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何必

不坐现代汽车

不坐现代汽车

                                             2005年6月15日

何必

有观众问,现在的出租车上是否有安全气囊……(略。)

为什么北京的出租车这时候就不讲什么“与国际接轨”、拟潮流而动反其道而行之,在出租车安全气囊装备上做手脚降低出租车配置呢?6月6日《法制早报》对个中缘由进行了剖析。

在北京市出租车主管部门刻意的低调中,上万辆夏利、富康出租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黯然退场,取而代之的,除了北京现代的索纳塔、伊兰特,还包括上海大众的桑塔纳3000、一汽大众的05款捷达、东风雪铁龙的爱丽舍。这些新车,都是依照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更新出租小轿车技术要求》而由各出租车公司订购的。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文件的出台几经周折,尽管最终的正式文本与坊间的传闻条款大相径庭,但有关部门为了“防止炒作”而不得不封锁消息。防止被炒作,或许与此前有“主管部门偏心北京现代”等的猜测有关。而且,这与主管部门所称的“选择权下放到了各个企业,政府只是负责制定规则”也不合拍。令人不解的是,由于要“防止被炒作”,出租车换型这项事涉多方利益及民众生活的公共政策,公众最终似乎没有了知情权。那些出租车司机们,却没完全沉浸在换新车的喜悦中;开上索纳塔的司机,甚至被人形容为“连哭都来不及”。油耗高(百公里约10升93号汽油,一天接近200元钱的油钱,夏利只100元)、保养贵、维修贵(夏利大修一次1000元左右,索纳塔大修就得上万了)、索纳塔少了很多配置(后面两个音响,双气囊改作单气囊,车身钢板减薄)、伊兰特比索纳塔质量还要次很多;可“份钱”呢?夏利一个月4000出头,索纳塔的一个月得5500以上,高的还可能6000多。

(略。)

尽管身处“风口浪尖”,尽管屡屡被质疑,但北京的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似乎在“以不变应万变”。一片批评声过后,相关部门变得谨慎起来。于是,“选秀”也随之改为秘密进行。

北京现代与京城的几家出租车公司达成了销售1000辆的协议;今年初,北京现代的一位经销商甚至透露,北京现代的目标是占有北京市出租车市场份额的67%。作为出租车的伊兰特和索纳塔肯定比作为私家车的这两款车要便宜,至于便宜多少,现代公司方面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回答。在现代汽车公司发布的2005款新车配置表中,最低配置的伊兰特汽车售价为11.28万元,最低配置的索纳塔车售价为14.98万元;有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估算,如果伊兰特出租车汽车售价仅为7万多的话,即使减掉现代公司所列举的装饰性配置外,剩下的配置怎么也不会才值7万元。现代公司有关部门表示,对于目前在出租车市场的进展,北京现代为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实际上在出租车业务上“做出了一定的牺牲”,“牺牲”的具体含义是指压低价格。以北京现代目前收到的出租车订单来看,平均以后每个月还要出几百辆。

各方在此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政府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干预的,像颜色选择、清洁与否。但是具体车型的选择等,政府不适合干预。如果存在这种车型选择的硬性命令,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凤春:出租车调价问题也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交通的供给和服务水平到底有多高?北京出租车市场是政企关系高度紊乱、背后利益关系缠结不清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某些部门就有着强烈的干预色彩。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这不是现代车作为出租车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这是地方保护的问题。现在(相关方面)否认是这个(地方保护)。出租车需要低价格、低成本,耗油量要低,需要高可靠性。

天则经济研究所公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玉闪:这个干预肯定是个很糟糕的干预,而且已经发生了。这个换车政策已经让很多司机倒霉了。北京的出租车市场是两种价格、不同车型,而投入新车采取什么价格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北京市这种投入新车的方式,是要把市场变成单一价格的结构。随1.2元的车被淘汰,出租车都要变成1.6元的。从政府的决策来说,这显然很不公平;因为这就等于调价,调价是很重大的事情,政府却没有开听证会、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悄无声息的把北京出租车变成1.6元的结构。而理想的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让这个行业产出更好、价格更便宜、服务更好。

……

如此,北京市更换出租车的台前幕后就被揭得近乎一清二楚了。其中,公共利益再度成为牺牲品,成为利益集团的囊中之物。

在这样的大背景里,再去看出租车安全气囊的配置问题,自然就会有别样的感触。

5月份,笔者跟随所在栏目组织热心观众到北京现代去参观,领略到了这个北京汽车工业的宠儿的面貌与神韵。足登高筒皮靴威风凛凛得意洋洋的年轻女子负责带领我们浏览观摩这个现代化的怪物。

