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ium
Lithium

不要做局域網的觀眾。

關於肺炎的無關緊要的事

我有一些台灣的朋友,關係很親近,常在Line聊天,聊遊戲聊美劇也聊幾句政治。從年初新冠爆發一直到現在,他們在閒談中說到 Covid-19 都是稱呼「武漢肺炎」,並不是帶著恨故意為之,只是台灣人主流都這麼稱呼而已。

之前微博上有過關於這話題的討論,網民普遍對這種叫法感到不滿,認為具有歧視性,還舉了美國之前爆發過的流感命名為例。那時候我對台灣媒體和民眾很理解,首先可能很多人都忘了,最早武漢爆發肺炎時,大陸的報導是從「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開始的,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在衛健委、世衛沒有確定官方中英文學名期間,中國媒體也是自稱「武漢肺炎」。是突然一夜之間——宣傳口好像突然悟了什麼——「武漢肺炎」這稱呼從大陸媒體消失了,所有官媒自媒體一致改口「新冠肺炎」,網民隨後又緊緊跟上。

其次,武漢(湖北)當地政府的瞞報失職是造成肺炎擴散的一大根源,可能大陸很多網民已經丟失了這段記憶,但台灣人是不會忘的。

台灣大多數媒體和主流民意一致,反共的心思是一直或明或暗立在報導身後的,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以上原因,沒有第一時間改掉「武漢肺炎」的稱呼我認為再正常不過。畢竟也沒有「上面的人」通知他們必須一夜之間統一口徑。

但時至今日,9 個月過去了。可能是在大陸聽多了新冠、在外媒看慣了 Corona Virus,看到台灣媒體和民眾仍理所當然稱「武漢肺炎」我覺得並不恰當。

一方面這已經說不上是很科學的叫法,模糊了病毒的性質,無法促進民眾對它的了解——就像大陸網民喜歡給外國明星起綽號便於記憶(或者玩梗)一樣,普通人對「TA真正是什麼樣子」的了解慾望可能就止於玩梗。在這點上,名稱很重要。

另一方面,執意把焦點從醫學引到「武漢」當然也是對武漢人的歧視和傷害。從BLM對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的反抗,到大陸很多地方政府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的差異對待,我們能夠意識到歧視行為對普通人有多大的傷害。年初時,聽到某人是湖北的,哪怕10年沒去過湖北了也要被另眼看待、進不了京、被酒店擋在門外;後來變成北京來的、新疆來的、上海來的......歧視是一件只要開始就會愈演愈烈的事,武漢人沒做錯什麼,他們只是受害者而已。

台灣對新冠肺炎的稱呼讓我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因為一直以來台灣都以它的開放、進步為人稱道。得益於近些年來的民主教育和開放的網絡、自由言論等,台灣人在國際化上一直做得比我們更好。但這次,台灣的處理顯得很「脫節」。這種脫節,不難讓人聯想到是來自意識形態鬥爭當先的思想,而這種思想的風頭蓋過了媒體報導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對「脫節」覺得惋惜,但又能理解。在開放、自由的民主社會外表下,這種脫節又何嘗不是台灣人常年受意識形態鬥爭之苦的反射。早在這個動盪的2020之前,在他們身邊的這個隱隱綽綽的強大「敵人」就佔據了台灣媒體和普通人的心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生活。意識形態為先的想法,也是他們在暗流湧動的兩岸關係下,不得不訓練出的反抗姿態。更加惋惜的,是這些以反抗為導向的種種,犧牲掉的是普通人本該擁有的平和的生活常態而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