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何必

经济急剧下滑伴随金融动荡

经济急剧下滑伴随金融动荡

                                 2005年6月14日

何必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8%……(略。)

由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强劲提振而来的投资迅猛增加,现在已经到了坐享其成的时候了。可是,人们看到的却是,高投资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高增长,虽然数据显示于GDP上那些令人振奋的表面幻象曾经蒙蔽了不少依然纯洁并乐观者,可从2002年启动的经济疯狂还没让人体会到些许的温暖,已经要淡出我们的视野和社会生活了。从2003年开始的水电油煤运等的全线吃紧及其附带着的价格疯涨,带动了整个产业成长的畸形,而这个过程还没来得及将价格信号如实而如数地传导到终端,或者说,终极消费市场还没有做好迎接通货膨胀的准备,就出现了PPI大涨而CPI不为所动的奇观。

而支撑社会经济最重要元素的企业全面进入盈利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也给刚刚走出通货紧缩困境的中国经济一个匪夷所思的景象。那边,当局今年初刚刚宣布实施财政与货币双稳健政策,巨额财政债券发售所引发的与政策走向相背离的争议还在火热之中,这边,积极的财政政策尸骨未寒,通货紧缩的压力不期而至。而企业的全面疲软,则是很有奇妙的格局。

随着接近年中,不少官方经济数据的出台,使得人们又有了太多可以胡思乱想说三道四的依据了。光是14日这一天,媒体上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说辞。

《每日经济新闻》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就目前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从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崩溃后的2001年开始,我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真实周期和金融周期。本轮经济周期已经历了四个年头。根据以往拐点一般在第三至第五个年头出现的经验,以及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GDP增长情况,我国经济已于2003年底、2004年初就已经达到了本次周期的顶峰。这就是说,真实周期的拐点已经过去,投资和GDP已经处于、并将将继续处于下滑态势。当前,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依然高于经济低迷时期,但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既要防止经济的急剧下滑,更要防止经济急剧下滑导致的金融动荡。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6月13日,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下降。1-5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资金额64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0.79%。而令人瞩目的是,近两个月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却呈急剧下降趋势。商务部早先的数据显示,5月份FDI金额为48.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而该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4月份的FDI仅为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7%。有媒体观点认为,商务部公布数据的变化,正反映了中国内地持续对房地产等行业实行宏观调控,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底集体学习强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内外资所得税酝酿合并等一系列反省引资政策的大背景下,外商投资积极性有所降低。

真够热闹的。经济欣欣向荣没几天,就到了该既防止经济急剧下滑和金融动荡的场面。而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FDI首位才几年?2002年中国人第一次在占据高端时的欣喜余温尚存,还没两年就有了止升反跌架势。按照中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基本国策、以及地方政府将引进外资当作GDP挂帅的政绩考量体系,这应该是中国经济乃至政治的一大败笔。

《东方早报》数据,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指出,虽然中国在中期内可能会加息,但近期不会有此意向。有关的经济数据已经显示出了中国经济减速,特别是中国国内投资需求的增长已经减缓,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利率应该大幅提高,政府最多也就是进行一些边际调整。虽然理论认为,一国的利润应当接近真实的经济增长率,但对于单个的很大的经济体来说,对真实利率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的国内的储蓄率,目前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其国内储蓄率平均达到GDP总值的35%至40%,比美国和欧盟的两倍还要多,所以它们的真实利率出奇地低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根据这种观点,人民币利率调整将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但是,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中国货币及其以利率为表现的市场价格长期被人为低估,正是中国经济当中投资居高不下并且导致信用非正常膨胀的核心动因。目前,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投资品种捉襟见肘,高储蓄率状况还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利率被压低则吸引信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雷曼兄弟公司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症结在于供应过剩,而非过热。中国内需低于生产,中国企业则透过降价,以及少进口多出口予以应对,而未削减生产规模。基于以上分析,中国今年CPI增幅将由3.5%调低至2.2%,央行今年也不会再加息。报告称,中国的投资增长始于2002年,政府当局虽对投资过热提出警告,2003年的SARS疫情则令政府部门推迟实施遏制投资的政策;去年1至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又按年增长43%,主因是矿业、电子机械、化学产品、交通及工业设备投资急升,政府当局则透过限制银行贷款、加息及提升商业银行准备金比率等措施予以限制,但收效甚微或为时过晚。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显着增长,而此类产品的最大需求来源地产市场则开始降温。为此中国经济仍有硬着陆的可能,供给过剩的问题亦可能显着恶化。今明两年GDP增幅存在不小的下跌风险。

面对此情此景,一旦发生经济急剧衰退甚至金融动荡,我们又该怪谁呢?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