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刘晓波:一个因爱而拥有高层智慧的愚人|《野兽爱智慧》

野兽按:今天在独立中文网站看到一篇文章 张裕:《刘晓波之旅程:从黑马到诺奖得主》的封面、扉页和目录,里面提到:2020年4月1日是《刘晓波纪念文集》英文版《刘晓波之旅程:从黑马到诺奖得主》(The Journey of Liu Xiaobo: From Dark Horse to Nobel Laureate)的正式出版发行日,也是刘晓波妻子刘霞的生日。此书封面右上方的刘晓波头像,正是取自刘霞所拍摄的照片。

刘晓波与刘霞。图片来源:陈小平/Twitter


刘霞(1961年4月1日-)是诗人、画家和摄影师,与丈夫刘晓波(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为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在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后被中国政府软禁至2018年7月10日获准出境,现居德国柏林。

刘霞与刘晓波于1996年结婚,她是在刘晓波劳改时嫁予他,而丈夫坐牢时,她便不断寄送阅读书籍给身陷囹圄的丈夫。她说道,给他送了书,心就觉得踏实,虽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获准送到丈夫手里,但这些书是他们两夫妇的感情联系。刘霞长期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状,因而长期服用安眠药。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刘霞一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软禁,并与外界隔绝。

2012年12月28日,继2个月以前美联社记者到访之后,维权人士胡佳及北京著名自由派学者徐友渔等人突破当局看守,探望被软禁家中的刘霞,并拍下录像。刘霞哽咽落泪,称自己和家人受到当局极大压力。

2013年3月8日,香港记者和保钓人士杨匡去北京探访刘霞,在刘霞住所被保安殴打,杨匡被带到海淀区派出所。

2017年7月13日,丈夫刘晓波因肝癌晚期致多重器官衰竭病逝,同年9月2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这是刘晓波逝世以来首次,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0日中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之际,刘霞获得释放与德国驻中国大使柯慕贤搭乘同一班飞机经芬兰赫尔辛基转机前往德国柏林,医治刘霞受软禁时得的忧郁症。刘霞在出发前一周拿到护照,出发前一天法新社记者访问时,也因担忧弟弟刘晖安危拒绝记者访问。刘霞于柏林时间2018年7月10日抵达德国柏林。

刘霞之弟刘晖,被指控与赵军天共谋,于2010年以发包工程为由,诈骗300万人民币。2012年4月被捕,9月撤回起诉,但于2013年1月再度遭起诉,北京怀柔法院判其监禁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款一万元人民币。8月16日,二审判决,维持监禁11年。

其家属认为此事有政治涉入,可能与2012年底部分记者与维护人权人士成功探视刘霞,因而触怒中国当局有关。

2010年12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举行隆重仪式,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颁奖会场内挂上了刘晓波的巨型照片。摄:Odd Andersen /AFP/Getty Images


刘晓波(1955年12月28日-2017年7月13日),中国吉林省长春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人权运动家、《零八宪章》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文艺学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于宣传政治改革及参与旨在终结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运动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继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位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未能恢复完全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后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时35分,医院宣布刘晓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终年61岁。他的遗体在2017年7月15日约6时30分(格林威治时间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时30分)火化,当天中午海葬。

早年生活

1955年12月28日,刘晓波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伶为东北师范大学教师。

1962年进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习,毕业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1969年,正逢文革时期,随父母下乡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大石寨公社。1973年下半年,回到长春市。

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被送到吉林省农安县三岗公社插队。

1976年11月,回到长春,被长春市建筑公司招为工人。

1977年,刘晓波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次年,与王小妮、徐敬亚、吕贵品、邹进、白光、兰亚明六位同学组成“赤子心”诗社。

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4年4月,在《国际关系学院学报》上发表处女作《论艺术直觉》,后在《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论庄子》,同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在该系任教,并继续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美学和文学评论,其中1985年6月和8月先后发表的《一种新的审美思潮》和《无法回避的反思──从几部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谈起》,支持具有叛逆精神的“新潮文学”,批判当时提倡忍辱负重精神的主流文学作品而初露锋芒,被作为后来引起文坛震撼的“刘晓波现象”开端。

198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召开“新时期十年文学讨论会”,刘晓波到场以《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为题即兴发言,以中国“五四文学”和西方现代派文学为参照,使用当时被认为惊世骇俗的语言批评受到普遍肯定的“新时期文学”主流,并概括为整个中国文化和知识界的问题:“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民族惰性比一般大众更深更厚!”“中国作家仍然缺乏个性意识。这种无个性的深层就是生命力的枯萎、生命力的理性化、教条化,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以理性束缚感性生命,以道德规范框架个性意识的自由发展”;“不打破传统,不像五四时期那样彻底否定传统的古典文化,不摆脱理性化教条化的束缚,便摆脱不了危机。”

同年10月初,其发言被《深圳青年报》整理发表,国内外报刊纷纷转载,引起了更大轰动,被称为 “文坛黑马”。同月,又发表《与李泽厚对话——感性·个人·我的选择》,其作品由此从文学评论发展到思想文化批判层面。同年,刘晓波成为北师大中文系文艺理论博士研究生,并连续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学、美学和思想评论文章。

1987年,他发表首部著作及成名作《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

1988年,创刊不久的文学评论双月刊《百家》第2期开辟了“第一百零一家”专栏,发表刘晓波的《论孤独》和其他几位青年学者讨论“刘晓波现象”的论文。

同年6月,刘晓波发表博士论文《审美与人的自由》,其论文答辩会在数百学生自发旁听下,获得由九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美学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成为文学博士,并应聘为该系讲师。

1988年8月至11月,刘晓波应邀赴挪威奥斯陆大学作访问学者,讲授中国当代文学。

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应邀赴美国夏威夷大学作访问学者,讲授中国哲学、中国当代政治与知识分子,并进行该专题的研究。

1989年3月至5月,应邀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后因北京发生学生运动回国而中断。

年轻时的刘晓波,获得过“文坛黑马”的称号,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摄:Will Burgess/Reuters


早年活动

1989年4月15日,因“八六学潮”被迫辞职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病去世,北京及全国高校学生相继举办悼念活动,随后发展成大规模街头抗议运动,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的刘晓波也随即响应,参与海外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声援活动。

4月20日,香港《明报》报道《胡平、刘晓波、陈军等十人共同发表“改革建言”促中共反省纠正错误》:“对大陆目前的学运表示关注”,要求“重新审查……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和“1987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修改宪法”,取消“四项基本原则”,加入保障基本人权的条款,开放民间报刊,禁止因言定罪,真正实行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

4月22日,刘晓波在《世界日报》发表《胡耀邦逝世现象的省思》,提出:“抛弃寻找开明君主的改革模式,而尝试着走一条从制度上改造中国的道路”,“如果大陆的大学生们和那些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们,能在公开支持党内开明派的同时,也公开支援魏京生等人和海外的《中国之春》,肯定会加快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同日起草《致中国大学生的公开信》,提出七条如何开展学生运动的建议,与海外民运团体“中国民主团结联盟”(简称“民联”)主席胡平共十位中国留学生、学者联署发表并转发到国内。随后,刘晓波中断到1990年才回国的计划,于1989年4月26日离开美国,27日回到北京,并立即参与学运活动,向“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转交了他与民联首任主席、新建“中国民主党”主席王炳章等留学生、学者的捐款数千元美金和万余元人民币。

5月13日,北京数百名大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开始绝食静坐,刘晓波次日到广场支持和协助学生,参与广场绝食团的宣传、撰稿、讲演、募捐等活动,应邀负责《北师大绝食团通讯》筹款、组稿、编辑和发行,并参与“首都各界联合会”的筹建工作。他起草并散发了《致北师大党委的公开信》、《告海外华人以及一切关心中国问题的外国人士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的《我们的建议》等传单。

