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Lee
MonicaLee

文字工。

關於財務與旅遊的思考—— 鄉下文字工作者生存指南 (3)

文章開始前想舉手發問一下(不知去哪問),有誰能推薦Like轉美元、轉入台灣的銀行外幣帳戶手續費又很低的交易所嗎?煩請知道的人直接回在留言,感恩。

攝影:吳家溎

零工經濟、協槓、移居鄉下的現象反映體制內勞動逐漸存在不穩定的風險,父母輩那代一輩子做一個工作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追求穩定」的價值觀不再符合某些興新產業,甚至在傳統型產業中,「穩定」本身也逐漸有了風險。有些人移居鄉下轉成自由工作者是為了預先避開那些風險,追求人生更多可能性,這一系列文章建立在這樣的目標——防止來到鄉下又陷入另一個風險。

除了專業,理財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基本要件。這裡有很多理財專家,所以我只講最基本的鄉下生活財務管理。成為自由工作者通常帶有一點自我實現的色彩,人有夢很重要,但要謹慎它常不自覺讓你花很多錢。我的原則是,可以付出所有創作精力去賭一個理想,但絕對不花掉大半存款,尤其當這個夢想需要大眾市場來檢驗時。之前做獨立出版,每本書都是抱著最後一本的慎重心態去做,我一直想做出一本美麗的書,算圓個夢,可是我仍在預算內做事。為什麼?要留下一個餘地、一些希望給未來。資金不夠,就想辦法用創意來變通,到後來還是無法滿意,那麼接受侷限性和不可預期性。先惦量自己的歷練,對市場不夠了解,無法清楚評估利害時,讓熱情與天真來主導是很危險的事。就算賭贏了一次,眼界資歷還不足,無法判斷這是純運氣好、有貴人偷偷幫忙、或是自己真的那麼有實力,拿這一次性的成功經驗來分享給大眾又是更危險的事。收入不穩又不高的狀況下,萬一負債,市場又沒給你預期的回報,債坑就會越來越大。

當存款累積到一個金額就先留一小部分當零花與可動用資金,其他透過穩健型金融商品強迫儲蓄,絕不動用。幾年來生了足夠的利,再用另一個金融商品讓利滾利,用堆疊法來累積非動用資金。另一方面,可動用資金不代表就能開心花光,想辦法創造結餘,足夠了再撥進不可動用金的部分。

存款與穩健理財的觀念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你生涯發展的關鍵。經濟穩定能換來創作自由,你有自由的空間去思考這個合作對象和你的價值觀和不和,接案可求好不求多,有足夠時間寫出好作品,繼續累積口碑與人脈。業主信任你的作品也會連帶信任你,在條件上多替你著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最寶貴的。相反的,如果常缺錢,為了填補財務漏洞有案就接、雷案也接,一來是機會成本問題,二來自我品牌模糊。最差的狀況是,人一被錢逼急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判斷力變差,碰上很雷的業主,或變得很有攻擊性,為了搶案子拆別人台,或為了分潤跟人斤斤計較,搞得業內業外敵人很多。因此自由工作者千萬別讓自己陷入經濟窘迫的地步。文字創作做為一種商品來看,毛利率低,現金流也慢,完全不符合當前快速又高利潤的營利模式。先認清這個現實,一開頭就認真存錢,做好基本理財,別把自己的生涯往惡性循環的方向操作。真萬一到那地步了,不如轉行賺錢還比較快。

關於旅行花費的思考

特別開這標題,是因為因為鄉下自由工作者時間自由,不知不覺也花不少錢在旅遊休閒上,包含國內外旅遊、登山健行,以及平時的社交聚餐。如果有記帳,就會發現這些開銷一年下來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我並非說休閒旅遊不好,而是這是有前提的:如果你想當自由工作者,延遲享樂是基本要件。

