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檸
青檸

且自新,改性情 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茵

格陵蘭之春【虛構寫作】

【虛構寫作】春天是最適合登陸北極圈的時節,這個一年泰半為積雪覆蓋的島嶼,春色顯得格外珍貴。

【重要的話說三遍,此文系虛構寫作,是在下因COVID-19被封閉無法出門,閒來看Google Earth有感而作。風景描寫脫胎於Google Earth風景圖片,部分參考了旅遊網站 https://visitgreenland.com/things-to-do/arctic-circle-trail/ 僅以此文助我早日能去外頭蹦躂】(實在是太丟臉了祇敢打虛構的標籤不敢說是遊記)


  誰說格陵蘭就沒有春天呢?

  地處極北的格陵蘭島,坐擁世界最大島嶼的美名,卻總給人一副冷冰冰的印象。這個印象大體也沒什麼差錯,一年裡有8、9個月都是冰封千里的,任什麼花哨的東西都給你漂白,自是一派遺世獨立。可要是春天就不一樣咯。

  “吹面不寒楊柳風”,到了這般時節,格陵蘭人的藝術細胞就全部展現出來了。還在港口就眼前一亮,倉庫是紅色的牆壁黑色的房頂,黑色大概是為了吸熱。至於牆壁麼,本應學著本朝的古風稱一聲紅牆的,但不知是心理原因還是染料不同,這裡的紅牆,比那深鎖真心的朱色宮牆、遙遙相顧的牆頭斷腸、春色難關的出杏紅牆,都要來得更活潑哩。沒有束縛,也不必費心打破,就那麼展示著自己的熱情,連我看了也覺得深受款待,可這不過是格陵蘭的純然天性,也是給我的見面禮。

  就像到了日本總要找機會去去東京,到了格陵蘭島,怎能不去世界最袖珍的首府----努克呢?格陵蘭人花花綠綠的審美在這裡展現個遍。可能是有極端天氣,又或者純粹是地廣人稀,這裡少有高樓大廈,多得是一兩層的小房子,修成坡頂以免被積雪壓倒,時常是白茫茫的一身,像是“寶劍埋塵鍔未殘”的穆桂英。房子的頭頂是白的,周身卻是五顏六色:紅色讓人一眼就被抓住,但有點表現欲過強;黃色看著明亮,倒顯得白得過頭,融入了雪中似的;藍色與大海相得益彰,幸好不是太冰冷;橘色讓觀者看得暖洋洋的,不自覺舒展了緊繃的身子,給冷風灌了個滿懷。冬天的格陵蘭總愛開些玩笑,不論什麼顏色的房子,只要裡面的燈亮著,就有人住,我不禁想象一個穿羽絨服的人回到溫暖的家裡,橘黃色的燈光下擺著晚餐,廚房裡傳來食物的香氣。ta熟練地脫下外套掛在衣架上,與從廚房探出頭來的配偶四目相對,互道一聲辛苦。燈火亮起的地方是歸處,萬家燈火便是“天下寒士”的歡顏之所。世道艱難,正因相互扶持,人類才得以延續至今。或許正是這份溫熱,讓格陵蘭島的人們悅納了北地的寒風吧。

  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再訪努克的時候已是春意盎然。紀錄片裡載了格陵蘭之春,在快放的鏡頭裡,紫色的小花一點點發芽,成長,直到綻放。冰封千里隔絕了毒物,雪水融化滋潤了植株,綠意同白霜此消彼長地較量著,在紙上畫出一張春天的圖景。我是不信有這麼好的春天的,非要來眼見為實不可。踏上努克的街道,瀝青道路的黑色終於全部呈現在眼中,不遠處一量公交車開過來。呀,我怎麼之前沒有注意到,除了車燈,車窗下面的車身原來也是明黃色的。坦白說,以前我只顧著上車暖和暖和,從沒注意過它的樣子,口中呼出的白霧模糊了眼鏡,只是腦海裡總描繪一副橘黃色的車身。如今才知刻板印象的大錯特錯,上車前連忙對著車頭輕聲抱歉。

  汽車出了城,我才眺望與地平相接的天空,湛藍的背景上有霧氣縈繞一樣的幾條雲彩。再往高處望去,有一朵像是花精靈的雲,比下面的小塔樓大了百倍,放在整片藍天裡卻像個小不點。薄如蟬翼的翅膀越來越淡,到末端幾乎要看不見了,想來是蒲公英的花精靈,準備出發去看看格陵蘭之外的風景。我朝ta點了點頭,也不管ta看沒看到我,就移開了視線。萍水相逢的緣分,就不必強求聚散了。

