重複練習前面四個要點」,我都不覺得內向和外向者在提升推銷時有任何差別。後面提及許多「如何發掘(潛在)客戶」與「維持創業/事業熱忱」的部分亦是如此。

三、可以增加更多作者自身經驗與想法以外的案例:

前述兩點評論,反映出我認為本書在針對內向者的獨特方案設計與鮮明案例舉得太少,甚至過多的作者個人意見而已。雖然開篇未久作者已明言:

我們不會深入探究研究報告或統計數據,市面上已經有大量的資源,出色探討了內向或創業的機制。反之,我們要倚靠的是實務建議、個人經驗,以及內向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一步一腳印悟出的心得。……

縱使如此,過度只用作者自身的經驗,使得書中論點可能淪為「套套邏輯」(Tautology);缺乏鮮明為內向者打造的方案,則讓本書缺乏與一般企業經營、職涯發展著作的差異性。如果本書有二版的可能,非常期待能夠增加更多明確且特殊的內向企業家、創業者的案例介紹,並且從中擷取內向者獨有的行事風格與方案建議。

以上就是我根據時報文化於2019年8月16日出版的《我們安靜,我們成功!:內向者駕馭溝通、領導、創業的綻放之路》所作的書評。願好書幫助你我一同成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