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leaf
lostleaf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浅谈近期黑人运动和做为华人的反思

在美国八年多了,很久没有写过中文的东西了。尤其是因为做学术研究,所以很多对于社会文化时事政治的观点常常都是先用英文去思考和建立,自己的中文语库里缺乏同类的词汇和句型,所以现在写出来的中文可能看起来会比较蹩脚。这不是借口,是事实和自我承认自己的缺点,还望大家原谅。

这个语言的问题现在在一点点改变,也多亏了很多中国的女权主义行动者,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中文文章。这几年微信公众号看得稍微多了一些,所以也学习到了有些词汇如何翻译到中文,在中文的语境里是如何运用和被别人理解的。但是由于这是第一次自己正式地用中文写这样的文章,很多用词用句肯定还是会不得当,也许还会用到英文,也请理解。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谈一谈最近美国由George Floyd被警察谋杀而引起的再一次黑人寻求自由平等的风暴。首先表明个人观点:我永远和黑人群体站在一起。这里尽量不去争论政治左右的问题,而是以人为本,从“人”这个字入手,来讲这个问题。

为什么突然想写这篇文章,真的是突然的,因为两个契机。第一,最近看国内的社交媒体和舆论都在一方面谴责种族主义欺压迫害黑人一方面驳斥暴力游行破坏公共设施和私人财产。这个观点乍一看没有错,谁都会觉得你抗议发声游行都可以,但为什么不能和平地去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去抢掠和烧毁别人的商店餐馆?第二,今早看到一篇我很喜欢的公众号美国华裔写的文章,通过自己家孩子的经历讲我们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这个问题。这个公众号大多写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文风很幽默很真实,所以我喜欢看。今天这篇文章讲作者的高中生女儿,身为比较关注种族问题的青少年(在学校是亚洲学生会会长;和很多不同有色人种一起在学校组织过很多活动来分享不同移民的生活和受到的歧视),由于没有及时在社交媒体上关于George Floyd的事件发声,遭到了身边同学的谴责和网络暴力,逼迫她表态,逼迫她晒捐款证明、签声明书,用她身为亚洲学生会会长的身份去道德绑架她,让孩子很是痛苦。这位妈妈于是讨论说为什么不能保持沉默?孩子保持沉默并不是对事件不关心,而是还不知道说什么,而且觉得别人已经把她想说的都说了,那么点赞分享也可以啊,自己不知道还能再说什么。同时作者还提到了这两天微信朋友圈盛传的一篇耶鲁大学华人女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其中提到了华人不爱发声,不爱参与到这样的社会活动中。作者觉得有些偏激,不公平的谴责了自己的同胞,写了大字报。这篇文章看上去也没什么大问题,相信大家都可以和这位妈妈产生共鸣。我在读的时候也感觉到那些对她女儿实施网络暴力的孩子们就像红卫兵,为她的女儿感到忿忿不平;我也支持她们交给女儿的应对方法,关掉手机不去看社交媒体。

你们一定在等着“但是“。我想以这两个事件来回应一下现在发生在美国的事情,用中文写给看得懂中文的人看,分析一下这两个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个人观点,写得比较仓促,文献不齐全希望以后再补,先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了再说。

为什么要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因为人们不喜欢这样。因为大家都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反对种族主义是对的。暴力是不对的。就这么简单。但事情往往都不是这么简单的。社会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事件是复杂的。要说简单,其实倒是有一个很简单的观点:人命最重要。中国人爱说人命关天,这里也适用。那有人说了,黑人的命重要,别人的命也重要啊。没错。但是讨论种族主义的问题要放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的大语境下讨论。黑人在美国社会所受的迫害从奴隶制起就没有停止过。奴隶制废除了,但是黑人仍被当成次于白人的人种而存在:公交车上都不能坐在一起;学也不能一起上。后来黑人平权领袖(这里plug一下Ella Baker)再一次通过运动争取了权利和权益,这是六十年代。要知道这时候用到了很多游行的方式。但是在这之后对黑人的暴力并没有彻底消失。1991年黑人Rodney King在洛杉矶被警察暴打,引起了大型的riots,所谓的暴动。之后2014年到现在又有多少无辜的黑人手无寸铁的被警察谋杀,而这些警察又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大部分根本就没有起诉。值得一说的是在这一系列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执法的案件中,最先被起诉的警察其实是华裔警察Peter Liang,但他最后也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涉及到华人和黑人的关系一会儿说第二个问题时再说,现在先主要说这个暴动和游行的问题。