6月2日,发表《六·二绝食宣言》,与周舵、高新和台湾歌手侯德健开始48~72小时绝食,为此获得广场上学生的信任,得以于6月4日清晨与包围天安门广场的戒严部队谈判后,说服数以千计的学生安全撤离,避免了更大的流血惨案。香港《南华早报》冠以刘晓波、侯德健、周舵及高新四人“四君子”称呼,与《明报》也有此称。

6月6日,刘晓波被拘捕,随后被中国官方媒体公开指控为操纵学运的“黑手”。6月24日,《北京日报》发表署名王昭的文章《抓住刘晓波的黑手》,此后当局又发表批判文集《刘晓波其人其事》。同年,刘晓波出版的《形而上学的迷雾》和《赤身裸体,走向上帝》两本书与其它作品一起遭禁。与此同时,刘晓波在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上作证,未见中共军队在天安门广场上杀人。

同年9月,刘晓波被开除公职,于1991年1月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被判“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但因说服学生撤离广场被作为“重大立功表现”而免予刑事处分释放。出狱后作为自由撰稿人在北京从事写作,并参与人权活动。1992年,在台湾出版《末日幸存者的独白》。该书对其作证天安门广场上没有死人进行忏悔(书中所讲事实是并未看到死人,但是为自己去作证的行为忏悔),同时又做自我辩护,引起作家郑义等人的严词批评。

由于刘晓波抨击时政、关注民间维权、呼吁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国当局进行民主宪政改革,他也成为了中国当局重点监控的对象。在每年的一些敏感时期(如六四周年、两会、党代会等),刘晓波都会被中国当局实施某种程度的软禁,要求不得外出、访友,甚至限制电话或网络等的对外通讯。

1993年1月起,刘晓波应邀出访澳大利亚和美国,接受文献纪录片《天安门》制作者的采访,并在台湾《联合报》发表《我们被我们的“正义”击倒》,对“八九民运”进行批判性反省,引起海内外异议人士很大争议。同年5月,谢绝海外一些朋友留下避难的建议,又返回中国。

1995年2月20日,刘晓波起草并与包遵信、王若水、陈子明、徐文立等共12人联署发表《反腐败建议书——致八届人大三次全会》,提出了近期改革的7项目标与远期改革的5项目标。5月,他又和陈小平共同起草《汲取血的教训推进民主与法治进程——“六四”六周年呼吁书》,并与王之虹、王丹、包遵信、刘念春、江棋生等共14人发起联署,但他在正式发表前就被北京市公安局以“监视居住”的形式单独关押在北京郊区,到1996年1月才被释放。

1996年8月,刘晓波到广州与王希哲相见,讨论了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商定向国民党和共产党提出《对当前我国若干重大国是的意见》,在两党签署和平协议《双十协定》51周年的10月10日发表,也称《双十宣言》,包括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础问题、西藏问题、关于健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四项,但在该宣言正式发表的前两天,刘晓波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随后以“扰乱社会秩序”被处劳动教养三年,被关押到大连劳动教养所。1996年11月与刘霞结婚。1999年10月7日,劳教期满获释,此后在北京从事写作。

2000年左右,在台港出版了两本著作,《向良心说谎的民族 : 刘晓波文集》(台北市 : 捷幼出版,2002年),《刘晓波刘霞诗选》(香港 : 夏菲尔出版,2000年)。同年7月,参与创立中国独立作家笔会(后改名为独立中文笔会)。2003年11月当选第二届会长,2005年11月2日再次当选连任第三届会长,2007年10月会员大会不再参选会长而继续担任理事直到2008年12月再次被捕。根据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官方网站,独立中文笔会长期接受该基金会资助,每年资助额约十万美元左右。

1989年6月2日,“四君子”参与绝食行动,左二为刘晓波。图片来源:支联会


参与起草《零八宪章》

2008年,刘晓波发起与参与起草了《零八宪章》,并与300多名中国各界人士一同签署。该宪章于同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时发表。《零八宪章》以捷克斯洛伐克《七七宪章》的风格写成,主要是呼吁言论自由、人权和自由选举。至2013年12月,该宪章已有超过13000个签名。

被捕与受审

拘捕日期 2008年12月8日

拘捕机构 北京市公安局

拘捕原因 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29]

审判日期 2010年2月11日

审判机构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罪名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刑期 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入狱时间 2010年5月26日

关押地点 辽宁省锦州监狱

出狱时间 2017年6月(保外就医)

2017年7月13日(去世)

2020年6月21日(应服刑期)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一中刑初字第3901号刑事判决书

《零八宪章》起草后,刘晓波在2008年12月8日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12月9日被监视居住。12月11日中国人权活动人士对刘晓波可能面临长期监禁表示担心。12月14日,香港支联会三团体在香港中联办外示威要求释放刘晓波。

2009年6月23日,刘晓波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经中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一审判决书指控刘晓波在“观察”、“BBC中文网”等境外网站上发表《中共的独裁爱国主义》、《难道中国人只配接受“党主民主”》、《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政权》、《多面的中共独裁》、《独裁崛起对世界民主化的负面效应》、《对黑窑童奴案的继续追问》等“煽动性”文章,抨击中国政府。刘晓波还在《零八宪章》中提出“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在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等多项主张,试图煽动颠覆政府,判决后刘晓波表示将提出上诉。

2010年2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刘晓波的上诉,维持原判。

刘晓波于2010年5月26日开始,在辽宁省锦州监狱服刑。同年10月8日,在服刑期间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判决反应

中国大陆(非官方态度)

2009年12月10日,328名《零八宪章》的起草者和签署人发表声明,表示愿意跟刘晓波共责任。在《我们愿与刘晓波共同承担责任》声明说,如果刘晓波被起诉,那么作为《零八宪章》的签署人,每一个人都是案件的组成部分,“对刘晓波的起诉就是将我们每一个人都置于审判席上;如果判处刘晓波先生有罪,也等于判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罪。我们只有和刘晓波先生共担刑罚”。

2010年1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了100多位中国知识分子对刘晓波获刑的看法,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看法发表于Twitter。

2010年1月15日,新华社前社长胡绩伟、前副社长李普、记者戴煌及学者何方发表公开信,信中称对刘晓波被判刑“感到困惑不解”,“刘晓波犯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主要罪证是提出了‘中华联邦共和国’的口号。年轻的同志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同志都记得:‘联邦共和国’的口号是早在中国共产党‘二大’就提出来的,‘七大’党章党纲又重申的正确口号。我们党正是依靠这个正确口号和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方针政策,才赢得各族人民的支持,从而击败了中国国民党,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5日后,20名人士,包括中共元老前毛泽东秘书李锐、李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著名散文家袁鹰、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邵燕祥、著名律师张思之等联署公开信,要求撤销对刘晓波的一审判决。

而另一方面,中国网络上长期被中国官方称作为“爱国者”的“五毛”纷纷认为刘晓波所作所为早应得到惩处,在环球时报发文后,此情绪更为强烈。

俄罗斯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院副所长,历史学博士维亚切斯拉夫·别洛克列尼茨基教授表示,诺委会将和平奖授予刘晓波的决定出乎他的意料,去年诺委会将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有多重意义。诺委会今天做所的决定可能会带来政治后果,会导致中国和西方关系变冷。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主任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认为,诺贝尔和平奖授奖问题早已具有政治色彩。

香港

2008年12月14日香港支联会等团体举行示威,要求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

2010年2月11日香港抗议北京驳回刘晓波上诉,游行要求立即释放刘晓波。

2009年12月25日,刘晓波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时,香港支联会、四五行动、天安门母亲等民运组织成员游行以示抗议。

12月27日,20多名香港市民在深圳罗湖桥静坐声援刘晓波,其中包括记者等多人被当局扣查。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中,也有一个名为“强烈要求大陆当局立刻释放刘晓波!”的群组,《明报》也作出了关于这个群组的报道。

