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莎寫字|鋼筆手抄|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 前情提要 ❀
繼前幾日發布了「第三十七章」的手抄讀經進度~
某莎在馬特斗內節不小心斗上癮,瘋了大半天又順便 開個箱 後⋯⋯
忽然進入了賢者茫然模式,表示窩是隨窩在哪裡窩要乾嘛的台灣狗語狀態。
咳咳,總之睡不著的某莎現在終於稍微恢復正常了。(ㆆᴗㆆ)
所以就跑過來刷個存在感哩✦
❀ 我要開始抄書啦 ❀
這章節超多字的,寫到一半挺擔心會不會一面寫不下!
幸好它最後句點的位置非常好。😆😆😆

偷偷翻到下一章節,發現 —— 哇哩~居然比這章還要多了一到二行!
❀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
為了放大查看,只好拆成左右兩張圖囉。


某莎的腦內小白翻譯:
- 具備上德的人,不刻意表現有德,所以實際上是有德的。
擁有下德的人,只是死守外在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是無德的。 - 上德的人,順應自然且無心作為;
下德的人,則順應自然卻有心作為。 - 上仁的人,有所表現,但是出於無心;
上義的人,不僅有所表現,也是出於有心。 - 上禮的人,如果有所作為卻得不到回應,就會伸出手臂強迫他人。
- 所以失了「道」之後才有「德」,沒了「德」之後才有「仁」,
沒有「仁」之後才有「義」,沒有「義」之後才有「禮」。 - 「禮」這種東西,是忠誠信實的不足,是禍亂的開端。
這種自以為有先見之明的事物,只不過是「道」的表面虛華,是愚昧的開始。
(「夫禮者」和「前識者」應該是並列關係,相似的概念。) - 是以致力於道的人,要本著敦厚,不居於淺薄;
謹守大道的樸實,不留於虛華。 - 因此,要捨棄薄華的「禮」,採用厚實的「道德」。
大概就是這樣。
整個章節看下來,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彷彿在諷刺儒家思想。
雖然不清楚老子的這篇,與孔孟所想的,究竟是否有定義上的差異。
(畢竟某莎沒有特別研究儒家思想,只留在學生時代的印象。)
但就其中一段來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其實形容得挺不錯的。
倘若有太多過於講究禮法的人掌權⋯⋯
他們確實會要求別人遵守他們所訂定的繁文縟節或威權,甚至搞出三六九品什麼的;
如果他們自己真能遵守禮法還好,不能就成了官官相護表裡不一的偽君子。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衰亡是必然的趨勢,只差在延續的時間長短罷了。
因為以禮貌之名行強迫之實,這種行為⋯⋯
本質上就跟「不給我面子我就打你」或「給你面子還不要就別怪我無情」是一樣的啊。又有多少人天生喜歡被威脅呀 XDDD
難怪會有句相關的俗語: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雖然古代說的「道德」和現代的定義,似乎也有不小的落差呢。🤔
唔,扯遠了,總之就先這樣吧。
反正自古文人相輕,不同思想之間也會互相「比較」吧?🤭🤭🤭
最後,稍微宣傳一下某莎在馬特市連載小說的專區:
- @莎薇雅 (Salvia) 🔗 https://matters.news/~salviafiction
(基本上只要是認識的非 BOT 馬特市友,追蹤它某莎看到就會發邀請 XD)



以上。
鋼筆手抄系列,我們幾天後再會✦但是如果是支持某莎的小說區,某莎會很壞地把支持金額統統收入口袋滴!
❀ 文末推廣 (*´ω`)人(´ω`*) ❀
🦣 象特市:https://liker.social/@sachanshih
📚 小說區:https://matters.news/@salvia
歡迎贊助莎莎奶粉錢❤ (*ˇω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