中国人大都学过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都会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黑人在美国也一直是这样的。问题是压迫一直没有停止,反而更恶化,那不就是把人逼急了吗?对黑人的压迫是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各个角度的。有人说黑人就是爱暴力就是犯罪率高啊,那为什么呢?试想一个社会一个政府一直就不重视你的生命你的生活你的权益,通过划分学区不给你良好的教育,通过改建城市把你生活的环境圈成贫民区,导致你不得不成为社会底层,吸毒犯罪,然后又通过国家机器对你进行“执法”。哪怕你通过自己的奋斗逃离了底层,别人还会以为你是因为被所谓种族平等的政策法规而受到了偏爱才能成功,而不是靠自己。然后你走在街上还随时可能被警察甚至普通的白人百姓打死,你会怎么想?我说了这篇文章从“人”字出发。那就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亲戚朋友,如果他们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这样胆战心惊的过日子,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所以你走上街,因为民主社会至少你有发声的权利。你愤怒,你怎么能不愤怒?!你通过呼喊,挥舞拳头表达你的愤怒,你把大超市点着,因为那个大超市象征着压榨你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器。你让熊熊大火和你愤怒的眼睛让世界和身边的人看到,你的生命是如何被别人视为草芥的。这里要提一句,很多所谓的抗议者伤害别人的事件其实都是警察在伤害抗议者,或者很多白人或警察混在黑人抗议者的队伍里去烧去毁,然后大肆渲染暴民的负面影响。当然中国的媒体大力渲染美国社会的不稳定,批判暴民也跟HK有关,这里不细说了。可能很多人都看到了媒体中用到暴民两个字,却看不到其实很多普通的游行者都被警察打了催泪弹,或者普通的白人拿把枪走来走去看上去就像是警察其实只是个百姓但也并没有被警察打击。别利用这个机会去抨击“西方民主社会”,我没有鼓吹西方民主社会完美不完美,那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不负责任的论点,这里不多说了。这样说是不是能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暴民”了呢?

可能长期在国内生活的人还是不好理解,有可能是被“维稳”的话语系列而影响了,觉得社会稳定和谐最重要,所以看不得狰狞的愤怒和暴力,并对“暴力”、”暴动“、”暴民“这些词都有不好的印象。当然也不全是。不过所谓游行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发声的形式,我们可能很久没有给自己发过声了,所以不容易产生同理心。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不理解为什么好像黑人的命就比别人的命重要了似的。并不是,现在反种族主义的行动去说黑人的命重要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因为几百年来黑人的命就没有被看得重要,所以这里才要特别强调。白人不用强调,因为整个社会自动就已经默认了白人命的重要性。就好比很多人都觉得女权就是恨男人,但是意识不到我们恨的是男人默认享受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男人本身。这样衔接一下到第二个事件的问题,关乎到个人行为和系统性的问题。

第二个事件,我们有没有沉默的权利?具体说,华人有没有沉默的权利?首先理解什么叫”沉默“?在社交媒体上不发声,是不是沉默?如果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还能做什么?我这几天也在纠结这个问题,没有在事件一开始的时候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真的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我理解故事里这个女孩儿。我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但我不是在美国长大的,所以我时常觉得我对美国的种族问题理解的并不深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尤其是该如何去发声,该如何去行动,所以我不轻易发声。但是我在自己每天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一点点深刻体会到我所享有的”特权“。我知道美国社会有对华人的歧视现象,但是我个人还没有直接经历过(除了读博士找工作时一个跟我关系很好的白人男教授说,”你是华裔美国人,所以肯定能找到工作”!我也是醉了,我就是华裔而已,我不是美国人LOL)。我有工作有房子,我生活不愁吃穿,我在美国有很好的美国朋友。甚至最新的一些移民政策也不会直接影响到我。在我自己的小社会圈子里,我可以一直这样安稳的生活下去。即便有一天美国真的容不下我了,我估计也能有能力换个地方好好生活。这是一种特权。这是一种大大的特权。所以我可以沉默不发声。谁都有沉默的权利,而对某些人来说,沉默是一种特权。但是不沉默却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伤害。这还是特权。

纠结了两三天,我在Twitter上很简单地发了:“I am Asian and I stand with the Black community. #BlackLivesMatter"。说这个话我依然觉得很无力,但是不说我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所以说了。我没有像故事里的女孩儿那样受到任何压力,我说不说其实都无所谓。而发声本身就不是说给别人看的,或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发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我也可以选择不说,但我就还是想要做些什么,哪怕是我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一种行动。不需要给别人看。所以我继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身为教育者和学者,思考自己能给学生和我的学术圈带来什么,所谓的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我想说,故事里的这个女孩儿的确很委屈,我也相信孩子一定自己在学习这些东西和问题,她不去发声不去游行不能代表她冷漠无情或不关时事,我没有看到笔者妈妈具体写孩子对这个事件的直接看法和她们之间具体的讨论,有点遗憾,我更希望妈妈能帮孩子分析这个沉默的特权问题,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只简单地去谴责网络暴力或者给同胞抹黑的问题。这里延伸两个点:第一,因为发声而受的委屈或说错了话而受的批评是valid的感受,但比起整个事件的严重性其实微不足道;第二,如何建造黑人华人共同体。