2010年2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刘晓波的上诉时,香港支联会抗议中国当局对刘晓波进行政治审判。

游行人士到达中联办后,放下鲜花和蜡烛后离开。摄:陈焯辉/端传媒


美国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中国拘捕刘晓波的举动。美国国务院表示,中国应该立即释放刘晓波,并尊重所有中国公民应具有国际所公认表达他们意愿的权利。国务院发言人凯利表示,自刘晓波被拘捕以来,美国就刘晓波的案件和中方官员已进行了多次交涉。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里高利·梅表示,美国政府对此深表忧虑。对于发表和平政治言论的人进行迫害,这种做法违背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标准。

欧盟

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政府代表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发表声明表示“判处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11年监禁是非常‘不恰当的’。这一判决结果有理由让人们对中国的言论自由及司法公正状况感到担忧。”欧盟同样要求中国释放刘晓波,并结束对签署《零八宪章》的其他人员的骚扰和拘留。

对于审判结果,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震惊”,并希望中国对此案加以修正;德国外交部长基多·威斯特威勒对此案“深表忧虑”;德国联邦议会议长诺伯特·拉默特认为该案“令人惊恐”。

2009年12月26日,法国外交部对刘晓波被判重刑发表公告,呼吁中国当局履行与欧洲联盟人权对话中所作的承诺。对于中国重判刘晓波,法国深感忧虑。

其他方面

刘晓波的庭审以及宣判引来国际社会的瞩目,但北京方面拒绝任何其他国家的传媒以及外交官出席旁观庭审,并指出“外国外交官会干涉法庭审判”。刘晓波因发表零八宪章被刑事拘留后,引来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国际间包括大赦国际、人权观察、记者无国界和国际笔会等机构,也不断呼吁中国政府将他释放。

2009年12月28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对刘晓波被判刑发表公开声明,认为“中国政府对刘晓波这样表达言论自由人士的肆意判刑,显然违背了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准则,以及中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言论自由精神”。

2010年3月10日,全球150多名学者、作家、律师和人权倡议者在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联名信中,呼吁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推动释放刘晓波,来表明中国将以认真的态度来实现法治的目标。

2010年10月25日,人权团体“Freedom Now”发布由15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署的公开信,包括前南非开普敦的圣公会大主教杜图、东帝汶天主教主教贝洛、美国前总统卡特、南非前总统戴克拉克、伊朗人权运动家伊巴迪、北爱尔兰社会民主劳工党前领袖约翰·休姆、藏人行政中央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肯亚环境运动家旺加里·马塔伊、北爱尔兰前总理特林布尔、危地马拉原住民运动家莉戈贝塔、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北爱尔兰女性和平运动家贝蒂·威廉斯及美国反地雷运动家乔迪·威廉斯等人。信中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以及G20成员国领袖呼吁,希望他们在G20韩国首尔高峰会期间,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释放刘晓波与解除对刘霞的软禁的请求,让他能够自由通讯。

2010年12月10日,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向着一张空凳,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当时仍在囚的刘晓波,以“表彰他为争取和维护中国基本人权所进行的长期的、非暴力的努力”。摄:Heiko Junge / pool / AFP


获得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现场摆放了一张空椅子象征无法到场的刘晓波。

2010年1月19日,世界性作家组织“国际笔会”属下美国笔会会长、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提名刘晓波角逐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南非图图大主教等多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捷克、斯洛伐克、美国、挪威等国的部分国会议员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也相继推荐刘晓波为和平奖人选。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宣布,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以“在中国为基本人权持久而非暴力的奋斗”为由,向其颁发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如果排除达赖喇嘛的国籍争议,刘晓波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其妻刘霞接受有线电视台记者吕秉权电话访问时心情激动,感谢每位支持刘晓波的人,并希望正在监狱中的丈夫能到挪威领奖。刘晓波在狱中得知自己获奖后,表示应把奖项献给六四事件的亡灵,并认为最应得奖的是“天安门母亲”。

2010年10月,刘霞曾前往锦州监狱探望并告诉他获诺贝尔和平奖之事;刘霞返回后便受到软禁,不可打电话、出门买菜也不被允许,且告诉她软禁行动会持续到2011年1月底。刘霞的父亲表示,他也被禁止和女儿见面,家人自从10月后便一直没有再收到她的来信。12月,刘晓波被通知,他不可和家人会面。刘晓波兄长刘晓光说道,家中的电话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的当天便被切断。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向其颁发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诺贝尔委员会把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完全违背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之后,中国官媒《环球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华网等先后刊登大量文章批判刘晓波、西方国家和诺贝尔和平奖[e],与中国官方关系密切的国外人士和媒体也相继批判本次诺贝尔和平奖。

2010年12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挪威诺委会将2010年的诺和奖授予因违反中国法律正在服刑的罪犯,是在公开支持中国境内违法犯罪行为,是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公开挑战和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2010年12月9日,姜瑜又表示:“国际社会多数成员不支持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错误决定。诺委会的任何做法都无法改变刘晓波的犯罪事实”,并表示“美国众议院审议通过的‘祝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决议案’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

2010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报》头版以“亚残运会开幕”为主题的图片,被海外媒体认为其实另藏含义。报道指,背景图以空凳子纪念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过,南方报业否认了该图片另有寓意。

各方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异议人士中,许多和刘晓波有关系者被监视、软禁、限制出境。刘霞和刘晓波见过一次面之后便被软禁,和外界失去联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等新闻媒体从奥斯陆传出的电视信号和相关网站由于早已在中国大陆被屏蔽,因此一切有关颁奖的消息均被封锁。人权人士被禁出国,刘晓波的妻子又被禁与外界接触。

在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上,刘晓波依然被定性为一个试图分裂国家的政治罪犯。

2010年12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刘晓波的肖像被投射在奥斯陆的酒店墙上。摄:Odd Andersen/AFP/Getty Images


国际社会

2010年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在奥斯陆设有大使馆的65个国家中,一共有17个国家并未参加典礼。BBC报道称,部分国家因自身政治体制与中国相似而抵制颁奖典礼,但也有部分国家承认受到中国政府的压力。

在奥斯陆设有大使馆,但未出席诺贝尔和平奖的国家名单如下,依英文之字母顺序排列:

阿富汗,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巴,埃及,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苏丹,突尼斯,委内瑞拉,越南

联合国和多个西方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亦包括日本、韩国和以色列)多发表声明对刘晓波获奖表示祝贺或欢迎,众多人权组织也要求北京当局释放刘晓波和异见人士,不过金砖四国、东盟、非洲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媒体大多对此事保持沉默,某些媒体拒绝置评刘晓波。当中东盟秘书长除拒绝慰问刘晓波外,也拒绝出席和平奖颁奖礼作抗议。这些国家中,仅南非、巴西、印度、泰国及印尼之代表抽空出席过这次颁奖礼,其他出席的非西方国家还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智利和土耳其。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刘晓波及妻子刘霞无法到挪威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感到遗憾,指刘晓波信奉的是普世价值,进行和平抗争,应尽快获得释放。另外,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发表录影片段,指争取自由及民主的人,经常受到歧视,认为全球的人权捍卫者,应受到更好的保护。

BBC、德国之声、美国之音中文网、及明报都设立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报道专辑。

2017年7月19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离世后七天,全球发起公祭,支联会晚上亦于添马公园发起追思会,以作悼念。摄:林振东/端传媒


罹癌逝世

诊断及治疗

2017年6月,媒体传出刘晓波重病的消息。随后刘晓波的代理律师莫少平向媒体证实了刘晓波罹患肝癌晚期、已获准保外就医的消息;同年6月26日,辽宁省监狱管理局证实了这一消息。

