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以及為何讀書

831深夜,上環便利店的婆婆對我哭了起來...

限制一個人發言的權利,茲事體大,必須講求比例原則,以白話來說,就是不可以用大砲打小鳥。我不會否認張潔平發言的份量大於站上其他使用者,但這份量是否有大到必須限制他以實名發表言論的權利?我不同意。我不認為這件事情有嚴重到必須限制他的言論自由,理由我前面已經論證過了,一來他的言論不具有絕對領導地位、二來不對其他使用者形成寒蟬效應。你當然可以說,你「容許」他開馬甲寫文了,這並沒有限縮他的言論自由,但匿名發文這回事,縱然是發了一模一樣一字不差的文章,也傷害了文章作者的著作人格權,傷害了他的人格完整性,他開馬甲發的文,就像一個終生流落在外不得歸家的孩子一樣,永遠不能與父母相認,這傷害孩子(文章)本身的靈性,也傷害父母生命的完整性。而「人格完整」正是我們必須保障每個人言論自由的主要目的之一。
綜此,我不能同意你意圖限制他以實名發表見解的權利。

既然你已經說不知道你理解對不對,那我可以告訴你,這絕對是錯的。
下議院作為一種溝通系統,權力基礎來自國民選舉,討論邊界來自議事規則,最後的表決結果,會產生各種法律上的效力並將影響國民的基本權利與日常生活,也是故國民有權選議員,議員的發言內容必須向選民負責,議長也有一定義務保持中立以協助系統運作;matters作為一種溝通系統,在過往邀請制的時候還不好說,現在既已全面開放註冊id,在此發言並不需要經過任何程序授權。討論邊界或許仍然受到站方規範,但只要在規範之內,發言所產生的結果並不產生任何效力,創辦人的個人觀點並不影響你的發言權利,就本則的留言氣氛看來,大家對他的個人意見也不怎麼信服,他的發文不會形成絕對的領導地位或寒蟬效應,你以所謂的議長專業要求他保持中立,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根據。說得再明白一點,這裡不是議會、沒有要議決任何規範性的事項,吵贏吵輸有mat沒mat都不影響使用者的基本權利與生活樣態,故應該對大家的發言採取更寬鬆的標準,不必與議長遵守的標準同一。如果你真心相信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平台,而不是他的個人粉絲俱樂部,應該要相信他的發言份量與其他使用者齊一。大家用文章品質說話、用科學精神說話,不要用地位年紀來說話。
當然,如果他今天因為你與他意見相左就封了你帳號,我第一個支持你、開幹站方;但今天只因為你與他意見相左,你就想封了他實名發表的權利,恕我難以同意。

哇,原來討論公共議題一言不和就能扯上人家年紀,還在其他樓規定人家不能用自身id發言,鼓勵人家開馬甲裝清高玩左右互搏,這點程度的觀點也算「獨立視角」?
一句話,英國下議院是人家該國選民依法選出來的。哪天等你投票選了張潔平做議員,再來監督他、規範他的言論也還算在理,未聞在論壇註冊了一個id就能逼站長不能公開評論時事的。一定要說這是獨立視角的話,你說是就是吧,也是挺獨立的啦,就是沒有邏輯。
大陆去台湾自由行突然被叫停,想问问台湾群众怎么看?

澎湖真的在賣空氣而且真的有人買...