除了那套背诵得像祥林嫂般熟练的解说词,了无新意。不过,在进入厂区之前,她还是兴致勃勃而又老生常谈地指着入口处一块大牌子上标明的北京现代股本机构图,说起该厂建设初期的一段往事。当时北京市领导强令北京几家效益不错资金雄厚的巨无霸们都要拿出钱来在北京现代入股,而那些企业的老板们几乎没有一个愿意与现代合作,可不敢违抗市领导的指令,不得已一个个“含着眼泪”把钱送到现代,可到了年底,却拿到了可观的红利,体会到了北京现代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到现在,现代的股本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成为北京惹人耳目的成功企业的一个典范。

听着这样的介绍,联想起1998年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当中,韩国也未能幸免,人们在分析其遭殃原因时,银企合谋串通一气欺骗社会,政府对于这种几乎尽人皆知的行径置若罔闻,官商勾结的丑闻不断,等等,都是致命的要害。

现在,韩国企业在中国也依然在照方抓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而北京市通过行政管制方式干预市场的事情,也许不当作正面宣传效果反而好些。

当然,这也许并不是现代方面炫耀与政府良好关系的用心所在。

在厂区,看到出租车被放置在一条专门的生产线上,当初还不明白为什么不与相同车型的其他车辆共同装配,到现在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那个女孩继续介绍着,现代里面的汽车装配流水线上,出于工作效率的要求,男性工作人员的身高没有超过1米70的,这样有利于节省屈直身体的时间。

我靠,现在要真是满世界找不到一米七的小伙子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呢,像老潘这快到一米九的主儿早就是处理品了。这种在身高方面的就业歧视比起泰勒制的管理似乎还要过分。而再听到随行观众里那些私下念叨说现代企业薪酬被压得非常之低、经常拖欠工资、劳动强度又异乎寻常的大、以及不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等现象,还有众所周知的在所有外企中,韩国企业是最不人道的,也就对产自这里的索纳塔、依兰特失去了那份赏心悦目的欣喜与青睐。

这些企业行为的长期存在并恶劣化,没有外界的默许甚至纵容是难以为继的。中国劳动监察方面的种种疏漏与偏颇,导致了外企在针对中国工人方面的为所欲为即使在北京也是如此肆无忌惮。

由是,假如真是在出租车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肯定不能控告俘获了政府的利益集团,更与北京现代没有直接法律关系。

出租车上基本上都没有安全气囊,这又是个很稀奇古怪的事。安全气囊是为了给车上的驾驶员乃至乘客提供一个安全的驾驶与乘车环境,一旦发生剧烈碰撞可以由气囊大大减缓对人体的冲击力,从而保护人身安全。有数据显示,装备安全气囊的车辆比没有该设施的车辆的事故伤亡率要低15%以上,也就是说,气囊可以减少事故中的伤亡。所以说,安全气囊对于车辆里的人员具有保护神的作用。

特别是,出租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成天到晚在马路上东奔西走。从驾驶员方面看,作为职业司机,工作时间几乎全部行驶在路上,因此发生事故的几率就比非职业司机要高得多,再加上目前出租车司机为了在交纳高额的“份钱”后还能谋求点子养家糊口的钱,几乎个个都是超负荷工作,每天在路上营运的时间往往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6个小时,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因而很多时候都处于疲劳驾驶状态,这种状况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在精神恍惚或由于疲乏而导致的反应延缓之际发生交通事故,北京很多出租车发生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睡着了,致使在睡梦当中永远离开了这个劳顿的世界。

同时,出租车由于其公交性质,很多时候车上都载有乘客,这就使得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伤害的人员并不止驾驶员个人,作为出租车使用者的乘客,在消费出租车服务时,也为着如此超负荷劳动承担着原本不应该由其承担的额外而险象环生的代价。

因此,出于出租车公共交通工具这种公共服务属性,应该更加严格地加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增添对于车辆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国际上,很多国家对于出租车车况的要求比其他社会车辆要严厉得多,其基本考虑就是出租车公共交通属性所可能带来的随时随地针对公共利益的危害。

可现实面前,咱在北京的人还不是得忍气吞声?所以,只能小心翼翼于乘坐出租车时,长着点火眼金睛,判别出驾驶员的精神状况和是否遵纪守法,没有安全气囊无论如何也是挺可怕的。

再不,就还是臭烘烘地挤公共汽车吧,不坐丫挺的现代汽车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