依据北京官方消息,6月7日,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成的由院内肝胆、肿瘤专家等22人参加的医院救治小组会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全身性转移。随后应刘晓波亲属请求,院方邀请8位中国国内知名肿瘤专家组成医疗救治小组,为刘晓波制定了治疗方案,随后又邀请了多位中医专家为刘晓波进行中医调理。刘晓波本人获准保外就医,包括刘晓波妻子刘霞在内的多名亲属均在沈阳,并获准探视陪护刘晓波。而官方也已邀请和允许美国、德国医疗组和专家来华参与救治刘晓波。

6月28日,在刘晓波罹癌保外就医后,辽宁省沈阳市司法局当晚首度公开其病情,指刘晓波是上月底发现可疑症状离监就医,声明又指刘晓波本身有乙肝病史。而YouTube当日传出刘晓波狱中生活以及接受体检治疗的影片。

除了官方公布的消息,民间也开始营救刘晓波的紧急行动。截止至6月29日,境内外超过1397人透过联署方式发出《紧急呼吁:还刘晓波彻底自由》,但是因为消息封锁,中国大陆的民众无法了解详实状况。国际社会对刘晓波的病情关注超过中国国内,全球154位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联署公开信, 要求中国政府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允许刘晓波和妻子刘霞到美国治疗, 欧洲议会决议要求中国释放刘晓波。 美国和德国都表示愿意接纳刘晓波进行治疗。长期被监视的刘晓波妻子刘霞透过朋友传递给外界家属的愿望:“希望刘晓波出国去治疗”。但是这一请求没有被官方获准,外界也难以透过正常渠道与官方机构斡旋,甚至无法前往探望。维权人士莫之许、温克坚等前往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查询刘晓波的情况,但是被告知没有刘晓波其人。

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在香港国际机场发表了4分钟的讲话。离开之际,有现场的记者连续高声提出三个问题,“会让刘晓波去国外治疗吗?”、“会释放刘晓波吗?” 、“会让刘霞重获自由吗?”。习近平没有作答,在保镖的护卫下径自走入专车。

2017年7月5日,刘晓波的家属对外界透露,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刘晓波,星期三病情恶化,肝功能变差,承受不了治疗,已停用所有中、西医抗癌药。7月6日,维权人士曾金燕发表《刘晓波病情加重,我们应该怎么做?》,再次呼吁中国政府允许刘晓波“到海外在完全自由的状况下治疗”。

2017年7月6日,据路透社援引德国外交部消息来源报道 , 一名德国癌症专家2017年7月6日已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看刘晓波,但没有透露检查的结果。美国国务院也正在协调一名美国医疗专家前往中国为刘晓波提供医疗检查。

7月8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外科系主任Markus W Büchler教授和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放疗系Joseph M.Herman教授到该院对刘晓波病情进行会诊。会诊后认为刘晓波罹患晚期肝癌,全身多处转移,目前已经处于终末期。病人大量腹水,病情严重,考虑到缓解全身症状,可复查平扫MRI,进一步评价肝脏状况,再决定是否可以行门脉癌栓介入和/或放射治疗缓解病情。如果肝功能改善,可考虑进一步试用免疫等治疗。继续目前营养支持、止痛和一般支持治疗等,尽可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据美国之音报道,有接近刘晓波亲属的消息来源称,会诊中刘晓波思维清楚,表达清晰,不时讲英语。他强烈要求到国外治病,首选德国,美国也可以。在一旁的刘霞、刘晖支持晓波的要求,希望尽快获得批准成行

7月9日,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发表了参与刘晓波会诊的德美两国专家,发表联合声明,称刘晓波须尽快被移送海外就医。声明中,两位专家同意中国医学界对刘晓波肝癌的诊断,但表示在治疗方面仍存在其他选项,包括介入式治疗和放射治疗。根据当前情况,刘晓波可移送海外接受治疗,而且必须要尽快移送。美德两间癌症中心及大学皆同意接收刘晓波,并提供最佳的医护。这个声明与中国医学大学第一医院网站上的发布的“美德专家称刘晓波到国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同。

7月10日,在例行发布的《刘晓波病情通报》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表示:“患者今日腹胀加重,腹膜炎,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不全,不全肠梗阻,肝脏平扫MRI结果提示肝癌病灶增大,门脉广泛癌栓,肝脏被膜下病灶局部破裂出血,腹腔种植转移灶增多”。医院同时附带表示“上述情况,家属已知情”。尽管希望渺茫,外界仍然期待中国当局不要错过最后机遇。艺术家艾未未对英国卫报表示“关押刘晓波是历史错误”。同日,英国和欧盟敦促中国确保刘晓波自由选择就医方式、就医地点,并取消对刘晓波、刘霞及家属的一切限制。 支联会在当晚6时开始在中联办外举行“释放刘晓波出国治病”接力静坐,直至刘晓波获安排出国治病。

7月11日,医院表示,“患者目前仍在积极抢救中,存在腹腔感染、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器官功能不全。已于昨日开始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今日继续加强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外界判断肝脏和肾脏基本衰竭,靠昼夜24小时血滤,或已进入肝昏迷。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谴责当局对刘晓波出国就医要求予以拖延是蓄意谋杀。他表示,让刘晓波出境非常简单,只要领导人“一句话”就能成行,却偏偏不肯说。同日,德国总理府的发言人表示,默克尔总理希望中国基于人道考虑,放行刘晓波接受治疗。身处美国的刘晓波国际代表律师简瑟尔(Jared Genser)发表声明称,已准备好有足够设施的医疗专机,以及相关医护人员,在中方批准后便可快速地送刘晓波出国治疗。

7月12日,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刘晓波兄弟刘晓光夫妇、刘晓暄夫妇被国保警察看管在一别墅内,通讯被控制,刘霞和刘晖也同亲属失去联络两天,但此说法与刘晓光在律师陪同下所发布声明冲突。另有刘家6名亲属要求见刘晓波,当局要求其依照“监狱法”提出申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方网站一度无法访问,出现502错误,更添加了外界新的不安猜测。网站恢复后最新的病情通报显示: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下总胆红素继续上升至114μmol/L,经输注血浆后凝血酶原时间(PT)29.2s,仍存在休克及器官功能衰竭。

7月12日下午,医院再次发出病情通报: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存在肾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Child-Paugh分级C级)、呼吸功能衰竭、自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不全肠梗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7月13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刘晓波处于弥留状态。

2017年7月15日,世界各地均有悼念刘晓波的活动,香港人冒雨参与游行。摄:陈焯煇/端传媒


病逝

7月13日傍晚5时35分,刘晓波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逝。当天深夜,医院方面召开了记者会,指刘晓波安详病逝,没有任何痛苦,当时妻子刘霞及兄弟等亲属都在床边,逐一与刘晓波告别,刘晓波嘱咐刘霞好好生活。院方还表示刘晓波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末期,不适宜移动,又称刘晓波未提出出国治疗,且刘晓波病情发展异常迅速,肿瘤增大以星期计算。翌日,沈阳市司法局在其官方网站上贴出刘晓波救治经过影片。

2018年7月13日,刘晓波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上的最后环节,参与者逐一上台向刘晓波的铜像献花致意。摄:林振东/端传媒


病逝后各方反应

曾先后担任挪威首相、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委员托尔比约恩·亚格兰称,刘晓波是第二位因在国家监视下死亡而未能前去领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位是纳粹德国时代的卡尔·冯·奥西茨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发表一份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官方声明,主席Berit Reiss-Andersen代表委员会写道:“刘晓波通过对共产党政权在中国的压迫行动进行非暴力反抗,为增进各国人民友爱做出了贡献”“中国政府对他的早逝负有重大责任”,并称刘将继续作为“所有为自由、民主和更美好世界而奋斗之人士的强有力象征”。4月份应邀到访北京结束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外交纠纷的现任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伯格表示:“我得知刘晓波逝世后深感悲痛。几十年来,刘晓波都是人权和中国进一步发展方面的中心声音。”

