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反面的檢討聲音

Jerome
·
·
IPFS
·
不針對特定對象檢討,而針對整個局勢的原因,聽聽其他的聲音吧?

在很多文章、影片甚至經過製作的紀錄片、電影中,都不難發現越來越多議題在討論身處這個言論越來越開放且科技手段越來越依照「人類心理學」的導向去設計的時代中,所謂的「同溫層」效應會有多麼影響巨大。



追根究柢,是因為整個時代就是一個爭搶「注意力」的時代。所有的平台、APP、軟體...等無不都在爭取著越來越稀缺的使用者注意力。於是就餵著讓用戶更無法自拔的資訊,為的就是讓用戶更牢牢黏在上面。

很多人都知道,也會偶而清醒時試著「掙扎」一下。但離開舒適區的代價就是讓自己太難受了!看到的都是不屬於自己偏好與擅長的論點,或者是要去看一些不屬於自己擅長的語言所撰寫的報導,等於花了數倍時間,卻只吸收了一點點信息。在這個強調「效率」的時代,實在很容易讓人挫折。

一如這幾天開始慢慢出現了檢討關於此次疫情的聲音。於是會有一些外媒用「過來人」的立場,或是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為何會引起這次的疫情爆發。每一個分析,都像利刃一般犀利的劃過讓大家自傲的防疫神話氣球,看的人會開心嗎?尤其被指責的當責相關機關單位,能平心靜氣接受意見嗎?

人非聖賢,大家都不想要被指責。但有時候真實的反饋,才是最珍貴的聲音與意見。

有機會與心情,請也看看這些信息吧!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57153195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18/complacency-let-covid-break-down-taiwan-s-only-line-of-defens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erome連續兩年寫作不間斷,可以稍微自稱是個「文字堆砌人」。曾於多領域任職與創業,帶隊完成金氏世界紀錄項目挑戰。現音樂產業 x 文化活動產業與夢想家共同追逐獨角獸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又是疫情

懷念的與革新的自強號

活動順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