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社長 新旅遊
K社長 新旅遊

〈新旅遊〉K社長,創始人,長期關注“全世界新旅遊型態與人文地理的新旅遊自媒體”,分享旅遊互聯網資訊內容和創業內容經營成長,期望下個10年,讓旅遊更美好。

當下旅游提升的三大硬仗

整合併購、盤活存量和精細化運營,三大舉措沒有硬投入,只有軟性作業,卻個個都是實力硬仗和硬核。

摘要

整合併購、盤活存量和精細化運營,三大舉措沒有硬投入,只有軟性作業,卻個個都是實力硬仗和硬核。

今后幾年,注定不是文旅工業的大投資之年,前些年的大項目、大投資、大建設實在太多了,而且大都是沒有市場精准定位或者偏離文旅主業的亂投資,更要命的是沉澱了太多太多不死不活、苟延殘喘的所謂地產類文旅項目。到頭來,現在倒成了這一屆的沉重包袱和劇痛傷疤。

之所以講,今后己不要重投資,還有一個不言自明的原因就是,好多企業真的沒錢了,想投也投不了了。

首先,有點奇怪、也有點荒誕的是,地產工業已成為文旅產業投資的風向標之一,萬幸的是,僅僅是投資方面的,而非發展方面的。說準確點,是投機而非投資。由於前些年地產業跨行,過多地滲透和侵蝕了尚不健全的文旅產業,不僅擾亂了文旅工業,也葬送了自己的主業,連累了別人,拖累了自己。

其次,各級政府和企業集團組建的文投、旅投、城投、交投、水投、建投等五花八門的所謂平台公司推波助瀾,跑馬圈地,撂下了許多爛攤子。現在,許多平台公司也不好“使”了,先是銀行貸款,后是債券,再是上市融資——據聞,就在前几天,某某個平台公司竟然一口氣收購了6家公司。先是圈地,后是圈錢,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把自己也圈進去,且為時不遠矣!

有道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金融機搆、政府和老百姓也隨之被綁架了。地產危機之后已隱現“平台“危機。

市場是公正的。現在,“市場”終於出來說話了,它不會允許一個長期沒有經營產出和效益、只會做大資產和資本、只會空談效益和效應的企業繼續投資下去了。怎麼辦?收收心,趕緊回到老項目、老景區上來吧。

一﹑是整合併購

投資不行退其次,危中有機,併購整合也許更有利,當然,就怕前幾年的資金浪投了,有心無力。

二﹑是盤活存量

下點功夫長點心,趁此疫情,苦煉內功,適應體驗經濟下的休閑度假需求,平衡和均衡市場需求,彌補出境游的國內市場空白,提升產品品質,豐富多元業態。

三﹑是精細化運營

網紅之類的營銷終歸是過往云煙,稍縱即逝,“現象級”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偶發現象,人為促成的更不必說。如丁真、李子柒現象等,紅過之后定會沉寂。這一點,大家看得真切。如果沒有核心和品質,指望曝光度永遠出彩是不可能的,也許空有流量,沒有留量和消費,注定不會持久。

再就是虛擬體驗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浮華的、虛無縹緲的游樂,適用於景區,更適用於城市,而未必是真旅游。更重要的是,沉浸體驗的終極目標是生活化體驗——旅游本身就是一種異地化、異質化生活體驗。

相反,倒是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城市、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與旅游消費集聚區之類的國家級品牌及其推動下的區域或空間更適應未來體驗經濟下的休閑度假旅游新需求,既不是偶發現象,也不是虛擬現象,而是原生的、真實的、沉浸的旅游體驗。

整合併購、盤活存量和精細化運營,三大舉措沒有硬投入,只有軟性作業,卻個個都是實力硬仗和硬核。

今后幾年,老項目宜整合,老資產宜槃活,老景區宜提升,新項目把握好方向和路徑,務要精準定位,唯獨不要輕易重投資。輕投資,少建設,重運營,多保護,高創意,軟推廣。

疫情肆虐曆經兩年有余,我們一起見證了工業興衰,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新冠疫情已是強弩之末,疫情行將結束。假如果如其言,預計今年六月前后,旅游市場勢必反彈,趁此疫情端正思路,重新定位方向,調整產品,蓄力蓄勢,才是正道。

事實上,這些年,在景區提升方面,我們的虧空實在太大了、太久了。疫情只是導火索,市場與產品的不平衡、不均衡、不適配才是致命根源。套用那句話,結束這次長達多天的討論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提升提升再提升,景區提升永無止境。

圖片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定授權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新旅遊〉K社長,創始人,長期關注“全世界新旅遊型態與人文地理的新旅遊自媒體”,分享旅遊互聯網資訊內容和創業內容經營成長,期望下個10年,讓旅遊更美好。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