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BK

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徒。 該學的不少,想學的更多。 Liker.Social: https://liker.social/@nsbh

晚安日誌:沒事多喝水

(编辑过)
就現況而言,可能還是搞不懂背後原因,但單就結果而言,我是該「沒事多喝水」。

晚安。

發現好像很久沒有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了,總是抑制不住地較真起來,用一顆未必清醒的腦袋,講著自己過去也未必思考過的雜亂言詞。那未必不好,我其實挺享受其中的;但如果每天都這樣寫,未免無趣,晚安日誌的宗旨也不只是寫下那種不成熟的論理文章。

所以今天來講講我生活中當前遇到的最大疑惑吧!

我發現,在三級期間,不出門的情況下,無論在高雄住處還是嘉義的家裡,沒什麼活動時,我每天的飲水量跟平時相比,幾乎可以說是驟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嗜睡的情況就紛紛找上門了。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我把嗜睡、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歸咎於喝水量少?搞不好其實是居家的環境讓我過於放鬆,以至於沒能進入工作狀態呀!我不否認後者的影響,但是事實上,我還真的特別針對前者這樣的現象,做過觀察,以下是初步發現:

  1. 醒來後有喝下完整一杯水的早晨,早餐後我至少可以順利地連續工作一小時;反之則可能早餐吃完十分鐘內,血糖升高後就又犯睏了。
  2. 如果在工作時,放著一杯水在桌上隨時可以取得的位置,我將會下意識地取用來喝,即使我的認知功能並沒有讓我在主觀上感到口渴;只要有這麼一個舉動,我當天的產出量,將比沒有水杯、只有在感到口渴時才去取水的情況來得高很多。
  3. 在沒有穩定水分攝取的情況下,我很可能一個午覺就睡了兩個多小時;水分攝取充足的一天,我往往躺床上打個十五分鐘小盹便可以輕易下床繼續工作,而且基本上可以就一直工作到晚餐前。

雖然這些觀察並不嚴謹(要做真的有解釋性的監測也不是沒有辦法,就是覺得沒必要、也懶得計畫,更需要高強度的意志力),但上述三點已經足夠讓我意識到水分攝取跟我工作狀態好壞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關聯。

說來有趣,從小開始,我就有隨身攜帶保溫瓶的習慣,讓自己維持在隨時有水喝的狀態,也因此我每天的飲水量幾乎都有達到 2,000 ml 以上。但這波疫情反而讓我這樣的習慣有些鬆動的趨勢。

在住處時,雖說我知道水壺在哪,哪裡有水可以喝,但如果沒有如影隨形地拿在手上,我似乎就容易當它沒存在,接著就容易落入前面所述的「生產力低落」陷阱裡。所以我一直很困惑,「喝水」跟「效率」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是什麼。若能掌握箇中原因,我認為自己將有機會可以往更理想的生活邁進。就現況而言,可能還是搞不懂背後原因,但單就結果而言,我是該「沒事多喝水」。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這樣的困擾,無論是喝水還是在家工作效率低落,都歡迎分享你的經驗與看法。


你現在正在閱讀的是我的「晚安日誌」,謝謝你讀到這裡。

「晚安日誌」起初是我在 Liker.Social 微網誌的基礎上,每晚回顧當日的心得分享。後來因為內容總是越寫越長,加上我想養成每天至少寫一篇文章的習慣,所以將「晚安日誌」移到 Matters 上來發布。

但「晚安日誌」並不是專屬於我個人的專欄系列文章。在此,誠摯邀請你一起加入「晚安日誌」的行列,把書寫變成睡前的儀式,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給掏空,然後結束獨特的一天。無論在 Matters 或 Liker.Social 上,只要在發文前加上「晚安日誌」的標籤即可,期待看到你的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