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Jason

怡然的對話:於己與材料與信仰 對話聯想與學習

大暑自有秋氣銷

大暑節氣

2023/07/23巳時大暑節氣

 

曾有一個題目:“用一句話形容你那裡的天氣有多熱?”

網友們詼諧並略帶誇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兒!

打敗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熱!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你家入伏吃啥飯?”

有人答:“入伏我家不吃飯,抱住西瓜啃大半。若問為啥不吃飯?

熱成狗了吃啥飯!”

 

“熱成狗了”,竟也是伏天裡的一種感觸和說辭。

這時候,“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倒是一句特別貼心的關愛。

 

 

 

「女人的孩提記憶散佈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快樂童年,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熬。唯有在艱難人生

裡,才體會苦夏滋味。

快樂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

苦夏不是無盡頭的暑熱折磨,而是頂著烈日的堅忍本身。

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摘自馮驥才《言說苦夏》」

 

 

古人觀察大暑的物候爲:一候腐草爲螢(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至大暑時卵化而出,古人誤以爲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二候土潤溽暑(天氣 悶熱,土地潮濕);三候大雨時行(常出現大雷雨),大雨減弱暑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急躁焦慮,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情形,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

 

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後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大暑小暑,淹死老鼠」;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後涼」、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等。​

 

《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絳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

 

譯文

大暑來了,秋天也就不遠了,“林鐘”律音起,夏天就要過去了。

一輪圓月開啟子夜時光,螢火蟲憑空翻飛照亮夜空。

準備菰米邀請飽學詩書的客人,菰蒲鋪滿碧綠透涼的水面。

不要卷上紅色紗帳昏昏欲睡,古代典籍等著清風來翻閱。

 

1.林鐘:為六呂之一。 黃鐘之所生,季夏氣至,則林鐘之律應。

2.九夏:季,夏天。 晉陶潛 《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 ”

3.桂輪:指月。

4.子夜:夜間11點到1點。 也只深夜。

5.螢火:為微弱的燈光或亮光。

6.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裡,嫩莖稱“茭白”、“蔣”,可做蔬菜。 果實稱“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菰蒲:菰和蒲。

墨池:筆硯的池子。 著名書法家漢張芝、晉王羲之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暑,六月中。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在如此炎熱的夏季,一般詩人都會想著如何避暑。 元稹也是這樣,在漫漫長夜,詩人熱得睡不著覺,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屋外納涼。

明月何其皎潔,將子夜照亮。 子夜,指夜晚十一點至淩晨一點。子時該睡,元稹卻沒有休息,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子夜依然很熱,熱得詩人睡不著。 所以,詩人乾脆走出屋外去納涼。

詩人夜晚如何度過大暑節氣。 他看到了星河皎潔,月光澄明。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其他季節看不到的螢火蟲。 螢火蟲,只有在大暑最熱的季節才會出現。

古人無法解釋它們是如何出生生長的,就說是從腐爛的草和爛竹根而化生的。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螢; 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

其實,「腐草為螢」說的是螢火蟲產卵的事。 螢火蟲多在夏季水邊的草根上產卵,幼蟲入土化蛹,次年春天變成蟲。 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本身變化而成。

 在這個炎熱的時節,人都躲到陰涼處蔽日,而螢火蟲卻在此時孵化出殼。 雖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季,但它選擇在最熱的時節來到這個世界,那迎難而上的精神真是讓人欽佩。 “螢火照空時”的螢光點點,在酷暑中給人帶去無限的浪漫和清涼。 

詩人白天如何度過大暑節氣。 詩人準備好了菰米準備邀請有學問的朋友來做客。

菰果即菰米,在夏天有消暑的作用,現在人們很少再能見到菰米了,但是在古代它可是六種稻穀中的一種。 《本草綱目》中記載,菰米的主要作用是能夠解熱消暑,但因為本身的營養價值比較高,而且產量也很低,所以它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最終被人們用茭白取代了。

 菰和蒲在墨池裡,快速生長,似乎要佔據這小小的世界。 這是說大暑節氣植物生長很快,三五天不注意,它們已經長茂盛了。 

朋友還沒有來,詩人就捲起紅色的紗帳,躺在床上休息。 不過還是熱得睡不著,詩人想看看書讓自己安靜,可是還是不行。 所以,詩人才藉助這些經史典籍來說,這些書都和他一樣等待涼風來吹。

 民間有飲伏茶(三伏天喝的茶,以淡竹葉,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暑除煩止渴效果),曬伏薑(三伏天時把生薑切片或榨汁後與紅糖攪拌,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對胃寒,傷風咳嗽有奇效,還有暖身保健的功效)等習俗。​ 

大暑時節,人體腠理疏鬆,臟腑內裡空虛,此時若貪涼,或久臥空調房間,或過度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在運動過後要適當飲用溫開水,補充體液。​大汗傷陰,也傷心。

​四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似乎都捨不得下臺(似乎是執政者的通病),總要來個臨別秋波,讓人記得這個節氣的的最後威猛。所以大暑過後雖是立秋節氣,氣溫卻是要過處暑才會開始涼爽降溫,今年萬物其漲,熱度又破表,若無法心靜自然涼,至少告訴自己都會過去…。阿 Q??,至少轉移注意一下!​

從小暑至大暑,這兩個節氣對應的十二消息卦為遁卦。​

遁卦,卦象底部已有兩個陰爻,表示陰漸長,陽漸退。此時農作物慢慢成熟。天氣因陰濕之氣加重而更加悶熱潮濕,人和動物躲藏起來,以避暑氣。​

陰漸長,陽消退,也代表小人逐漸得勢,君子順時而退。因此,這個卦也告訴我們要學會適時調整,以求轉機。​

在人人爭先,不進則退的現代社會,退對於某些人來說就意味著落後,甚至被認為是懦弱的表現。然而,古人卻告訴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而且在《易經》當中,這個專門講退避的遁卦,甚至還鼓勵人們適時退避。​

遁絕對不是消極避禍,反而是積極應對。​

《易經·序卦傳》講: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提醒我們,天地是恒久的,但是所有人和物都是短暫的。​

人世間的事物有起必有落,有升就有降,有始就有終,有得必有失。這是自然的迴圈過程,不是人力所能夠改變的。事物是隨形而生滅的,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就是遁卦。​

權位、溫度、好惡到了極限就要遁退,台語不也是說:「囂張無落魄久!」惡人自有惡人磨,暑氣自有秋氣銷!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