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
人間世

無所事事諸多思緒的半廢耶青。 太多人寫風花雪月,太少人寫一些有營養又貼地的文史哲。那麼我嘗試寫下吧。

在網絡年代,摧毀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情

從前的奢侈,是有能力上網;今天的奢侈,是有能力斷網。

安迪‧沃荷(Andy Warhol)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會聞名於世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body will be world famous for 15 minutes.

除了個別因為才能、技術、仁人善舉外,絕大部分爆紅,都是一些醜惡的事情:部分真實,其餘部分誇張誇大,其餘部分無中生有。

人性,可以很光輝,同時,也可以很險惡。

網上很多貼文,把本來是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放上網公審。公審沒有成本,但是成效昭昭。當然,有不少所謂「blame the victim」的反駁,但是這些資訊,本質上只是「一面之言」。

個別被攻擊的人會回應,多數情況下是越回應,越被攻擊。

因為在網絡上面攻擊別人,也是沒有成本。覺得好玩、覺得義憤填膺、覺得要為不公者發聲,覺得,覺得,其實全部是「我覺得」。被攻擊的人,唯有忍氣吞聲,直接地被成千上萬的人炮轟,這樣帶來的精神損害(已經不講公審的實際損害了),難道不是更邪惡嗎?


這幅圖畫已經很著名了,很活靈活現地展現媒體資訊的特性。

每一個矛盾衝突,都不單純,但武斷煽情的言語,調動讀者的情緒。而讀者參與在這些討論上,又是沒有成本。

其實,如果你認為別人害你,如果犯法的話,為何不報警?(雖然報警也是一個極為差劣的處理矛盾方式)。選擇上網公審,其實你同樣的加害其他人。

「佢做初一、我做十五」。冤冤相報何時了?

今天網絡發達,每每這些貼文放上網,就永久銘記了,日後即使消了氣,但是對其他人造成的衝擊,已經無法挽回了。而且現在更加有IPFS系統,特性更加是永久保存,千秋萬代。

這個年代,真能做到「遺臭萬年了」。


2012年的推行文憑試前的模擬試卷,有一條中文作文題目「紛爭源於不自知」:

大概近十年香港學子,都會創作過這一篇命題作文。

這個故事的來源是《莊子·則陽》: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兩個在蝸牛角上的國家大打出手,死傷枕藉,豈料大家爭吵的事,在世界而言完全無益。世界的洪流之大,人的一生簡直牛毛,甚至所有人的一生都是牛毛。人其實是這麼渺小,有篇文章講過,人類只佔整個地球0.01%的生命。《傳道書》講過:

以前的事,無人記念;將來的事,後來的人也不追憶。(1:11,新譯本)

古人閱讀這一句時,可能會覺得很唏噓,奮鬥一生,竟卻無人記得。不過,在這個時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人放上網大肆公審,上面的一句,卻是如此振奮人心!

「我的醜態、我的失儀、攻擊我的言語,終將被世界的洪流淘洗殆盡。」真好!


今天有些國家大肆推動「萬物互聯」。把之講述成為人類發展的成就,「萬物互聯」真是這麼好嗎?

美國有一個宗派叫阿米希人(Amish),人數為20至30萬。他們拒絕不少現代設施,過著簡樸生活。大概而言,他們不使用現代汽車,不使用網絡,抗拒物質主義,甚至亦抗拒使用電力。

曾經和朋友討論,朋友卻說之為「邪教」。哈哈,認真審視一下,究竟是我們的生活形式更似「邪教」,還是Amish?

究竟我們是「邪教」,還是Amish是「邪教」?

幸好,不少人也認清這些問題,嘗試逃離網絡社會,嘗試過一個可以斷網的人生。對於我們這些「被迫滯留在港的市民」,也可以嘗試一下 Digital Minimalism,減少你被網絡攻擊的可能性,盡量從網絡世界上「消失」。

從前的奢侈,是有能力上網;今天的奢侈,是有能力斷網。

最後,引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濱散記》(Walden)中很好的一句話作結:

We are in great haste to construct a magnetic telegraph from Maine to Texas; but Maine and Texas, it may be, have nothing important to communicate.
(我們急忙地從緬因州築一條電報線到德州;可是緬因州和德州之間,也許根本沒有重要的電報要傳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