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n Huang
Ivon Huang

自由軟體、航空、20世紀歷史愛好者。 這裡記載的東西究竟會成為未來的碎片,在那最果之處,反射出匯集各處思念的光芒。 My Blog: https://ivonblog.com

對大學端的自由軟體之淺見

假設使用者只要會點點點完成任務,這樣我們會說它算懂電腦了嗎?顯然不夠。如果終究要學程式,為何不選擇連系統本身,都毫不隱藏的展現給你看的系統呢?

拿作業系統革命這部電影當出發點,說明自由軟體為何重要、以及對大學端的軟體應用現況提出淺見。

作業系統革命 Revolution OS (2001),Youtube上成大黃教授協助修訂的中文字幕版

大綱

時值19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興起,一群駭客要打造嶄新的作業系統改變世界。時間向我們證明,在微軟統治下,使用者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我們需要其他選擇,尤其是尊重使用者自由的系統。

這部紀錄片敘述了20年以來,Linux系統與開源社群的發展過程。最初是由在MIT工作的理查史托曼,因為不滿Unix系統朝向封閉原始碼路線發展,也就是使用者不能任意查看即修改程式原始碼,甚至要為此付費,因此他決定設計一個新的系統,推廣自由軟體的概念,隨後成立自由軟體基金會。

其中像是GNU GPL授權條款載明:使用者有查看、修改、分發原始碼的自由,修改後的程式也要開源。此份授權成為眾多軟體的法律依據。在大部分應用程式完成之後,林納斯托瓦茲撰寫的Linux核心正好填補空缺,於是一個可用的系統便完成了,足以跟商業性的封閉系統競爭,包括微軟Windows、蘋果麥金塔電腦等等。

微軟在此之前已透過各種策略,在個人電腦市場取得巨大市佔率,Linux則是挑戰者。然而Linux卻在伺服器領域嶄露頭角,Linux開放原始碼的理念,除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透過網路參與開發,還有公司要用自由軟體和開放原始碼的理念進行商業銷售。如果公司不賣軟體,改賣諮詢服務呢?此類營收模式,隨著殺手級程式Apache出現,做Linux的企業陸續上市,並獲得投資人肯定。

這樣的模式使Linux逐漸進入人們視野。在埃里克雷蒙所著的《大教堂與市集》論文中,Linux的開發模式為市集的部份,大眾參與,夠多眼睛錯誤將無所遁形;GNU的編譯器和工具則為教堂,只由少數人領導開發。當然這都是自由軟體的開發模式,在網路普及的今天,自由軟體的開發者能輕易透過網路的Git平台讓大家參與貢獻,所以Linux及相關開源技術仍然很有潛力。

心得

時至今日,Linux的發行版已高達好幾百套,大部分是免費的,因為有了大眾參與開發,在伺服器市場有絕對的優勢。不過,個人電腦市場的大眾仍然沒有培養起相關意識,我們先從最基本的軟體說起吧。對一般人來說,要換用開源軟體(論自由恐怕也不知道在說什麼,講開源比較「務實」吧) 就是折磨,從小我們被培養成為習慣的奴隸,學校教軟體是因為職場會使用,然而如果軟體是封閉軟體,大家應該要繼續用嗎?為什麼人們不學著使用替代方案呢。好比說微軟Office就常是一個人辦公生涯的全部,嫌其他的開源方案難用、不習慣,那麼他要以精通閉源軟體而自豪嗎?如果他連原始碼都不能存取的情況下?

另外,「替代品」的說法也不夠好,這樣好像是說閉源軟體是比較好的方案,但開源軟體的地位應該是對等的,不是因為它免錢所以是次等替代品。

企業的標準

Adobe的系列套裝軟體可以說成為行業標準,跟Office一樣變成企業的標準工作能力。在過去的學校也是一樣,我修的那些課,無一例外是使用閉源軟體。學校買了Office和Google的套裝,卻沒買Adobe的。

修課學會PS和剪輯技術後,我就想提出異議,交報告為什麼一定要用word檔案?為什麼ppt成為簡報的代名詞?剪輯只能用威力導演嗎?更別提手機端的「懶人」剪輯APP無一例外,都是封閉軟體!