  郊外是窄窄的水泥路,兩邊是大片的草地和稀疏的民房。這裡離東北格陵蘭的公園太遠,我又是來看春天的,就選擇了有名的“北極圈小徑”。

  說是小徑,也有160多公里,我肯定是走不完的,只求看看旅遊網站上記載的獨特風光。

  按照記載,從Kangerlusarsuk Tulleq Nord小屋出發涉水朝夏季小屋過去,經過後者之後再上一個山脊,就能看到一座山谷。我不想走太遠,直接去了夏季小屋,請住在那裡的人指明了方向。他們也正打算去,便邀我同往。看來這也是出名的景色,我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越過了不高的山脊,久負盛名的山谷終於揭開了面紗。雖然能一眼看到山谷的另一端,但是“望山跑死馬”,我並不打算涉足。肉眼不帶濾鏡,看來的景緻總比照片差些,不過勝在清晰度高。這裡的草地和努克精心的綠化不同,而是乍看去青黃相間,甚至交錯出別的顏色;有些地方的土壤翻了過來,露出白色的石塊。中央是穿谷而過的小溪,可能是陽光折射,頗有幾分七彩的光暈。同行的幾位說第一次來須得近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山谷的魅力。我心裡啼笑皆非,山谷的魅力可不止他們說的那樣。

  漸漸走近,才明白他們所言非虛。看著眼前紫色的小花,慶幸沒把剛才遠眺到的風光宣之於口。

  細細的莖上結了好幾個花苞,只有頂端的一個盛開。同行的人告訴我,這種花叫風鈴草,有兩個古名,一個意思是“長得像鈴鐺”,另一個意思是“長得像食指”。我仔細觀瞧,發覺開放的那朵,橢圓的花瓣含著花蕊,並不如玫瑰那樣外卷,像是鈴鐺;未開的花苞是細長的橢圓形,比澳大利亞的美人指葡萄短一些,應該就是像食指了。我不得不佩服格陵蘭人的想像力,一種花的兩個形態都能聯想到截然不同的東西。據說,這小小的花朵在北極圈廣泛生長,被認為這是堅定愛情的代表。我倒是有些好奇,這麼小的花朵如何擔此大任呢?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沒錯,畢竟能在北極討生活的物種,堅強是自不必說。

  說到堅定的愛情,我倒是想到了海棠花,常被用作苦戀的象徵,就是李鳳姐扔到地上的那個,與風鈴草異曲同工。愛情之堅定往往要雙方遭逢變故才能體現,歷來的文學作品不乏以此來歌頌愛情。可惜有的文字強捏意外來體現主人翁的相守情深,實實不敢苟同。思及此,我拍了拍它的花瓣,對它獻上誠摯的祝福。希望你平平順順,哪怕生活清淡了些也好過苦盡才來甘。

  誰說格陵蘭就沒有春天呢?

  地處極北的格陵蘭島,坐擁世界最大島嶼的美名,卻總給人一副冷冰冰的印象。這個印象大體也沒什麼差錯,一年裡有8、9個月都是冰封千里的,任什麼花哨的東西都給你漂白,自是一派遺世獨立。可要是春天就不一樣咯。

  “吹面不寒楊柳風”,到了這般時節,格陵蘭人的藝術細胞就全部展現出來了。還在港口就眼前一亮,倉庫是紅色的牆壁黑色的房頂,黑色大概是為了吸熱。至於牆壁麼,本應學著本朝的古風稱一聲紅牆的,但不知是心理原因還是染料不同,這裡的紅牆,比那深鎖真心的朱色宮牆、遙遙相顧的牆頭斷腸、春色難關的出杏紅牆,都要來得更活潑哩。沒有束縛,也不必費心打破,就那麼展示著自己的熱情,連我看了也覺得深受款待,可這不過是格陵蘭的純然天性,也是給我的見面禮。

  就像到了日本總要找機會去去東京,到了格陵蘭島,怎能不去世界最袖珍的首府----努克呢?格陵蘭人花花綠綠的審美在這裡展現個遍。可能是有極端天氣,又或者純粹是地廣人稀,這裡少有高樓大廈,多得是一兩層的小房子,修成坡頂以免被積雪壓倒,時常是白茫茫的一身,像是“寶劍埋塵鍔未殘”的穆桂英。房子的頭頂是白的,周身卻是五顏六色:紅色讓人一眼就被抓住,但有點表現欲過強;黃色看著明亮,倒顯得白得過頭,融入了雪中似的;藍色與大海相得益彰,幸好不是太冰冷;橘色讓觀者看得暖洋洋的,不自覺舒展了緊繃的身子,給冷風灌了個滿懷。冬天的格陵蘭總愛開些玩笑,不論什麼顏色的房子,只要裡面的燈亮著,就有人住,我不禁想象一個穿羽絨服的人回到溫暖的家裡,橘黃色的燈光下擺著晚餐,廚房裡傳來食物的香氣。ta熟練地脫下外套掛在衣架上,與從廚房探出頭來的配偶四目相對,互道一聲辛苦。燈火亮起的地方是歸處,萬家燈火便是“天下寒士”的歡顏之所。世道艱難,正因相互扶持,人類才得以延續至今。或許正是這份溫熱,讓格陵蘭島的人們悅納了北地的寒風吧。

