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馬特市觀察•小破小立
來到馬特市兩個多月,寫下一些觀察和心得。

■ 觀察:小破小立
一開始,覺得馬特市好像臉書喔(內建的「讚」按鈕)!但是質感好太多了。
沒有擾人的廣告(彈出)視窗,也沒有各種繽紛雜亂的LOGO(對照組:痞客邦),但這應該是基本要求齁!
畢竟是以文會友,不太會看到臉書上那種「簡單了事」的貼文。
⋯
從左側點開「發現 → 最新」,所有文章按照時間排列,只要有耐心往下拉,大家的文章都一覽無遺。
⚠️ 不受演算法擺佈:決定你該看到什麼?或是你不該看到什麼?
所以也沒有「同溫層」的問題啦!
⋯
沒有文章分類選單(而是靠「標籤」歸檔),逼得你會看見各種類型的文章,至少標題會被掃瞄過。「市民」雖以華人為主,但遍佈於中、港、台、海外各地,像是鮮活的百川,注入了馬特市這片汪洋。
⚠️ 踏出舒適圈,迎接豐富且多元的題材,兼容並蓄。
⋯
最重要的是,這裡保有一種熱烈回應、支持的氛圍。你會感受到你寫出來的東西是有人在看的。大家就像社區裡的街坊鄰居,出了門、見了面會打招呼的那種,倍感親切。
⚠️ 自在、寫意,不一定要寫出很「高」的文章才能發表。
突然想到了方格子,可能是介面給人的感覺,像是一本雜誌,再加上「付費牆」的設計,無形中給人一種壓迫感,得匹配情境,得寫出具有「專欄」水準的作品才能刊出。
⋯
所以我會用「小破小立」這四個字形容馬特市。
破除了演算法、同溫層和舒適圈,立下了輕鬆、無拘束、熱絡的溫馨氣氛。
■ 讚賞公民:解鎖更多科技樹
這個點子太妙了啊!

不論是想要「白手起家」的人,15,000 LikeCoin 就像一個錨點,讓寫作初期有個目標,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就可以「轉職」為讚賞公民。
或是直接「課金」也行,既然付了門票錢,自然想儘可能地「吃到飽」多寫幾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除了支持創作這個「利他」因素,目前加入讚賞公民的「自利」誘因稍嫌薄弱。和拍手公民相比,只多了Super Like 的體驗,期望未來能做出更多差異化的功能呢!
⚠️ 朝向使用者付費的光譜微調幾格,但也拿捏好平衡。
想要「解鎖」更多的「科技樹」!
■ 編輯器:許願「文章配圖」
我最喜歡「關聯作品」這個功能,它讓我可以輕鬆的鏈結不同的視野,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補完同一個主題。
每當發現有人針對同一本書發表了新的意見,我就會很開心地拾起這片「拼圖」連接起來,有種蒐集小物的滿足感,讓觀點更加完整。
⋯
很多人在撰寫文章時,會去Unsplash素材網尋找搭配文章風格的圖片。
在Medium平台裡,這項功能內建於編輯器,還會自動插入圖片來源,實在是太方便了。希望馬特市也可以興建類似的「公共設施」。
⚠️ 許願:讓「文章配圖」更便利的方式。
⋯
文章一旦發表,內文無法修改(只能整篇隱藏),所以我在Medium也會同步備份一篇。有些具有時效性的文章,例如 《閱讀筆耕|電子書閱讀器》,需要定期更新資訊,就可以看著辦了。
■ 文末回顧
最後,附上文章架構圖(原圖),便於回顧。

閱讀筆耕的臉書專頁 👉 點此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