此外,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及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德国总理默克尔、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等也表达了哀悼。德国、英国、法国、美国与联合国人权高专一并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停止软禁刘晓波遗孀刘霞,以及允许她在想离开的情况下离开中国。

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称,刘晓波属罪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依法依规并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全力救治,要求有关国家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主权,不要干涉中国大陆内政。该段对话与此前刘晓波相关问题一样,均未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记录上,而该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传媒可以选择报道内容,外交部也可以选择什么上网、什么不上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后于下午向外国提出抗议。

中国大陆媒体普遍冷处理此事,有报道的大多也未用中文,如《环球时报》英文版和外语播出的中国环球电视网;其中《环球时报》英文版刊发的评论文章指责西方国家为政治目的利用刘晓波,并让其误入歧途,认为他的悲剧来源于在西方支持下选择与中国对抗、逆历史潮流。

新浪微博亦屏蔽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删除和悼念沾边的内容,在中国社群媒体微博搜寻“刘晓波”、“刘先生”、“刘晓B”、“刘XB”、“L晓波”、“LX波”、“L晓B”、“LXB”、“Xiaobo”、“648”、“小波”等,页面也依旧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还暂时隐藏了“蜡烛”表情及“诺贝尔”、“零八宪章”、“没有敌人”、“八六学潮”、“八九民运”、“海葬”、“刘霞”等等字眼,用户甚至无法发送任何含有“RIP”三个连续字母的微博。另据《纽约时报》报道,加拿大公民实验室的研究表明,腾讯旗下社交软件微信将众多可能联想至刘晓波的词组设为国内账户的敏感词,并在私人聊天中启用了图片过滤(包括刘晓波的图片以及对他悼念的照片);此外,在消息因自我审查而不能显示的情况下,该软件不会对用户进行任何通知。

根据路透社报道,沈阳市政府在7月15日举行记者会,指根据家属意愿,以及北方风俗,遗体已于早上火化,并进行简短告别式。告别式上,刘霞看似相当虚弱,还需家人搀扶。刘晓波的大哥刘晓光在7月15日官方举行的记者会上宣称中国官方对家属对葬礼的要求一一配合,据刘晓光称,“海葬是当地风俗习惯,也是家属的决定,数年前,其妹妹去世时也是海葬,自己去世也希望海葬”,而刘霞是因为“身体衰弱”没有出席记者会,强调中国大陆官方“并没有进行强迫”。刘晓光也多次“感谢党和国家”,“赞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据了解,这场记者会只有刘晓光出面,现场虽有安排英文即时翻译,但全程未开放媒体发问;且刘晓光说完就离去,对记者发问也没做任何回应。

逝世后不久,香港人进行悼念刘晓波的烛光静默游行

香港中联办外,人们聚集悼念刚逝世的刘晓波(2017年7月17日)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及苹果日报报道,据同样参与六四事件的卢四清在香港建立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透露,刘晓波家属前夜表明欲冰存遗体,让亲友瞻仰遗容,官方却试图让遗体尽速火化,借口“死者当地风俗习惯”以海葬方式抹去所有痕迹,但刘晓波家属随后强烈否认愿意海葬。

7月15日下午,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再次召开记者会,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张清洋表示,刘晓波的骨灰中午已撒入大海。

9月9日凌晨,香港教育大学的民主墙张贴有“恭喜刘匪晓波魂归西天,祝贺刘霞永被我党软禁”的简体字大字报,针对刘晓波及其妻子刘霞作出冒犯,并使香港教育大学凉薄大字报事件越演越烈。教大校方对于校内民主墙继贴有奚落蔡若莲丧子标语后,两日内再次出现冒犯性的标语表示遗憾;而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刘晓波家属对此回应称“海外什么人都有,对标语的内容‘不想知道’”。

刘晓波病逝前,获得了短暂的与刘霞相处、交流的时间。网上图片


观点和著述

《解放月报》采访中“三百年殖民地”言论

在1980年代,中国社会全面推崇全盘西化的背景下[165]。1988年11月,香港《解放月报》(现《开放杂志》)主编金钟采访刘晓波:“你如此反传统,是否同意全盘西化?”刘晓波回应:“我认为现代化是至明真理:私有制、民主政治、言论自由、法律至上。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不存在理论问题,只有政策问题。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选择西化就是要过人的生活,西化与中国制度的区别就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换言之,要过人的生活就要选择全盘西化,没有和稀泥及调和的余地。我把西化叫做国际化、世界化,因为只有西化,人性才能充分发挥,这不是一个民族的选择,而是人类的选择。所以,我很讨厌‘民族性”’这个词。中国就讲不清什么是‘中国特色’。”对于金钟问,“什么条件下,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一个真正的(香港式)历史变革”的问题,刘晓波回答:“三百年殖民地。香港一百年殖民地变成今天这样,中国那么大,当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会变成今年香港这样,三百年够不够,我还有怀疑。”当金钟指出其“十足的‘卖国主义’”时,刘晓波回应:“我引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一句话:“工人没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你要说我叛国,我就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尔后他的“三百年殖民地”言论被中国官方通讯社用来批判他的“卖国主义”,民间亦对此有所批评。

在刘晓波后来的写作中,也有怀疑西方文化的内容。例如,1989年3月,刘晓波在《〈中国政治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后记》一文中提到他造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后,“惊觉自己的思想竟如此肤浅”,“正因为我的民族主义立场和企图借助于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所以我对中国的批判是以对西方文化的绝对理想化为前提,向西方文化文明“献媚””,批评多数西方人“仍对非西方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优越感”,认为“在未来,西方文明无法拯救人类。”

刘晓波在2006年表示,“三百年殖民地”这句话的本意“不过是我至今无改的信念的极端表达而已,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经过长期的西化过程方能实现。”并表示“不会用接受采访时的不假思索来为自己犯众怒的言论作辩解,特别是在民族主义占据话语制高点的今日中国,我更不想收回这句话。”

狱中文章“我没有敌人”言论

2009年12月23日,刘晓波在狱中发表文章《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称其“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感受到检察官、监狱管教的尊重,称赞所在监狱的环境与管理,应“善意对待政权的敌意”、“以爱化解恨”,并认为中共“和谐社会”理念是一种进步。

刘晓波进一步陈述道 :

因为,仇恨会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敌人意识将毒化一个民族的精神,煽动起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毁掉一个社会的宽容和人性,阻碍一个国家走向自由民主的进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个人的遭遇来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政权的敌意,以爱化解恨。

此外,刘晓波还认为中国对外放弃“反帝反修”,对内放弃“阶级斗争”,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持续至今的基本前提。经济走向市场,文化趋于多元,秩序逐渐法治,皆受益于“敌人意识”的淡化。即使在进步最为缓慢的政治领域,敌人意识的淡化也让政权对社会的多元化有了日益扩大的包容性,对不同政见者的迫害之力度也大幅度下降,对八九运动的定性也由“反动暴乱”改为“政治风波” 。敌人意识的淡化让政权逐步接受了人权的普世性,199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签署联合国的两大国际人权公约的承诺,标志着中国对普世人权标准的承认;2004年,全国人大修宪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标志着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的根本原则之一 。与此同时,现政权又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共执政理念的进步 。