我有个看上去肤色白色的朋友在Twitter上说,作为白人要认识到自己的特权要去教育自己要去学习,但也不要因为害怕说错话而不发声,而是要在说错话被别人指出的时候虚心接受争取进步。其实就这么简单。我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我就是典型的怕说错话,所以她的话戳中了我的心。我觉得她说的很对,所以我发了那一句简单的话,也开始选择自己可以做到的行动和说到的话。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在社交媒体上大发言论,其实我现在写这篇中文文章就是我的行动发声之一。因为Twitter我觉得写不下。但同样的,我也不会在这几天在我的社交媒体上发任何其它的生活小事。那个公众号文章里说女儿发了两张自拍然后受到围攻。我觉得孩子自己可以反思一下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一点不sensitive。别人对我们一味的道德绑架不对,但我们自己不能停止对自己的反思。还是回到那句话,有多少人生命都岌岌可危,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社会大同体。当然,我朋友说的发声也不只是在社交媒体上,而更多的是在生活中遇到看到种族主义时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权给受害者发声,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好比说如果我的黑人同事收到工作单位的不平等待遇,我要勇于发声。同样的,这个孩子在社交媒体上的沉默没有错,但是不应该因为自己有沉默的特权就不去思考其它发声或行动的方式。

种族的问题是系统性的社会化的,不是说我个人不去歧视别人我就不受到种族主义的利益影响。你与生俱来的特权或通过你奋斗争取来的特权不是你的错,但不去认识到你的特权就是你的错了。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不是真空的,每个人个体的成功与否都是受到别人的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很反感个人主义的观点和过分鼓吹个人努力奋斗的故事。这个话题再说就跑远了,如果文章看到这里还不同意这个观点,那我们可能很难对话下去。

最后说黑人和华人的关系。这一点我也是一个新进的学生。最近观看了一个网上讨论,主要讲的是纽约市社会运动中亚裔群体和黑人群体的关系,从历史讲到现在新冠肺炎所带来的一些种族问题。看得我很有启发。从社会运动和维权历史来讲,黑人比亚裔要更有经验一些,因为黑人的运动开始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在纽约本身,很多移民大熔炉,比如越战后的一些难民也被安置在了黑人众多的贫民区里,所以相互之间有了共情,并一起做过一些行动。这些都典型地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这个根本观点。一个穷人去帮另一个穷人,即便他们的肤色不同也没有关系,就这么简单。但是民族主义和所谓的爱国情怀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些行为和观点,比如之前说那个Peter Liang的问题,有的华人就想维护他因为是自己的同胞,却弱化他的错误。但支持起诉他给他判刑不代表说我们看不多为什么他很容易的就被起诉了,而犯下同样罪行的白人警察却不会被起诉。华人或亚裔群体中的反黑人心理是有历史渊源的,就像我之前说的那种个人主义观点:我自己努力好好学校考上哈佛改变人生,你高中没毕业你怪谁。模范少数民族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层社会的华人移民可能更会成为保守派,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黑人所受的迫害不能产生共情了。但是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华人都不懂得社会运动或不参与社会运动。我不觉得耶鲁那个女生写了大字报,我也理解这个公众号妈妈的反应,但是我希望这个公众号妈妈也能利用这个机会真正的学习一下华人和黑人运动的关系的历史,不要立即变得很defensive,而是去打破民族和国籍的界限和同胞这个概念,而通过反种族主义运动的大环境去了解一下各种族是如何合作,争斗,纠结,并反思如何建立共同体。因为归根结底,在美国,无论一个有色人种怎么样的想过上白人一般的上等生活,她的肤色永远都会成为白人至上主义者和白人至上社会的眼中钉,我们都是同胞,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肤色。我这么说也是强调种族问题是系统性的问题,即便我身边的白人都对我个人很好,我也有很多白人朋友。这是两码事。

说的差不多了,希望还说得清楚。很多问题没有解释太多,但希望大家能看到为什么要把一些简单观点复杂化的重要性。反抗种族主义,反抗白人至上主义,反抗社会对黑人和各种弱势群体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历史性,然后从自己做起,以人为本,学习和反思自己的“特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