  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再訪努克的時候已是春意盎然。紀錄片裡載了格陵蘭之春,在快放的鏡頭裡,紫色的小花一點點發芽,成長,直到綻放。冰封千里隔絕了毒物,雪水融化滋潤了植株,綠意同白霜此消彼長地較量著,在紙上畫出一張春天的圖景。我是不信有這麼好的春天的,非要來眼見為實不可。踏上努克的街道,瀝青道路的黑色終於全部呈現在眼中,不遠處一量公交車開過來。呀,我怎麼之前沒有注意到,除了車燈,車窗下面的車身原來也是明黃色的。坦白說,以前我只顧著上車暖和暖和,從沒注意過它的樣子,口中呼出的白霧模糊了眼鏡,只是腦海裡總描繪一副橘黃色的車身。如今才知刻板印象的大錯特錯,上車前連忙對著車頭輕聲抱歉。

  汽車出了城,我才眺望與地平相接的天空,湛藍的背景上有霧氣縈繞一樣的幾條雲彩。再往高處望去,有一朵像是花精靈的雲,比下面的小塔樓大了百倍,放在整片藍天裡卻像個小不點。薄如蟬翼的翅膀越來越淡,到末端幾乎要看不見了,想來是蒲公英的花精靈,準備出發去看看格陵蘭之外的風景。我朝ta點了點頭,也不管ta看沒看到我,就移開了視線。萍水相逢的緣分,就不必強求聚散了。

  郊外是窄窄的水泥路,兩邊是大片的草地和稀疏的民房。這裡離東北格陵蘭的公園太遠,我又是來看春天的,就選擇了有名的“北極圈小徑”。

  說是小徑,也有160多公里,我肯定是走不完的,只求看看旅遊網站上記載的獨特風光。

  按照記載,從Kangerlusarsuk Tulleq Nord小屋出發涉水朝夏季小屋過去,經過後者之後再上一個山脊,就能看到一座山谷。我不想走太遠,直接去了夏季小屋,請住在那裡的人指明了方向。他們也正打算去,便邀我同往。看來這也是出名的景色,我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越過了不高的山脊,久負盛名的山谷終於揭開了面紗。雖然能一眼看到山谷的另一端,但是“望山跑死馬”,我並不打算涉足。肉眼不帶濾鏡,看來的景緻總比照片差些,不過勝在清晰度高。這裡的草地和努克精心的綠化不同,而是乍看去青黃相間,甚至交錯出別的顏色;有些地方的土壤翻了過來,露出白色的石塊。中央是穿谷而過的小溪,可能是陽光折射,頗有幾分七彩的光暈。同行的幾位說第一次來須得近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山谷的魅力。我心裡啼笑皆非,山谷的魅力可不止他們說的那樣。

  漸漸走近,才明白他們所言非虛。看著眼前紫色的小花,慶幸沒把剛才遠眺到的風光宣之於口。

  細細的莖上結了好幾個花苞,只有頂端的一個盛開。同行的人告訴我,這種花叫風鈴草,有兩個古名,一個意思是“長得像鈴鐺”,另一個意思是“長得像食指”。我仔細觀瞧,發覺開放的那朵,橢圓的花瓣含著花蕊,並不如玫瑰那樣外卷,像是鈴鐺;未開的花苞是細長的橢圓形,比澳大利亞的美人指葡萄短一些,應該就是像食指了。我不得不佩服格陵蘭人的想像力,一種花的兩個形態都能聯想到截然不同的東西。據說,這小小的花朵在北極圈廣泛生長,被認為這是堅定愛情的代表。我倒是有些好奇,這麼小的花朵如何擔此大任呢?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沒錯,畢竟能在北極討生活的物種,堅強是自不必說。

  說到堅定的愛情,我倒是想到了海棠花,常被用作苦戀的象徵,就是李鳳姐扔到地上的那個,與風鈴草異曲同工。愛情之堅定往往要雙方遭逢變故才能體現,歷來的文學作品不乏以此來歌頌愛情。可惜有的文字強捏意外來體現主人翁的相守情深,實實不敢苟同。思及此,我拍了拍它的花瓣,對它獻上誠摯的祝福。希望你平平順順,哪怕生活清淡了些也好過苦盡才來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