刘晓波重病期间,网上流传德国和美国专家会诊刘晓波的影片。网上截图


对中日关系的态度

刘晓波在其文章《中共与日本右翼:均不道歉》中认为由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篡改教科书美化历史,“似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之势,已经不再是民间的极右势力,也日益明显地变成日本政府的选择。”“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甚至在军事上已经属于亚洲的强国,但日本极右势力仍然歪曲侵华历史,日本政府也不向中国人真诚道歉。特别是在德国人的对比之下,中国人对日本人就更感到愤怒。”不过他也认为中国人对侵华历史的态度上也有问题,在抗议活动上“韩国的反日是朝野共同发力”,而“中国的反日是民间热而政府冷”。刘晓波进一步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日本野蛮的战争观念”、“日本人的畸形民族优越感”、“中国人本身的窝里斗和自私懦弱”、“中共执政后对历史的伪造”、“美日同盟与中日较力”。此外,他还认为“中共的战争观念与日本右翼是一样的,也是成王败寇的实用主义的战争观和历史观。” 等反思。针对日本极右势力,刘晓波认为中国应:“一方面,中共政权首先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历史…使西方世界没有在道义上姑息日本而孤立中国的理由,让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像纳粹主义残余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千夫所指的人类公敌”、“另一方面,中国应该与韩国结成反日联盟,并联合其他亚洲受害国家…使之在道义上陷于孤家寡人的困境之中。”

对孙中山的评价

刘晓波对孙中山的评价比较负面,刘晓波称孙中山真正的政治遗产是暴力革命和列宁式政党,其次是“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党国体制”,也就是政治独裁;大量史料证明,孙中山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是激进的革命者和霸道的专制者。刘晓波根据孙中山死前的所作所为,认为若孙统一中国,不会施行他许诺的“三民主义”,极有可能是一代极权君主。中国政党史上,孙中山开创党派至上、君师合一、以党建军、以党训政之传统;中国新闻史上,孙中山是喉舌思想的始作俑者,孙中山眼中的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新闻和记者是党派思想的宣传员。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评价

刘晓波表示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一点令世界各国无法企及,即它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一个奴隶。这个制度不但没有一点变化,而且中国通过教育把人变成奴隶的技巧和一套程式已达到世界上最成熟和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陈良宇案的评价

刘晓波2006年9月在《今日陈良宇 昨日陈希同》一文中认为“陈良宇案”中,时任政治局委员的陈良宇被扳倒,并非因为腐败,而是胡锦涛和温家宝挽回因周正毅案的失败而造成的权威流失、高层权争和对政治局常委黄菊等更高层的上海帮构成威慑,向海内外昭示了自身权力的巩固并警告那些企图挑战胡温中央的党内豪强。

家庭

刘晓波父亲刘伶,1931年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2011年9月因肝病逝世。

母亲张素勤,曾在东北师范大学保育院工作,1973年之后在同校行政处做收发工作。

长兄刘晓光,大连进出口服装公司经理、干休所领导。撰写刘晓波自传的余杰指刘晓波在生前曾告知他,在六四之后就与身为“共产党小官僚的大哥”断绝关系。

二兄刘晓晖,历史学者,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主要从事东北近现代史暨博物馆学研究。

四弟刘晓暄,1957年出生,广东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教授,从事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光固化应用技术研究。1995年时曾报考清华大学博士生,但因刘晓波的政治活动,未获准参加考试。

五弟刘晓东,1990年代初因心脏病早逝。

刘晓波的第一任妻子为陶力,两人育有一子刘陶(后改陶陶),两人在六四事件之后离婚。1996年,刘晓波和第二任妻子刘霞结婚。

刘霞与刘晓波的肖象被印在示威者手持的杯上。摄:Mike Clake/AFP/Getty Images


出版著作

出版时间 书籍名称 出版社

1989年 《选择的批判—与思想领袖李泽厚对话》 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88年 《审美与人的自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形而上学的迷雾》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赤身裸体,走向上帝》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9、1990年 《思想之谜与人类之梦》(二卷) 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90年 《中国当代政治与中国知识份子》 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2年 《现代中国知识人批判》 日本德间书店

1993年 《末日幸存者的独白》 台湾时报出版

2000年 《刘晓波刘霞诗选》 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

2000年 《美人赠我蒙汗药》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向良心说谎的民族》 台湾捷幼出版社

2005年 《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 劳改基金会

2006年6月 《单刃毒剑——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批判》 美国博大出版社

2009年10月 《大国沉沦—写给中国的备忘录》 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2009年12月 《天安門事件から「08憲章」へ》

(从天安门事件到零八宪章) 日本藤原书店

评价和纪念

外界评价

刘晓波“没有敌人”的言论在较激进民主派中有争议性。因此他一般被视为温和民主派。流亡华府的魏京生告诉法新社:“以我的观察,诺贝尔和平奖之所以颁给刘晓波是因为他与绝大部分的民运人士不同。他对政府有更多合作的表态,对其他受苦的反抗者有更多批评。”

在全球各界看好刘晓波夺下诺贝尔和平奖宝座之际,10多名因推动中国民主活动而被迫流亡海外的人士,集体发表公开信反对刘晓波取得诺贝尔和平奖,同时揭露此前曾曝光的《呼吁颁诺贝尔和平奖给刘晓波》公开信是发起人盗用他人姓名所进行的连署活动。《纽约时报》报导,在这封发表的“反对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公开信中,包括曾在六四民运期间向毛泽东遗像丢鸡蛋而入狱16年的鲁德成与在六四运动中被流放贵州的袁红冰等14人皆连署。其中公开信主要联络人伦敦大学学院许毅称:“他(刘晓波)的行为是为自己谋名利,在关键的时刻表现软弱,没有办法成为楷模。”并表示“若他真的得奖,那真是像吞下一只苍蝇这么恶心。”但即使连署者全是反共的民运人士,也有外界质疑公开信是为中国当局打手,不过这种说法被许毅反驳。

前学运领袖柴玲说,上次与刘晓波见面,已经是89年6月3日晚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开枪后,认为刘晓波的文章“我没有敌人-最后陈述”,十分令人感动,而刘晓波的谦卑令人尊敬,相信六四亡灵及天安门母亲,都会为刘晓波得奖感到安慰。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获奖后称刘晓波,“希望能够尽早地获得自由、尽早地能够健康地获得他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研究他的政治,研究他的社会体制。”

负责把《零八宪章》翻译成英文的普林斯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林培瑞说,刘晓波起初非发起宪章的领袖,但确是宪章重要起草人。他形容宪章运动中的刘晓波“如扑火灯蛾,无惧于赴汤蹈火”。美国《时代杂志》将刘晓波与昂山素季、曼德拉、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等一同列为“十大政治犯”之一。

政治科学家贝瑞·沙乌曼(Barry Sautman)等人反对刘晓波对伊战和巴以冲突的态度。贝瑞·沙乌曼还与人类学家严海蓉在《南华早报》发表《刘晓波该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一文指出,诺贝尔和平奖是无道义可言的政治奖,西方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像刘晓波攻击和批判中国就会增加自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

2015年6月10日至14日,接受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的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后任国务资政)率领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进行了首次访华之旅。她到访了北京、上海和云南三地,并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据博讯网报道,有消息称,她曾向习近平表示她个人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情况表示关注,习近平并没有正面回应此问题,她私下也对中共对媒体和舆论高度的控制力表示惊讶,因为她发现自己此程除了中方有限的个别媒体跟访,全程没有一家西方媒体跟随。

金钟后来回忆刘晓波提出“三百年殖民地”言论时,认为刘晓波当时这样讲有两层内涵,一是对殖民地的评价。以英属香港时期为例,在九七回归前,港大最后一次民调中,“你最后选择一次香港前途”的统计中,超过一半的回答是“维持现状”,即维持英国人管治的“殖民地”现状;另一层内涵是其个人风格。刘晓波被称为“黑马”,其表达方式一针见血,放言无忌。以观念之夸张而言,近代维新派思想家谭嗣同为变法图强,主张“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亦曾主张“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最好分为二十七国。”

旅美政论作家陈破空表示,刘晓波以最悲惨的方式告别人世,见证了新纳粹的诞生。而新纳粹—中共腐败集团--对刘晓波的迫害与谋杀,其阴险、变态与凶残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的纳粹德国。

