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何必

这堆破烂银行

这堆破烂银行

                                              2005年6月9日

何必

建行四川分行公示将从7月1日起对小额账户收取年费……(略。)

如此看来,社会上争议颇多的银行就小额账户收取年费的制度,在各方广泛批评指责声中还是粉墨登场成为现实。就建行实施的成果而言,还是很振奋欣喜的。四川分行5月30日公示,至今日均销户量超过4000,也就是至少4万个账户已经消失。多么伟大的成就。按照“建行内部人士”的说法,腾出的大量电脑空间对客户和银行都有好处,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并降低经营成本。这话倒是奇怪了:如果说这种举措是个双赢的结果,那么对客户的好处在哪儿呢?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以小额账户客户或者支付年费、或者被扫地出门为代价的。

针对中国实际国情,大多数银行客户都是存款数额并不多的小额储户,特别是9亿农村人口的储蓄频率以及额度都处于建行小额账户高限之下,执行如此措施无疑是将太多非富裕人口打入另册,或拒之门外,或劫贫济富;同时在中国特色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建行除了具有市场化运作内涵外,还肩负着国有企业的一些公共、特别是公益职能。如此嫌贫爱富的动作及其背后的指导思路,只能是公共利益被劫持,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囊中私利。

招行、中行等都在效仿建行此举,央行也表态对此制度支持,这也充分说明了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下“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全面开花,也算是自由市场论者们的又一大胜利。

与国际接轨口号下出现的银行扯下面具恶狠狠大举搂钱,却完全无视国际上类似对银行卡收费同时伴随着的种类繁多而且细致周到的服务、以及针对个人客户固定利率信贷产品、免费赠送银行卡等事实。“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一瓢,当然是于我有利;假若不利,自然要坚持“中国特色”了。

“业内人士”说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是导致系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那么电脑系统扩容要靠排挤小额用户,银行赢利必须以来搜刮穷人的腰包,这也算是天下奇闻了。

通过收取小额账户年费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粗放的经营方式了?同日《东方早报》数据,2004年国内银行业利润达到930亿,较2003年增长200%。但评级公司惠誉国际指出,今年为了核销呆坏账而拨备利润,中国银行业利润甚至可能出现下降。惠誉由于2003年是贷款发放的高峰期,新贷款的利息收入使中国银行业2004年的利润得以快速增长。但其中一部分如在今年收不回来,将变成不良资产,从而使今年的核销任务加重。虽然目前具体数额尚不能确定,但由于中国的银行利润率普遍不高,并且资本比率也很薄弱,因此呆坏账核销会对中国的银行业造成沉重的负担。由于宏观调控政策,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银行贷款出现回落,银行普遍出现惜贷。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今年银行利润的增长将会大幅放缓。此外惠誉指出,中国的银行应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建立起应对潜在呆账的更强大的缓冲器,而不是只采用发行次级债的形式,因为采用普通股的方式注资,可以进入一、二级市场交易,这样会使银行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而发行次级债只是增加了附属资本。

英国《金融时报》借用石油大亨约翰•格蒂的经典语言来描述中国银行的腐败现象:“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那就是银行的问题了。”而中国银行并不知趣,还在忙于明火执仗地冲着贫穷人群打劫。

那么,现在国内的银行都在干着些什么呢?在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宏调的形势下,银行一改以往低调做法,纷纷推出旨在抢夺房贷客户的新业务,令房贷市场竞争趋白热化。有银行人士指出,因房贷市场规模巨大,事关银行市场份额,而宏观政策缩紧了银行的房贷业务,银行只能通过争抢个贷来降低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此前银行都是在暗中较劲,现在开始都放在台面上公开争抢了。此前民生、光大及深圳商业银行开办了一种俗称“超按”的业务,即购房者选择到开发商指定按揭银行以外的银行办理按揭手续,开发商会在与原指定银行已确定的价格基础上给予购房者一个折扣。业内人士指出,“超按”等于直接从其他银行手中争抢客户。此外,个别银行推出 “跨行非交易性转按揭业务”也将目标指向其他银行的存量客户,购房者可将其在一家银行的房贷转到另一家银行,有的还可在第二家银行申请“加贷”,即申请获得更多的贷款,或申请延长贷款期限。由于跟国有银行相比处于弱势,股份制银行争抢房贷的积极性要更强烈一些。

所以,在高层对着房地产泡沫接连打出组合拳的同时,最该担忧一旦房地产领域发生问题把金融牵扯进去的银行业非但不为此惊醒,反而变本加厉鼓涨其中的偏颇与狡诈。这种以打擦边球的政策取向和以跑马占地“粗放式”用明抢手法进行恶性竞争的路数,就是目前中国各类所有制银行的真实运营状态。

银行如此,它们所孳生、豢养、扶持或关联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的状况又如何呢?当前中介机构在银行信贷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中介机构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的行为也在增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效应。由于竞争激烈,中介机构报告质量不高问题严重。比如审计意见失当,有的甚至根据客户要求发表审计意见。评估误差也很大,有的中介机构称其评估误差在10%至30%之间是合理的。如果按±30%误差计算,那么1000万资产就可能是700万元或1300万元的评估值,二者相差600万元。此外中介机构环节过多,综合费率偏高,综合计算,一笔贷款的中介费率大致在1%左右,相当于利率上调了1个百分点。而且部分金融机构互不认可非本行指定的中介机构,致使贷款申请人不得不进行重复评估,有的金融机构对不在有效期内的资产评估报告一概不认,若遇贷款展期,即便是抵押物价值相对稳定,也要求贷款户重新评估。报告一般要两周左右才能完成,银行审贷的时间也在15天以上。贷款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相隔1个月以上,往往使得贷款客户贻误商机。

有趣的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大型银行绝不在国内上士,给风雨飘摇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泼了兜头一盆又脏又凉的水。对于弱不禁风的中国银行究竟能在未来取得几许胜算,还要被迫选择海外经历严格到了扒皮般苛刻的上市筛选程序,对国内整体市场环境的认知,实在不晓玄机。

最近,交通银行忙着在香港上市。交行香港上市的招股书中陈述了49条风险,其中与交行业务有关的风险多达28条,这一方面说明交行的透明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国内银行风险的缩影。在交行的自身风险中,比较关键的有3条,即不良贷款水平、收入严重依赖存贷差和贷款过于集中。2004年交行不良资产大幅下降,但主要原因是向信达半价出售了530.2亿不良资产,在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背景下,不良贷款极可能反弹。交行主要收入来自利差,截至2004年底,非利息收入仅占9.9%。而且一年内短期资金占94.1%,一年内到期的贷款却占到68.2%,极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交行对公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贸易行业和房地产业,在宏调背景下,极易发生不良的情况,而且未收回贷款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区域,任何地区性的变化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在内控机制、资本金充足率等方面交行也存在着风险隐患。分析人士指出,交行存在的问题几乎是国内银行的通病,见微知著,从交行身上正好可以看到国内银行业的全貌。

反正,有了不良资产就进行核销转移,有了粗放就欺压小额客户,有了贷款目标就舍生忘死。这种破烂银行,还能怎么着?故此,建行认为收取小额客户年费是对银行和用户双赢的事,这也是不得不相信的真理。

或者,就只能像笔者这样,在尽可能的状况下拒绝消费,省得跟丫挺的制那份气。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