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謙
子謙

管理與藝術的底蘊,科技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分享人生的經驗、職場上的歷練,藝術上的體驗,讓彼此互相學習與成長。

藝術欣賞|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學習書法,必定以臨摹古人法帖為基礎。子謙透過臨寫「石鼓篆書第一人」的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作品,並介紹他以及其篆書特色。

🍀吳昌碩簡介

吳昌碩(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後改名俊卿。初字香襆、香圃,中年更字為昌碩。亦署蒼碩、蒼石、倉石、昌石,別號缶廬、苦鐵、大聾、石尊者、破荷亭長、五湖印丏、去駐隨緣室等。

浙江省湖州安吉縣鄣吳村人。父親吳辛甲是清朝的舉人。母親姓萬。

在21歲時,也就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吳昌碩考取了秀才,之後開始以篆刻為生。

吳昌碩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他一生”以古為徒”、"以古為新",同時又堅決主張"畫之所貴,貴前存我”、"古人為賓,我為主",為近現代藝壇開一新境界。亦即既以古為師,卻不受古之束縛,而有創新自成一格之態勢。

書法楷書,早年專學鍾邈,後學黃山谷。隸書取法於《褒斜》、《裴岑》,時參以《大三公山碑》、《太室石闕》,多數人隸書以扁式取勝,而吳昌碩獨喜長形,取縱式,格高調雅。

功夫下的最深的是篆書,寢饋石鼓數十年,後變化很大。曾自謂:"余學篆好臨石鼓,數十載從事於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晚年寫石鼓,氣勢磅礡,恣肆爛漫,獨樹一幟。

吳昌碩影響後世最大的是國畫,繪畫集晚清各家之長,虛實相生,能縱能收,疏可走馬,密不容針。以篆書、狂草入畫,筆力沉雄,金石氣十足。不經意之中有經意之處,別蘊神理。喜作大寫意花卉,間或作山水、佛像、人物,自闢蹊徑,獨立門戶。

成功最早的是在篆刻方面,早年學習刻印,師承浙派,中年借鑑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名家手法,直追秦漢,融合浙院二派之長,又融入封泥、陶瓦意氣,以刀為筆,以書入印,脫盡陳規,出神入化,自創一派。

吳昌碩的初學王維,復精研中晚唐律法,晚年自喜于詩,用功愈勤。沈曾植對他的詩極為讚許,曰:"書畫奇氣發于詩,篆刻樸古契周泰,其結構之華離杳渺,抑未嘗無資于詩者也。" 他自己也說:"亂書堆裡費研磨,得句翻從枕上多。只恐苦吟身盡疲,一杯自酌慢蹉跎。"

清光緒三十年,建立一個金石學術團體--”西冷印社”,無論是在學術或藝術方面,影響後世甚遠。

吳昌碩 晚年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189635

🍀吳昌碩篆書特色

書法最重臨摹石鼓文字,可說盡畢生心力盡瘁於此;其書法作品,以篆書、行草為主,晚年所書隸書,結體變長,取縱勢,用筆雄渾、飽滿,具有篆書痕跡,將篆、隸溶為一體,形成獨特面貌。

吳昌碩學《石鼓文》的時間很早,30歲到蘇州,從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楊峴學金石學和書法,即開始臨寫石鼓。

吳昌碩晚年曾說:「余學篆好臨石鼓,數十載從事於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從現存作品看,早期臨寫的《石鼓文》,筆法受當時另一位篆書大家楊沂孫的影響很大,筆畫細廋,體態平板,略顯軟弱拘謹。

吳昌碩在篆書創作上最大的突破之處,便在於他擺脫了前代篆書名家嚴謹整飭的作風,不以平正、姿媚取勝,而以欹側、雄強為骨,用筆老辣,意態渾樸,充滿金石古拙之趣。故而雖是「臨氣不臨形」,卻能於似與不似之間得相外之意。

縱觀其一生的《石鼓文》書法作品,從早年的刻意臨習、亦步亦趨,到中年融入金文體勢後的剛柔相濟、曼妙多姿,再到晚年的鬱勃恣肆、虛和沖淡,經過一次次的蛻變,終於脫略形骸,實現了「自我作古空群雄」。

子謙亦臨寫吳昌碩《石鼓文》四條通景屏,後自己將畫心從拖裱、一次上板、畫心裁邊、鑲邊、轉邊、裝幫口、覆底、二次上板、上蠟、牙光、剔邊、裝棍(天杆與地棍)、圈繩與扎箍等工序,一步一步均由自己手工製作,目前已經準備裝棍,接近完成的階段。