2008年12月6日,刘晓波被捕前夕,其好朋友于刘的家中拍摄的视频片段。图:EYEPRESS NEWS / EYEPRESS


纪念活动

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之际,一批美国国会议员致信华盛顿特区市长葛瑞(Vincent Gray)和哥伦比亚特区议会,他们提议将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门前的街道更名为刘晓波路。他们还表示,此举将鼓励所有人权活动家继续战斗下去。华盛顿特区议会主席曼德森在议会上表示:“有时候,命名一个街道的举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举动,也能促进世界人权的发展”。曼德森呼吁美国国会对街道更名的建议举行投票,同时街道更名提议得到美国国会多党派议员的支持,中国当局则称此举是“挑衅行为”。

2014年5月,美国众议院预算分配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美国政府将华盛顿特区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的International Place NW更名为Liu Xiao Bo Plaza(刘晓波广场)。按照美国法令相关程序,该命名议案在通过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之后,再进入众议院、参议院两院协商的阶段。此前,中国驻美大使馆曾表示抗议称,美国人不会希望看到以一个罪犯的名字为街道命名。

2014年6月24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在投票中通过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所在的西北区国际广场3505号更名为“刘晓波广场”,但它还需经众院和参院表决通过,再由国务卿克里签字才能生效。

在大陆社交平台上,有网民在刘晓波去世后通过各种方式绕过网络审查来纪念他。在2010年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室,刘晓波身处狱中,诺奖协会在颁奖晚会上摆放了一张空椅子向刘晓波致敬,空椅子的图片也因此广为流传;为绕过审查,刘晓波的崇拜者们使用“王晓波”或“刘老师”称呼刘晓波;夜色中的天安门广场也被赋予了纪念的意涵。刘晓波逝世之时,有中国的歌手创作了纪念刘晓波的说唱。

2019年4月15日,作为纪念六四30周年活动之一,捷克首都布拉格DOX艺术中心举办刘晓波雕像的揭幕典礼。刘晓波雕像揭幕仪式在布拉格举行完毕后,雕像将在全球巡展。

刘霞为丈夫刘晓波所拍摄的一幅照片,相中刘晓波的肩头坐着丑娃娃。刘霞作品


奖项和荣誉

1990年与1996年两次获得美国人权观察“海尔曼人权奖”[7]。

2003年,美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杰出民主人士奖”。

2004年12月21日,无国界记者和法兰西基金会颁发的2004年度“捍卫言论自由奖”[7]。

2004年,第九届香港“人权新闻奖优异奖”,获奖文章为《“新闻腐败”不是新闻》,发表于《开放》月刊2004年1月号。

2005年,第十届香港人权新闻奖大奖[7],获奖文章为《权贵的天堂 弱者的地狱》,发表于《开放》月刊2004年9月号。

2006年,第十一届香港人权新闻奖优异奖,获奖文章为《汕尾血案的始末和背景》[212],发表于《开放》月刊2006年1月号

2007年8月,亚太人权基金会“良知勇气奖”。

2009年3月,捷克“在困境中的人”(People in Need)救援组织“人与人” (Homo Homini)人权奖[213]。

2009年4月,美国笔会“巴巴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214][7]。

2010年10月4日,人权观察“艾莉森·黛丝·弗基斯非凡运动奖”。

2010年10月7日,德国笔会赫尔曼·凯斯滕奖[215]。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和平奖[1][2][216]。

德国、美国、葡萄牙、捷克、澳洲悉尼笔会荣誉会员,独立中文笔会荣誉会长。

2014年5月,与许志永并列荣获美国非政府组织“国家民主基金会”颁发的“2014年度民主奖”,5月29号在华盛顿美国众议院办公楼举行颁奖仪式。

2017年6月29日,支联会将联同其他团体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港出席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首天,举行“#释放刘晓波”烛光集会,促请习近平关注刘晓波的治疗情况,立即释放刘晓波。摄:陈焯煇/端传媒


刘晓波和刘霞都是“愚人”。按照《塔罗冥想:基督信仰内在隐修之旅》的诠释:

愚人的本质是爱。原先没有数字编号,性质等同于“零”。

善良的愚人......不禁使人联想起唐吉坷德苍白消瘦的身影——这位此处瓢泊的骑士为世人带来了不少的欢笑,他生前虽然被称为“愚人”,死后却留下了“善人”的美名。他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原型”——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不断地在自我显化。概念、原型和奥义是永恆的。

“愚人”教导就是如何超越理性的求知慾,以便得到“爱”所带来的高层智慧。这涉及的其实是意识的转化与锐变,神智学所谓的将“小莫那识”转变成“大莫那识”(觉识),或是人智学所说的从自我意识转成属灵的高层意识。

换言之,“愚人”卡的主旨就是从小我意识转化成宇宙意识,让小我臣服于神贫、顺服及守贞法则,不再是显意识行为的製造者。它促成理性和灵性的融合,也是一种整合人智与神智的炼金工作;前者在上帝的眼中是愚拙的,后者在人的眼中也是愚拙的。两者的融合带来的不是双倍的愚拙,而是能同时理解上下界的全观智慧。

赫密士的《翡翠石板》对灵炼的“点金石”的描述:

太阳是父,月亮是母;

它被孕育于风的子宫裡,大地则是它的褓姆。

它(泰勒玛)是整个宇宙一切精微事物的初祖。

若是将它投射到地球,将发挥完美的力量。

它睿智地将土元素和火元素、精微体和粗钝体区分开来。

它能够从地球升至天国,然后再降回到地球,从内整合源自优劣事物的能量。

这段话隐喻“归纳作用(从地球升至天国)和“演绎作用”(再降回地面),或是祷告(从地球升至天国)和启示(再降回地面)的作用力——人为的努力和上界的恩宠——经由融合变成了完整的圆,然后再透过收缩聚拢成同时上升下降的点。

这个点就是“点金石”——人性和神性、人本主义和先知主义、理性和启示、灵性与理性的融合。基督隐修之道的历史和演化任务,就是要促进这“点金石”的发展(或灵性与理性的融合)。

身为守护者意味着两件事:一,学习及实际运用过往的传统,二,持续付出富创造性的努力以促进成长。传统只有被深化、提升和拓展才能存活下去。单靠守护是不够的;它只会变成一具木乃伊。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灵性工作都需要上下界同时发挥作用,亦即上界持续的赐予启示、人的意识继续付出努力。

“义人”:当人的本质被唤醒和揭露时,便完成了义人的伟大价值。义人是真正的人本主义者,也就是人性的开花结果。其呼应的则是付出努力而成就出佛果的佛。圣人是启示者(先知/阿凡达)。佛是人中觉者,“觉醒者”,由于他对世间的一切经验——生、老、病、死——有了彻底的觉悟,因此从中汲取出合乎道德及事实真相的结论、统整为八正道。“阿凡达”意味着“降世”,以人的形象和特质降世为人的。如果说“阿凡达”是降世为人的神,那麽佛就是升天的人,他们都是人性演化的至高点。耶稣基督是上界启示与纯正人性的完美结合。

阿凡达与佛必须携手合作。未来佛——阿凡达将会融合成一个人。此人会彻底结合最高层次的人性(佛的本质)与最高层级的上界启示(阿凡达的本质),届时属灵世界与人界的至高表现都会藉由他的言行显化出来。换言之,这位未来佛——阿凡达不但会向世人阐明善是什麽,更会展现出至善......他就是太初之音的化身,道路、真理与生命。