剛回台灣時歷經一段文化衝擊期,其中一個就是台灣年輕世代對於出國旅遊這件事的高度崇尚。媒體廣告網路文章每天都可看到容易引發人焦慮、不斷刺激觀光消費的訊息——不趁年輕出國玩彷彿青春白費、等老了就後悔、沒出國看過好像很沒國際觀。就我身邊的觀察,有些人到個歲數會因自己沒出過國而感到有些丟臉,尤其男性,講了怕被女生嫌棄。但從自由工作者的生涯規劃角度來看,就算旅遊對你而言很重要,我會建議把理財看的比旅遊更重要。先別在存錢的關鍵時期把錢拿去玩掉大半,這會讓你在職涯上得到更好的回報。我舉個例,兩個25歲的自由工作者A與B,兩人在學生時期都打工、過年領紅包、出社會開始接案。A存了一百萬多一點,零頭留下當日常備用金,一百萬透過幾個穩健型金融商品分時分批規劃。B平時花較多錢在旅遊美食逛街購物聚餐上,存款差不多在二、三十萬這個區間,B覺得同齡朋友的存款也差不多這個數字,甚至更低,想著自己還年輕,錢再賺就有,所以沒什麼焦慮感。但現實是,B的存款金額不夠多,財務規劃選擇和資金增長的潛能都沒A大。等三、五年後,兩者財務差距會再明顯拉大,絕不是只有七十萬的差別而已。這時,A再撥出合理預算來出國旅遊還不遲,而且不會影響到本金結構。

若想出國走走,有另一種能出國又能在履歷上添一筆的選擇——去申請機構贊助,例如雲門流浪者計畫、客委會、科技部等公私機構都會提供出國進修、調研的補助。如果你外文書寫能力好,歐美也有很多基金會提供駐村、見習、研究等資金贊助,例如歌德學院去年有個在慕尼黑的音樂、影像類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供住處還有生活補貼。我也看過德國農場召聘外國實習學員的訊息,包吃住跟一點零用金,許多申請條件都不限國籍甚至不限年齡,多搜尋多提案,通過了就是個肯定,獲得經濟贊助又能累積資歷,甚至讓你產出一個作品集。

關於「鄉居視野窄」的思考

我們從小就一直活在「競爭力」的陰影中,從學校到社會一直擔憂自己失去競爭力,尤其鄉下住久了會有種害怕變成井底之蛙的焦慮,因為我們的眼光一直都是望向一級都市,成功失敗的標準完全以那為準。我到現在還是得和這種焦慮對抗。儘管如此,我並不認為多出國見識、多往都市跑就保證開拓了國際觀。我一直在找尋答案,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世界?我沒有明確的解答,或者也可說,這個答案可以有很多,每個人都掌握了部分的解釋權。

以前訪談過台籍日軍,他們年紀還輕,第一次出國就是被派往戰場,能返國的都是死裡逃生的幸運兒,但也身心受創。我也訪談過隨著國民政府部隊來台的老兵,一來到陌生的台灣,發現這裡的人和他們語言不通、習俗不同。那個日夜想念的家鄉被描述成敵方、是淪陷的匪區,其中有很多人一出來就是一輩子,永遠沒有回家。有位十八歲就嫁到台灣鄉下的越南姐姐,第一次出國就是結婚、生子、擔起夫家的家務與生意。我問她是否覺得人生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她告訴我:「其實從越南到台灣,我走的是一樣的路。」為何而活,她的實踐方向一直沒變,只是在不同國家而已。這句話我一直放在心裡,提醒我從德國回到台灣,也要走在同樣的路上。在鄉下聽過各種跨國生命史,不論原因、移動型態或心理狀態,都很獨特,這些故事讓我對於「跨越國境」有了更深層與多元的想像。

還有一種是從來沒在空間大幅移動的生命類型。我採訪過一位住農村的八十歲的奶奶,寫了篇文。當某個媒體平台的主編問我可否篇刊登那篇時,我有點擔心,萬一點閱率太低,對不住編輯們,畢竟誰會對一個一輩子從沒離開過農村的平凡老奶奶有興趣?但那篇文章刊登當天點閱率沒幾個小時就破萬,在媒體旗下幾個臉書平台轉載,分享數也很高,在平台點閱率維持幾天的排行榜第一。我主要想表達的是,一位沒有名氣的鄉下奶奶,一輩子務農,純粹講述她的老年日常、孤獨的滋味,為何能引起那麼多人的共鳴?讀者在意的不一定是受訪者名氣或罕見經歷,而是每個人都會老,這位奶奶講出了大家內心共同的擔憂與心事。一輩子待在鄉下、一輩子種田,沒有出國旅遊過,人生就不深刻、就沒有故事嗎?波蘭記者卡普辛斯基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中有兩句話我特別喜歡:「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這些住在鄉下、來自各行各業的小人物們,都教導我何謂世界、何謂活著,採訪他們時,也拓展了我的人生視角、逐漸化解了藏在內心的「競爭力」緊箍咒。想要拓展視野,不是只有國外旅遊一個選項而已,尤其在存錢對你非常重要的時期。只要抱著人文關懷,廣泛閱讀,關注周遭的人與現象,你就和世界產生了聯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