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BK

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徒。 該學的不少,想學的更多。 Liker.Social: https://liker.social/@nsbh

晚安日誌:網路生態系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策展人的當代社會,資訊多到讓我們沒有時間及機會思考內容真偽、更不用說進一步的查證了,作者的原意早已不重要,而在於觀者如何解讀與詮釋。

晚安,在剛結束的這一天裡,我完成了幾件自己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比方終於送出某個工作機會的應徵申請、比方為自己在連假後的後隔離生活規畫好每日作息,再再都讓好一陣子沒有「動起來」感覺的我嘗到成就感。雖然該做的事情還是有不少,堆置在那,卡住的、失去動機的、還沒有時間做的,都在那,一件一件我都記著,但在這幾天能夠有所行動、也有所成果真的讓我感覺挺好的。

曾經看過好幾次,我所敬重的前輩在社群平臺上公開自己未來幾天的待辦清單。對這件事,我的感覺是複雜的;因為一來這麼做確實能對發文者發揮一點作用,好像把事情公諸於眾之後,便會多好幾雙不盡其數的、想像的視線在監督自己達成目標一樣,讓自己更有完成的壓力及動力;二來,我同時又暗忖何必這麼做?這麼做的同時,其實也營造出一種效果,讓人覺得你很忙、你有很多事情要做,或是更進一步地,讓人「見識」到你的工作跨足不同單位及專業,彷彿企圖在自己忙碌之餘,還要利用這樣的忙碌為自己累積資本。

當然,我並不是當事人,也沒有跟他聊過這件事,並不能真正理解他這麼做的理由。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或者說就算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也都已經是創作者、策展人的當代社會,資訊多到讓我們沒有時間及機會思考內容真偽、更不用說進一步的查證了,作者的原意早已不重要,而在於觀者如何解讀與詮釋。

但是再回過頭來說,創作者並不是全然沒有可以操作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藉由網際網路盡可能地仔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以免被誤解,但同時也可以有意識地運用他人與自己的差異,營造料想好的效果,得到自己企求的結果;但無論如何,這都有一個潛在的成本(或說風險,端看你認為人在網路上的言行是否屬於一種交換體系),那就是他人的錯誤解讀。我們畢竟無法直接以言語控制他人,因此每次的發言更像是一種遊戲、一場賭博,看看他人是否買單;若事態不如自己所想,那就算再怎麼費盡心思也沒有意義。

這樣的賽局老早是網際網路的常態。或許反映了「網路生態系」的概念不再只能被視為一種空泛的、想像的理論,而是所有資訊及人都被彼此給影響,成為一種既是共同體、又能區分主客、甚至互為主體的「鏡像」。

我也困惑自己為何有感講到這份上,可能又回應到我自己對於晚安日誌「個人/公眾」性質取捨的焦慮上吧?

但這就是今天的晚安日誌,不管你喜不喜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