因此,未来佛——阿凡达的任务不是去建构新的宗教,而是要引领每个人亲身体验到上界启示的源头,认清一切真理本质。他将不会渴望推陈出新,而会帮助人类确知何谓永恆实相。未来佛——阿凡达代表的就是祈祷与默观的结合,这两种形式的灵修活动将会驱动属灵的宗教与人本主义的结合。释迦牟尼的禅定图显现的是这位冥想大师浸润于默观的意识状态,与圣方济在跪祷中接受圣痕烙印时的意识状态显然无法融合。未来佛——阿凡达将会克服这种不相容性(汤柏格认为)。祈祷之火将与静默的宁静之水结合:太阳与月亮、火与水的炼金融合将会发生在他身上。

至于冥想“愚人”奥义的我们,感兴趣的不只是圣依纳爵为灵性与理性的融合所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以“愚人精神”上路,最后成功地在上界的启示和人的努力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此奥义教导的就是如何在两界——神界与人界——之间“保持健全”。它教导人从两个方向去跨越这两界——从下界到上界(赛普利安大法师的例子),然后再回到下界(圣依纳爵的例子)。因此,“愚人”也是一则将精神错乱——互不协调的两种意识——转化成智慧的奥秘教诲。

探讨未来佛——阿凡达,就是因为他将引领人去面对和体验处于两界之间的状态,并且将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转化成和谐的智慧。他将会是实现这份理想的鲜活典范。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他代表的是人的意志促成的三种行为:祈求、寻找、敲门——这完全符合主耶稣所说的:“你们祈求,就得到;寻找,就找到; 敲门,就给你们开门。”

以上是“愚人”奥义在历史上的作用。至于它在个人灵修上的功能,则类似于一种内在的炼金转化。个体灵魂一开始会经验到灵性与理性的分立,随着人格的进展两者会形成平行或“和平共存”的关系。接着灵性与理性会开始合作而逐渐融合成“第三种法则”——隐修之道的“点金石”。在最后阶段的一开始,人的逻辑会从“形式逻辑”(一般的和抽象的逻辑)转化成中间阶段的“有机逻辑”,最后蜕变成“道德逻辑”(实质和本质的逻辑)。

默观或思维的深化也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一开始是将注意力放在某个主题上面,接着是去理解它以及它和现实的关系,最后是直观地洞悉到它的核心本质。默观带来的是从形式逻辑到有机逻辑到道德逻辑的转化。默观一旦进入超越理性的状态,就会变成一种自动的祈祷——如同祈祷一旦进入无需语言的状态会变成默观一样。祈祷与默观的炼金融合——内在天国的日月合相——是领悟了“愚人”奥义的人会进入的状态...... 亦即上界的启示与人智在后者不陷入疯狂之下的合一......这也是“点金石”的形成,上界启示和人间知识浓缩成的双重确知。


2020年4月1日是《刘晓波纪念文集》英文版《刘晓波之旅程:从黑马到诺奖得主》(The Journey of Liu Xiaobo: From Dark Horse to Nobel Laureate)的正式出版发行日,也是刘晓波妻子刘霞的生日。此书封面右上方的刘晓波头像,正是取自刘霞所拍摄的照片。

以下将此书的封面、扉页和目录上的英文译成中文供参考,使有兴趣的中文读者,可通过目录上所翻译的标题,阅读对应的中文版文章,


封面和扉页相同的文字是书名和编辑名:

书名:刘晓波之旅程:从黑马到诺奖得主

主编:乔安尼·利多姆—阿克曼(Joanne Leedom-Ackerman)

协编:张裕、李洁、廖天琪

扉页中、下部还有:

翻译:毛雪萍(Stacy Mosher)、吴玉婷(Andréa Worden)

出版:波托马克出版社(Potomac Books)——內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所属品牌

此书英文版只是选取了蔡楚主编的《刘晓波纪念文集》中文初版内文的大部分,又加进了后来新收的十篇,分章则完全不同,因此目录编排方式和选文次序,与中文版大不相同。

目录

图解

致谢

引论:知行合一(7)

乔安尼·利多姆—阿克曼:编者的话

达赖喇嘛:前言

林培瑞:序言:刘晓波之情

张祖桦:刘晓波的精神遗产

崔卫平:民主铁人

严家祺:刘晓波争议原因论

张  裕:刘晓波简历


刘晓波为何重要:红墙关黑手(9)

余英时:谈刘晓波事件

滕  彪:作为人类精神事件的刘晓波之死

杨  光:中国民主转型的道义巨人——刘晓波

胡  平:丧钟为谁而鸣

鲍  彤:刘晓波和他的政治主张

乔安尼·利多姆—阿克曼:思想前沿的刘晓波

王  丹:走康有为的路 流谭嗣同的血

卡尔·格什曼: 纪念一位英雄烈士

钱跃君:中国文化的脊梁

青年和大学时代:赤子心到黑马(6)

邵  江:刘晓波的抵抗

王  玮: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

艾晓明:我期待一场盛大的告别

莫之许:未尽的征途

苏晓康:刘晓波把激进煎熬成温和

白  夏:知行合一的刘晓波


天安门广场及其后:没有敌人(9)

周 舵:悼念“最好的朋友”刘晓波

一 平:走上祭坛的刘晓波

吴祚来:和平理性价值永恒

金 钟:刘晓波和他的无敌论

潘永忠:永远的丰碑——刘晓波

师 涛:诗二首(敌人十月之歌

徐 琳:诗二首(悼晓波我该如何挽救——致刘晓波

子 抗:名字离去之后的井

天安门母亲:致刘晓波、刘霞夫妇

政治、人民和笔会:面对几抵抗现实(15)

王德邦:不意一别成永诀

何德普:怀念好友刘晓波

洪哲胜:悼念晓波小兄

赵达功:回忆与刘晓波二三事

野  渡:路上的囚徒——纪念晓波

刘  荻:我和晓波

郑  义:最有宽恕精神的反对派

蔡  楚:我所知道的刘晓波

巫一毛:晓波,今夜为你点一支烟

齐家贞:刘晓波、我和笔会

小  乔:向死而生

秦  耕:中国的自由神

于建嵘:永別

严家伟:沉重的记忆,永远的怀念

王金波:双重噩耗,无以复加


零八宪章:没有仇恨(8)

徐友渔:苦难中的修炼

江棋生:深切惦念危在旦夕的刘晓波

裴毅然:评刘晓波思想遗产之一

孙文广:悼念刘晓波

何俊仁:刘晓波一生对香港人的意义

鲁 扬:我为什么追随刘晓波先生

蔡咏梅:刘晓波是香港人的英雄

赵常青:致敬刘晓波!

诺贝尔和平奖:空椅子(4)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公告

沙叶新:诺奖有眼 晓波中状元

牧野圣修、王进忠:刘晓波 “没有敌人”精神在日本永存

崛武昭: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间:困境和矛盾


向死而生:黑暗中的火炬(12)

余  杰:刘晓波与他的时代

廖天琪:一首响彻华夏荒芜大地的美丽交响诗

凯撒·阿·厄兹匈:刘晓波有一个梦想

陈奎德:登临祭坛

黎安友:刘晓波之死和中国当局的恐惧

高宝玲:刘晓波的自由之争

詹姆斯·塔格尔:“他们杀了他”——中国医疗的剥夺和文学良知

胡  佳:纪念晓波

廖亦武:给刘晓波的挽歌

唯 色:再生:致刘晓波

杜导斌:好兄长,为什么要去死呢?

李咏胜:中国的路标(外一首)

结语:心心相印(2)

刘  霞:给晓波(诗四首)

刘晓波:刘霞摄影集序


附录(12)

独立中文笔会:晓波,黑暗中的一颗流星

国际笔会:刘晓波——优异人生,永世铭记

王天成:中文版出版后记

鲁比奥、史密斯:致《刘晓波纪念文集》发布会参加者的信

刘  霞:致国际笔会代表大会的感谢信

各团体声明

刘晓波著作

刘晓波获奖和荣誉

大事记

零八宪章

刘晓波: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撰稿人名单及简介

2020年4月2日,周四,庚子年三月初十,19:45完毕于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