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的前世

兩宋遺風
·
·
IPFS
·

東漢末年,幽州軍閥公孫瓚和冀州軍閥袁紹對戰不利,加之自己的轄區內叛亂四起,他無力應對,就考慮据險自守,以待時變。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公孫瓚在易縣以西大興土木,建築了大量塹壕和近千座高樓。這些樓一般高12至14米,由軍隊駐扎,最中間的樓最高,達24米,是他自己和家人居住。他在塹壕和高樓四周安裝鐵門,規定七歲以上的男子皆不得入內,平時發佈政令都靠繩索把裝著文件的籃子吊下樓去,其他的一些溝通則靠婢女在高樓上向下喊話。同時,公孫瓚還在這些高樓內囤積了三百萬斛糧食,自詡「吃完這些存糧,天下局勢就明朗了。」

因為古人把高樓稱為「京」,所以公孫瓚在易縣附近修建這批建築群被稱為「易京」。此後數年間,公孫瓚依靠堅固的工事死守易京,抵抗袁紹的進攻。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在經過數年圍困之後,終於攻破了易京。公孫瓚在樓破的最後時刻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妾、兒女、姐妹等親人,然後放火自焚。火光中,袁紹的士兵衝進其住所,將公孫瓚斬首。

公孫瓚身死族滅後的一千八百十八年後,公元2017年,當年易京所在的地區有了一個新名字:雄安新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