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科普網站【鏈習生】專欄作家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讀懂一本書》樊登的讀書哲學

書名:讀懂一本書
作者:樊登
出版社:三采

《讀懂一本書:3300萬會員、22億次收聽「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完整公開》

單憑「讀懂一本書」這斗大的標題,可能會讓人過度期待,以為整本書都環繞在「讀懂」一事。

其實是樊登在談他的一套讀書哲學,原版(簡中版)封面的雙標題就下得挺好的,「樊登讀書法」是比較貼切的描述。


■ 樊登的信念

Photo by Timothy Eberly on Unsplash

我沒實際聽過《樊登讀書》,只知道這是個爆紅的「講書」App,要付費的——但書不是要自己讀才有樂趣嗎?這是我身為一位「雲玩家」的既定想法。

完讀本書後,刷新了一些我的印象,覺得有必要先幫大家釐清,整理如下:

✅「不舒服」讀書

樊登信奉「不舒服」的讀書原則,他認為一本書讀得太舒服了,反而容易固步自封。

✅ 所以讀書只追求「有用」?

非也。樊登有提到,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讀一些詩,讀一些哲學,似乎在生活起不到多大作用,其實它會潛在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

其實在書中,樊登賞析了好幾本文學作品,像是他也用「解構一本書」的方法去講《西遊記》。

或許你會問,那為什麼《樊登讀書》的選書都是那些調調?

我的看法是,有些書「暴雷」了就不好玩了——這類型的書,比較適合大家都讀過了以後,齊聚在一起「激盪出不同火花」,比較不適合拿來講;書中有一章在談「選書」的標準,亦有說明。

✅ 帶著「目的」閱讀?

雖然樊登是「不舒服」讀書的信奉者,但他也說到,還有一種讀書方法其實是更令人享受的,那就是沒有目的的閱讀(自由閱讀),是更高級的一種探詢。

這裡留下了興味盎然的一句話:「當你能夠找到不同的書之間的聯繫時,兩種方法就殊途同歸了。」

✅ 「自己讀」的效果最好?

這邊也可以呼應《樊登讀書》 的選書依據。

對於某些人來說,「孤獨」地讀一些「有難度的書」,事倍功半。如果有機會獲得高人幫助你去解讀一本書,就像上學的時候聽老師領航,再接著讀下去。都是值得高興的。

所以,或許可以屏棄「自己讀」的精神潔癖,在某些書籍上。


■ 心得

Photo by Edvin Johansson on Unsplash

這本書最引起我共鳴的點,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樣,是樊登自述他參加西安大學辯論隊那段。

憶起了大學時期,我也參加校內辯論社,汗顏的是,沒有書中那樣的「魔鬼訓練」。天啊!每天早上鍛鍊腹部發聲法、「一打四」的模擬練習,太狂了!

作為辯手,我的「舞台效果」並不好;我在社團的工作是「打雜」各種行政運作,例如接洽社課、安排練習賽、報名/舉辦大型盃賽、回應校內管理單位各種規定⋯⋯社長的使命。

我花了很多時間陪選手準備賽事,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整理」講稿。

不用想問題,因為主題(辯題)已經定案了,但我們去必須去圖書館找資料(背景現狀)。接下來要反覆修訂申論稿,我自己還蠻習慣用「三足鼎」的方式,也就是提出三個論點(方法)去支撐立場,做出make sense的推論(演繹法),並演練攻防⋯⋯。

⚠️ 要解決什麼問題?——辯題。
⚠️ 背景知識?——去圖書館搬資料。
⚠️ 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架論點,做推論,演練攻防。
⚠️ 總結,價值昇華。——整理,下結論。

看完本書,赫然驚覺,原來我參加社團的三年,無數次鍛鍊了書中「解構一本書」的方法;無形中用上了「思維導圖」的編纂要領。

除了印證既有所學,我也收到新的思維。

例如樊登讀一本書,鮮少畫線;讀完一本書,會「放空它」一個禮拜——刻意營造一個「寒徹骨」的環境。

接下來,他會開始進行一連串很磨人的「補救」的措施:回憶、構思、手寫、講述。這整套過程,不只用上了最最最高級的「輸出」手段(參照《最高學以致用法》),還增添了一道篩選機制,又更加高竿。

⚠️ 或許,回憶不僅是單純記憶和追想,更多時候,是在練習篩選。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 筆記:選書、理書、講書