認真問,這時候如果賣台灣空氣,會有人要買嗎?
(看澎湖商家賣澎湖空氣有感...)
拉丁歌词解析:Lilium

未讀先拜...
離職備忘錄/ 當 404 成為日常的那一刻起

無論在哪個環境,拒絕溫水煮青蛙、別讓自己太舒服,真的很重要也很需要勇氣。
革命前夕摩托車日記小時候看過,現在全忘了,只記得那邊的痲瘋村是在一條河對面~
今天 18:33
桐生茂豫
@bluepeach045
很喜歡你這篇
請讓我收藏一下吧
最近太忙了(我的朋友剛出院,要照應他),
所以休息的時候再仔細看
1
昨天 14:05
過客收藏家
@icompack1294
除了學韓文時期有為了培養閱讀速度買過原文書以外,閱讀對我來說一直都是娛樂取向,從小時候瞞著媽媽偷租回家的言情小說和漫畫,到姊姊收藏的各種奇幻小說系列,那些課外書都是能讓我暫時抽離現實的遊樂園。
上次跟你討論完之後,我也有認真想了一下關於文筆的問題,雖然我都著重在看故事,但要是作者的用字遣詞過於咬文嚼字或是錯字太多,以及出版社排版亂七八糟,不管故事寫得有多好,只要嚴重到影響閱讀感受,我都無法給予好評。今年剛好有遇到毀掉一本好書的出版社,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憤慨。
不瞞你說,我很喜歡你上次轉述的那句「最經濟的旅遊方式就是讀書,讓心走得很遠」,還偷偷筆記了起來。對不愛出門的我來說,要是閱讀能讓我的心走得很遠,我想我應該會一直讀下去。
我覺得閱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一種書都有他們的讀者,不管是實用的工具書還是娛樂取向的小說,讀者一定都是從書裡得到了什麼,才會不斷地閱讀同類型的書。就像大家認為沒有意義的閒書,總是能帶給我情感面的共鳴,即使沒有補充到額外的知識,還是能增加情感方面的感受度,對我來說不但具有娛樂性,也是有用的。
偏好讀指南類的書,想要從中獲得啟發並不是錯誤的事情,我認為光是獲得啟發這個過程,就能說是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所以~不管以後我們對書的看法有多不同,還是要盡情說出自己的想法喔~
2
昨天 13:41
過客收藏家
回覆
誰說編輯不讀書
@readingbugs
喜歡這篇"反省文"(呵呵~)
實用取向的閱讀沒什麼問題啊,為了某種需要而閱讀,往往是最精省的方法!尤其是做研究、採主題式閱讀更是如此。
同一個文本,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有時因為各自的生命經驗,甚至還能理解到與原作者所要表達的還要深或另一層意義,是很有趣的經驗映照。
Viner寫到:"若是讀到沒有任何收穫的書還會忍不住呵斥「摔!什麼破書!」"我以前還沒當編輯前也會,現在遇到這種書,反而會想:到底書是出了什麼問題,是作者、譯者、編輯,還是我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不一定是讀者,笑~)
2
昨天 12:05
Viner
@viner
2
昨天 16:40
誰說編輯不讀書
@readingbugs
回覆
Viner
@viner
1
昨天 18:32
查看 2 條回應
黑眼圈女孩
@yosiko910440
我的閱讀過程也曾歷經「有用」、「無用」的掙扎過,老是讀所謂的「閒書」而被批評,我開始抱著目的閱讀,但也讓我失去單純閱讀的樂趣。但後來我又把這些樂趣拾回來了,「閒書」不能跟「沒用」畫上等號,就像昨天寫的《貓消失》,在別人眼裡便是閒書,但於我有用。
不過也因為這個有用沒用的拉扯過程,讓我接納了原本不在閱讀清單的各種「有用」書籍,也是收穫。
我曾跟朋友說過類似的話呢~「閱讀是最便宜又最多選擇的旅行,連魔法世界都能長驅直入,玩膩了或不喜歡還可以立刻終止,多好呀~」
但朋友都不願意陪我一起旅行,我都是獨遊。現在有妳們一起同遊,別有樂趣!❤❤❤
5
昨天 10:56
Viner
@viner
昨天 16:47
Uoo
@xiaouoo
「讀時我的腦子裡嗡鳴作響,是信息量太大腦子處理到冒煙的聲音。」
喜歡這句話把畫面寫了出來~
我是個閱讀不帶著特定目的的人,當時想看什麼議題,什麼能讓自己帶起興趣的便去看,週日
@欣潔
的matters線上講座講到她樂生運動的事,結合起之前看過的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裡頭提到的痲瘋病患者的生活與環境,就大大興起想看痲瘋病患相關的故事。
硬要說自己怎麼去閱讀的方式🤣
4
昨天 7:11
Viner
@viner
昨天 17:07
Uoo
@xiaouoo
回覆
Viner
@viner
1
昨天 22:14
88 贊賞
21
發佈評論…
推薦閱讀
「我 翻譯世界」之『無法翻譯』
MaryVentura
【法语翻译】为生育诞生的法国母亲节
Viner
注視下的書寫
Viner
王攀元的創作人生:去走那孤獨的道路,總有一天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誰說編輯不讀書
關於《讓愛發電》的規則
梁懿
Matters 長什麼樣
玩轉 Matters 實用指南
社區共建基地
一鍵搬家
用戶協議
開放社區
下載應用
@ 2020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