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文化保育與政治—讀《記憶之外》| 翻開澳門 #03

(编辑过)
總言之,回歸前所有保育行動都有濃濃的政治目的,不單純是為了文化而為之。

很多遊客來到澳門,多少都會覺得這地方很「小」,只有香港面積的三十六分之一,走一圈便走完。不過試想想澳門如此細,2019年卻能吸引四千萬的旅客來,背後可能蘊藏一個「大學問」。澳門建築師、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會員呂澤強新書《記憶之外—走回20世紀看澳門建築保育》,便透過多項文化遺產,將澳門古城被保留下來的故事,向大家訴說。

「大三巴」作為保育起源

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育,肯定要從最著名的「大三巴」說起,因為它不僅僅是澳門最具名氣的景點,也是整個保育的起點。大三巴遺址原為天主之母教堂,「大三巴」是華人對這個教堂的俗稱。1835年,教堂發生火災,所幸大火沒有將整座教堂燒燬,可以靠修復來重建教堂。

1904年,神父安東尼奧想借澳門教區主保聖人確立五十週年,重建天主之母教堂。原本重建計劃已成功籌得款項,建築師也制訂了重建方案,可惜計劃最終沒有成事。呂澤強認為這可能與1910年葡國發生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有關,新的政府主張所有宗教建築物都歸政府所有,繼而令重建出現變數,沒有落實。

1911年的大三巴牌坊,旁邊磚屋的材料可能便「借用」自這座老教堂。

1926年,澳督頒佈批示,宣告將大三巴遺址列入「國家紀念物」,加以保護。這個批示是現時發現最早澳門保護建築物的官方文件。澳督之所以決定保育大三巴遺址,是應教區的請求。當時不少居民經常偷取遺址的石構件,再加上附近寮屋時常發生大火,種種因素都危害遺址的安全,令教區擔心不能保留這個「天主教在東方輝煌的見證」。這個舉動的象徵意義重大,標誌葡國開始注重保育其文化在澳門的「痕跡」,往後澳門政府始更全面保育澳門的文化遺產,幾乎都朝這個方向出發。

殖民、革命與保育

1953年,澳督史伯泰(Esparteiro)透過訓令的形式,直接將葡國對於保護文物的法令套用在澳門。同時為了更好保護文物,澳門政府成立了一個評審委員會,並擬訂一份共三十五項文物保護的清單。在這份清單中,大部份都與葡國文化(如眾多天主教堂)或葡國在澳門的歷史見證(如歐華利石像、亞馬留銅像)有關,只有屬澳門首間醫院,由華人主理的鏡湖醫院與孫公館(今國父故居)例外。作者認為文物清單的內容明顯充滿殖民意識,傾向保存葡國在澳門的文化,至於出現鏡湖醫院與孫公館兩個特例,是為了討好華商與台灣政府(與葡國有邦交)的舉動。由此可見,文物保育明顯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保育議題,內裡含有濃濃的政活色彩。

不過,文物保護清單一直沒有確實執行,主要是因為當時澳門缺乏保護文物方面的人才,再加上澳門政府比起保護文物,對於城市發展更感興趣,以致沒有積極保護清單內的文物。雖然清單沒有被落實,但不代表澳門政府在文物保育方面毫無作為。例如建於不同時期,屬澳葡時期防衛設施的「大炮台」列為保護區,與由華人富商盧廉若於十九世紀興建的「盧九花園」,都是「文物保護法」出台前的重要文物保育項目。

右圖為1910-1913年間攝影的「盧九花園」,蘇式建築在今天仍保存良好。

1974年,葡國發生「康乃馨革命」,這次革命不但影響澳門的政治發展(邁向民主化),更影響澳門的文物保育。革命後的葡國政府賦予澳門政府更大的自治權,在這樣的背景下,澳門政府於1976年制訂「文物保護法」,是澳門第一條全面保護建築物、建築群、地段的法令,標誌澳門的文物保育進入「成熟期」的階段。

保育,為了「回歸」

踏入「成熟期」,澳門政府列明文物保護清單,積極保護澳門的文化遺產。由於澳門缺少文物保護相關的人才,澳門文物保護的工作多數交給葡人或土生葡人建築師負責,其中土生葡人馬若龍提出「假立面」構想,影響最為深遠。「假立面」構想,簡單來說就是只保留建築物的外殼,建築物內部功用則重新改造成符合時代需求的設計,位於澳門本島中央地段的「塔石廣場」,周邊的建築群便是個好例子。直至今天,澳門不少文物還繼續採取「假立面」的手法進行保育(如2015年沙梨頭更館改為博物館),足見這個構想影響之深遠。

今天「塔石廣場」旁邊的葡式建築,內部早已改建為各政府部門與公共設施。(Iamge: http://blog.udn.com/sabrinaleong/73331029)

1986年,澳門政府有意將大三巴、議事亭一帶列為「澳門歷史核心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澳門政府為了申報世界遺產,準備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澳門是東西文化交匯的城市,形容澳門是歐洲在中國最悠久,仍然活著的重要見證。呂澤強認為隨澳門前途明確(回歸中國),澳門政府更在意葡國文化在澳門的歷史痕跡,更積極保育相關文物。例如回歸前最後一次大型保育行動,就是位於澳門市肺地段,昔日葡人與土生葡人聚區地的「龍環葡韻」,政府將該處五幢葡人或土生葡人的住宅改建,成為向外展示葡國生活文化的博物館。總言之,回歸前所有保育行動都有濃濃的政治目的,不單純是為了文化而為之。

曾為葡人聚居地,現為澳門景點的「龍環葡韻」

《記憶之外》一書以十三個澳門著名景點作引子,帶讀者了解澳門20世紀的文物保育故事。正如為此書賜序的李展鵬說,假如你認為澳門一下子便逛完,不妨帶這本書再遊一遊澳門,保證可以花你兩星期的時間。筆者相當同意李的建議,此外再加碼建議讀者可以發掘書中沒有提到景點背後的故事,如大量中式廟宇,這樣要逛完澳門,很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已產出11篇澳門研究創作。你可以這樣支持我們:

https://bit.ly/3uHxd5U

👉「澳門學16號」過往文章一覽:

https://bit.ly/3fWawqz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3252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