先附上我「解構」完本書,所繪製的思維導圖(原圖)。接著從選書、理書、講書三方面切入,汲取幾個亮點。

以Xmind編纂,有些節點我把它收縮起來了。否則「葉脈」會太大片。

【1. 選書】

什麼樣的書值得被解讀?樊登最側重的原則,是一本書的科學性建設性

這裡容我註釋一下,並不是說其它的書就不好了,而是有一些書「不怕暴雷」,講得愈通透,愈有助於聽眾去理解這本書。

可以想像是「課本與老師」的關係,就明白了。

✅ 科學性

不是憑空捏造,不是簡單歸納,它一定經歷了科學性的驗證過程——可證偽。

⚠️ 有問題,能解決,並且有嚴謹的論證,就是一本好書。

✅ 建設性

經驗、智慧的累積,引出了感悟、啟發,是建設性的東西。

⚠️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意義、行動和改變,也是一本好書。

【2. 理書】

書中並沒有「理書」一詞,是我創的總稱——梳理一本書的意思,包含了兩個層面:讀懂解構

✅ 讀懂一本書

先是談到了「理解力的池子」的概念,就是讀者的背景資料庫。

舉個例子,假設你學生時期修過任何「法學概要」的學分,不需要像律師一樣鑽研的很深,但起碼見過「世面」。那麼有一天,當你看到別人在論述相關概念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名詞或語法,就可以省下一道名為「理解」的手續,讀書的「攻城略地」變得更加容易。

樊登建議,讀書要建立的底層積累知識有:

⚠️ 經濟學、心理學、中國古代經典作品、管理學、邏輯學、哲學、人生經驗⋯⋯等。

另外是「知識的自我反芻」習慣。

樊登讀書時不太畫線,讀完後放下,給自己一段時間沈澱,間隔大概為一週。一週時間也差不多忘了快一半。這時候一邊回憶一邊繪製思維導圖,跟隨回憶的過程,再去打開那本書,然後去翻閱摘抄。

人的大腦經過了間隔,經過了回憶的挑戰,對內容的記憶力就會更強。

拿筆在本子上畫線是很愉快的事。因為你可能會覺得只要畫過了,你就已經記住了這段文字。這個過程很愉快,你的感受是愉快的,但你的大腦沒記住。因為這個過程沒有挑戰性。你必須把它放下,隔一段時間,挑戰自己,回憶內容,這時候才可能記得住。然後做更進一步的挑戰——把書講給別人聽。

張口就說,這樣你的記憶力才會加深。

⚠️ 少畫線 → 放下(一週) → 回憶(構思思維導圖,此時才摘抄) → 講。

✅ 解構一本書

樊登講書不寫講稿,取而代之的是思維導圖——你是如何「解構」一本書?

我對解構一詞的領會是:「理解完做拆解,構思完再構建」;融入了自己的取捨、個人的詮釋——用「中文翻譯成中文」,這當中是有「化學反應」的,而非「物理現象」的摘下拼上。

接下來詳談。

【3. 講書】

✅ 組織「講稿」

方才提到了樊登的「講稿」是思維導圖,他把繪製思維導圖的第一筆稱之為「坡道」——最難,卻也最有意思。

我把坡道想像成一個「切入點」,切入的角度愈犀利,愈能擄獲聽眾的注意力。讓別人覺得一定得把這書聽完。

樊登分享了一些建立坡道的材料:

⚠️ 最打動人的一個點。
⚠️ 最有價值的內容,可以是故事、案例、顛覆性新知、生活場景代入。

坡道一旦建立完成,接著論述背景,再接下來進入正文,就沒這麼難了。對待正文,很重要的原則是,對每一個部分都要給予充分的論證,就是我們說的實驗數據、案例、故事。

最後到了結尾,要能起到總結的作用。除此之外,樊登特別喜歡前後呼應,帶點詩意,富有感召力。

⚠️ 建立坡道 → 背景現況 → 正文(充分論證) → 結尾。

✅ 講書前要了解的兩大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一手知識,以書為據,別跑偏」。

我覺得這是對「遊戲規則」明確定義的必要性, 今天假如我是一個付費的聽眾,我究竟想聽的是這本書的「原貌」?還是你這個講書人的「私貨」

面對兩批截然不同的客群,一定要事先界定清楚,不能游移不定。

⚠️ 這無關對錯,而是對受眾的負責。

第二條原則是「二次創作,不是單純摘要」。

乍聽之下,好像跟第一條原則矛盾了?其實不然。

舉例說明,歷史老師授課,他用「餓的話,每日熬一鷹」帶給學生一個有趣的記憶點,但並沒有「超譯」八國聯軍的史實。

如果你有更好的表達方式,能更平實地把一個道理講清楚,那你就講故事。換句話說,就是再創作。

尊重原文,但同時一定要創作。這體現了講書人——知識的解密者——的價值。


🌱 閱讀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penfarming

🌱 筆耕不輟,定期灌溉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