製作文件政府推的odt顯然不是更好嗎,修圖有GIMP,剪輯軟體有Kdenlive啊。

雖說不要跟自己的學分過不去,我還是在做畢業專題時跟教授談過,docx和字型Time News Roman都是專有授權,就算它不收錢仍不改其本質,未來或許我們可以改用自由的方案。此外企業說要精通某種技術,不應該在「職位需求」欄位限定使用什麼軟體,尤其是封閉軟體的情況下,很多時候有開源方案的情況下是可以符合需求的。

然而看來提倡那些固定軟體工作模式的人們,只想把人培養成「技工」,而從未懷疑自己使用的東西,究竟有沒有探索其本質組成的可能。

電腦與手機方面

應用程式方面如此,個人電腦系統方面就更讓人失望了。Window仍然高達五成以上佔有率,隨後是蘋果的MacOS。Linux眾發行版的市佔率聽說超過了沒人用的Win8(不到10百分比)。

這二個主流系統很好的照顧了電腦白痴,讓人輕易上手。不過把人教育成白痴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呢?假設使用者只要會點點點完成任務,這樣我們會說它算懂電腦了嗎?顯然不夠。如果終究要學程式,為何不選擇連系統本身,都毫不隱藏的展現給你看的系統呢?KISS原則強調指令碼比複雜的GUI要來的高效。雖然我沒那麼geek堅持要用命令行,但系統運作原理不該藏私。

蘋果用戶竟然大言不慚的說,從Windows改用蘋果有品味、很潮,不否認蘋果設計美感還不錯,但就系統方面來講,不過是從一個圍牆花園跳到另一個圍牆花園而已。若論開放性,Windows還比MacOS自由呢(笑)。

在手機系統上情況會好一點。賈伯斯曾說「人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還有「我設計的系統白痴也會用」,久而久之形成一套蘋果告訴你這樣最好的體系,很多人都說iPhone很好用,但是忽略了「自由」要靠蘋果施捨,當修改桌面的權利要靠iOS多年更新逐步下放,還要感恩戴德蘋果把新技術「穩定」了下來才敢釋出,但是使用者是連自己先行嘗試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靠越獄這種破解手段。

如果統治者聲聲說為你好,犧牲個人基本權益,讓自己的權利掌控在別人手中,不能有其他選擇?基於Linux開發的Android手機雖然還不夠自由,但這是手機界能跟閉源陣營叫板的大殺器,人們擁有安裝第三方軟體、安裝系統的自由。雖然大部分時候是會破保的,Root在很多廠商眼中算是破解的行為。不過就原理來說,大多Android系統開發商提供解鎖bootloader是更自然的程序,而不是像越獄真的要用破解的。

Android系統除了OEM廠商塞的封閉軟體外,整題來說是不藏私的,人們也有嘗試各種行為的可能。於是在手機方面,Android比電腦上的Linux還成功。雖然如林納斯說的,人們不會直接使用作業系統,大眾也對電腦原理普遍沒概念,但Android確實有功,讓人們無形中享受自由。

我們看到了Android即使是開源系統,但OEM廠商(含手機商、晶片供應商)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塞入許多封閉的驅動程式,甚至有廠商,所以使用者在安裝自訂系統時,不免得會遇到阻礙,甚至可以說讓Android變成不那麼自由的系統。

因此是時候發展不被Google主導的「真Linux手機」系統了。來自世界各地的Linux發行版開發者,已經有在PinePhone、Librem 5這類手機上開發嶄新的作業系統,主張硬體部份也要開源。不過這類系統還沒到穩定給一般用戶操作的程度,筆者實際玩過幾個禮拜,刷了不下5個系統,認為有前途,但也只能先退回Android機觀望。

系列文章:PinePhone的遊玩心得

難以斷捨離的軟體

常見的娛樂軟體附著於封閉平台,使人們難以脫離,看看遍地的閉源遊戲和多媒體版權機制(DRM) 就知道了,捨棄自由權益換取快樂。

這不是在說這些東西是奶頭樂的陰謀論或是我支持共產主義什麼的,而是說人們應該有知道和分享的權利,甚至是遊戲也要如此。開源遊戲發展的很鬆散但也要有一定成績,因為他們不懂得像商業公司一樣,用黑盒子式運作的軟體讓玩家成癮、禁止分享,進而控制使用者吧。

強調遊戲也要開源是有點不合理,尤其美術、文本方面很難與開源程式相提並論,不過近年來興起的「創用CC」授權條款同樣能保障作者權利,但是要用於商業行銷仍有困難。因為若藝術賣的是稀缺性,創用CC就類似做公益了。不過不採用創用CC的藝術作品可以試著放在開源的載體上,讓大眾取得後不容易被閉源程式所控制,限制欣賞這些作品的權利。

結論

最後強調的一點是,自由軟體、開源軟體不強迫加入,不然就會變成共產黨,因此除呼籲外,政府等大型組織加入推廣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保持開放態度何嘗不是好事,因為按照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嚴格定義,現代社會的機器硬體的軟體有一大堆是閉源的,因此實務上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使用閉源軟體,只能盡力讓大眾知道這些觀念,並勸說大家使用自由軟體的解決方案。

參考佛陀傳道作法,採取中道才是明智的。

所幸在台灣各界人士努力下,Linux和開源社群已有起色,政府也有努力投入,因此未來仍然是光明的。


本文章在Linux發行版openSUSE上使用LibreOffice撰寫,使用自由的瀏覽器Firefox整理發布。

My Blog: Ivon's Blo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