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瑋
張書瑋

文化編輯及作者。關注流行文化及文化議題。出版有《潘源良》及《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兩書。

《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後記

許多成名詞人幾乎都是公眾人物,很多人都身兼多職,且有大量幕前工作。林若寧是其中少數,除了以文字面對聽眾之外,沒有任何公開形象的詞人。整理之後,我發現他應該是第一位被好幾代廣東歌作品灌溉長大的詞人,歌詞是林若寧的語言和思考方式。以此特色,林若寧的歌詞也不像他的前輩們那樣,過去「自上而下」的流行歌曲,由詞人佔據上游來寫出歌詞的身位改變了。

林若寧是香港作詞人之中少數的隱匿者。

我實在無法忘記聽到〈笑忘書〉(張敬軒)時,從歌詞的字裏行間察覺到一種掀起布幔的感受。在這之前,林若寧對我而言像是一種「概念」,一個「定義」,他從未出現或者露面,於是聽眾/讀者無法抓住他,也無法想像他。〈笑忘書〉令我覺得他真實存在。

這是否我們去感受每一個創作者的必經過程呢?香港的流行工業被傳媒稱為「娛樂圈」,連創作者也需要背負(或者也有享受)娛樂的功能。許多成名詞人幾乎都是公眾人物,很多人都身兼多職,且有大量幕前工作。林若寧是其中少數,除了以文字面對聽眾之外,沒有任何公開形象的詞人。

當林夕和黃偉文達到了作詞人職業的頂峰成為明星後,他們之後的故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大眾積極為他們創作各種趣聞與留言,為他們尋找接班人,甚至講出「青黃不接」這樣的論調。

林若寧以反其道而行的方式出發,也剛好因他選擇了一種另類的存在方式,我們似乎常常只可以遠遠地談論他,因為他既沒有社交平台帳號,也從不公開露面(2020年度的叱咤頒奬禮才破了例)。這樣的一位創作者,試圖將創作與個人分開,幾乎將作品所有可以討論的空間都留給了歌曲和歌唱者,也許他不想變成一個公眾人物。

這有點回到了流行歌詞的本源討論,它應該被視為作詞者的自我反映,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呢?答案沒有所謂對錯,創作者自己可以選擇。甚至它也不是非此即彼,大多數作者都是在其間遊走,一聲兩聲也算是心聲。

於是林若寧留下了最大的曖昧。這種不確定讓人們很難以八卦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歌詞,因為他沒有暴露自己的人生,他的作品也就無法從旁演繹,他也不是娛樂圈中人,儘管他第一份工在商業電台就遇到上司林夕,他還是與工業保持了一定距離。

試着在一本小書中講明作詞人林若寧是誰並不容易,我期望這不是一次冠名遊戲,而是真的由作品來呈現他的態度。整理之後,我發現他應該是第一位被好幾代廣東歌作品灌溉長大的詞人,歌詞是林若寧的語言和思考方式。所以,一切才由〈教我聽情歌〉開始。

也因為創作身份以外的他與「林若寧」的明確分割,對作詞人「寫信佬」身份的直認不諱,除了從第三身討論及分析作品之外,由他本人親自解釋自己的創作習慣和觀點這一部分便尤為重要。有的詞人在作品中把話說得很清楚,林若寧卻總是藏得太穩妥。訪問他的過程,很像是勸他從自己投下的影子裏走出來。非常感謝他的理解與支持,還有容忍與耐性,最後成形的訪談會支撐着他的作品,為他的聽眾留出一個非常從容的空間。並非想讓他親身解釋自己的創作,而是期望一切的討論不是空想和無謂的猜度。聽歌的人最無情,但最好也不是自作多情。

林若寧及他所代表的世代,在廣東歌極盛,乃至盛極而衰的年代長大。流行歌曲在他們的日常之中,是前景,也是背景。他,與其後的小克、梁栢堅等的作品,不單是作者面對自我或者服務歌手的作品,也是用來與其他人交流的方法。

譬如,林若寧有大量的歌曲標題,是在應和其他歌曲和流行文化,甚至製造出一種「對話」感。他先後寫過〈月球上的人〉(陳奕迅)、〈撈月亮的人〉(楊千嬅)及〈月球下的人〉(李幸倪),先後寫過〈唯有愛隨身〉(楊千嬅)及〈萬般帶不走〉(古巨基),在張敬軒同一張大碟內寫過〈願望樹上〉及〈櫻花樹下〉;陳少琪為張柏芝寫過〈忘了忘不了〉,後來林若寧也為許志安寫了一首,又寫了〈記得不記得〉(梁詠琪)與〈記得忘記〉(林峯);黃偉文寫過〈零時十一分〉(梁漢文)當然是對林振強〈零時十分〉(葉蒨文)的回應,然後林若寧也用〈零時零分〉(容祖兒)回應了一次;他寫過〈如果櫈會說話〉(蘇永康),又寫了〈如果牆會說話〉(李幸倪)。

這種與其他歌曲、與其他流行文化作品互文的方式不是林若寧首創,但正好是他反覆使用,並與聽眾同步邁進社交網絡時代,也記錄了近二十年從偏鋒到現已習以為常的措辭及溝通方式。他與他的作品,見證了民眾日常語言的不斷演變。他寫下的歌名(以及小克與梁栢堅所寫的—我總以為三人的創作風格極為不同,在創作年份卻屬於同一個世代),若妥善整理保存,日後一定可以成為廣東話歷史研究的重要黃頁,譬如,「七百年後」吧。

以此特色,林若寧的歌詞也不像他的前輩們那樣,過去「自上而下」的流行歌曲,由詞人佔據上游來寫出歌詞的身位改變了,林若寧是在與聽眾平等且有來有往的語言位置,他也並非不用歌詞講道理,但絲毫不說教,林若寧不是一種「智者」的符號。他在通俗語言的海洋內拿取常見的廣東話元素,重排成一首首歌詞。

雖則,這些歌詞與六七十年代以後的廣東歌歌詞都同樣「文白夾雜」,但我卻認為,在這一階段,歌詞比其他流行文化體裁更忠實反映香港人如何使用文字,同期的電影及劇集對白,甚至舞台劇,都相形見絀。

如此氣氛之下,香港人對待歌詞也越來越嚴苛。他們看戲追劇時對人物台詞會否如此執着,不肯甘休?不,唯有在面對歌詞時,香港人對廣東話最為斤斤計較。林若寧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為作詞中堅。

我想將他的創作過程,比喻為打造一面語言的鏡子,廣東話的鏡子。不超前,也不落後,與這個城市的喧囂一起並排向前。

(張書瑋著:《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香港:匯智出版,2023年),頁192-196。)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