待完成之後,將另文介紹吳昌碩《石鼓文》,輔以子謙之作品作說明,並非強調子謙作品多麼優秀,而是希望藉由介紹大師之作品,了解釋文內容,透過自身的臨寫,揣摩用筆之精妙,反省不足之處。

📖延伸閱讀何謂通景屏?通景屏之美~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本文主要介紹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共有二幅,分別在西元1914年與1919年所書,分別贈送于不同的對象。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Painting/Content?pid=30825&Dept=P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1914年。

書體:篆書

釋文:金石樂,書畫緣。

款署:(行書)

佑卿社兄精鑒別。
富收藏。出句屬篆。足
見嗜古成癖。朮之今
世不數數覯也。甲
寅(西元1914年)秋仲吳昌碩客
海上癖斯堂并記。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https://www.cidianwang.com/shufazuopin/qingchao/931421.htm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1919年。

書體:篆書

釋文:金石樂,書畫緣。

款署:(行書)

子榖先生雅
屬,以《獵碣》筆
意成之,即蘄
正腕。己未孟
冬月,吳昌碩
年七十有六。


🍀子謙臨寫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子謙是臨寫第二幅三言聯,實在是不能,也不敢與大師比擬,但要能精進自己的書藝,還是得以古人書法家為師,從最基本的臨摩開始。

曾受子謙拜師的一位書法家,告知學習書法除了臨摹練習技法,還要練習眼力,才能知道自己待改進的地方在哪裡,透過手到、眼到而後心到,不斷的練習。

然而並非大量的練習,便可以持續保持進步,而是要精煉,何謂精煉?倘若採用錯誤的方法,反覆不斷的練習,那麼只是浪費時間,平白耗費寶貴的精力,卻無任何的進步;精練便是瞭解釋文內容、背景、意境,透過眼、手、心,達到所謂"臨氣不臨形",進而能夠不脫古還有自己的特色。

清代鄧石如:“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篆書的特點在於瘦長與緊實,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然而子謙所書寫的字過於擁腫,連大象都可以跑過去了吧~哈~

自省主要在於還無法掌控筆、墨與宣紙之間的互動,擔心書寫時過於緊密,墨一旦暈開,筆畫之間便糊在一起,下筆太過於小心,就會造成過于臃腫。

張子謙 臨摹 吳昌碩《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

張子謙 《金石樂書畫緣三言聯》,2021

書體:篆書

釋文:

金石樂,書畫緣。

款署:

臨 吳昌碩篆書三言聯
金石樂、書畫緣
金文,指刻在殷周青銅器上
的銘文,又稱鐘鼎文。
石,就是碑帖篆刻。
而書畫,顧名思義為書法、繪畫
近代巨匠吳昌碩,家學淵源精
通金石書畫之全能大師。

民國辛丑芒種後一日
養心書室 張子謙

子謙款署內容主要是讚揚近代巨匠吳昌碩於書法、繪畫、篆刻與詩詞無一不精,亦即為精通金石書畫之一大家。


📜參考文獻

吳昌碩簡介
藝術珍品賞析第十輯-吳昌碩 / 戴家妙著,2009/3,湖南美術出版社
石鼓篆書第一人
自我作古空群雄——吳昌碩書法作品賞析


讚賞公民養心書室策略聯盟

  • 文章內容,能對您有所啟發、感動或增加附加價值,請拍手、評論+讚賞公民!
  • 孤軍奮鬥,倒不如策略聯盟,若我有您想要的,來信結盟吧! 策略聯盟
  • 想要在生活中增添傳統工藝,手作的溫暖與感動嗎?加入【養心書室】來告訴我!

歡迎參訪並加入養心書室社團:

養心書室即是一個希望能讓社員在繁忙的工作以及壓力之餘,提供一個靜下心來藉由學習書法(Calligraphy)、書道(Shodo)、书法的過程中進而培養性情之處,欣賞並享受浸淫在毛筆的提、走、按過程中所交錯出來千變萬化的美。而練習書法的目的在於養心,是先透過靜心,淨心而後達到養心的境界。

我們還會新增傳統工藝,例如:裱褙、冊頁、線裝書、卷軸、染紙、拓印甚至篆刻等方面的內容,讓書法有更多的載體來呈現出文字藝術之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