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an
zooman

Likecoin验证人,关注科技、自然、阅读、电影及家庭教育

第二大脑与卡片笔记

构建第二大脑的核心心法,其实都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想要构建自己的第二大脑,这本书推荐必看。



昨天分享了AI驱动的第二大脑架构,有朋友留言说希望出相关教程。

构建第二大脑的核心心法,其实都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想要构建自己的第二大脑,这本书推荐必看。

还记得当初无意中翻开《卡片笔记写作法》,犹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这就是我要找的方法。但是看完书,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起来还是不得要领。总感觉还没真正入门。

后来在网上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视频和文章,从别人的实践经验中,汲取一些灵感,矫正自己的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特别是引入GPT-3 Note这个AI工具后,我自认为目前对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理论或理念,已经理解其精要。

下面的内容,都是我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后做的卡片笔记,这篇文章基本上是这些卡片,以积木的方式搭建出来的。

什么是卡片笔记写作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来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他十分高产,出版了58本学术著作,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质量很高,其中《社会的社会》《社会的艺术》等著作成为新的学科经典,被称为“当代的黑格尔”。后人仔细研究他的成就后,认为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独特的笔记方式。后来这套方式被整理,归纳,总结成“卡片笔记写作法(Card-based Note-taking Method)”。

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方法,它强调将学习到的知识分解成最小化的知识单元并记录在卡片上。

这些最小单元的卡片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通过关联和组合构建更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构建起我们的第二大脑。

卡片笔记鼓励我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网络。通过这种网络,我们可以发现新的思路、观点和创意,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我最近在看涂子沛老师的《第二大脑》,他把卡片笔记叫做“块”,说块就是第二大脑的最小单位。不知道涂老师有没有看《卡片笔记写作法》,我猜是看过的,只是不知道为啥不直接用更形象更容易理解的卡片概念,而要引入块这个抽象的东西。

卡片笔记不是金句摘录

笔记绝不是金句或故事的摘录。而是对闪念笔记或者文献笔记进行二次加工后的最小知识单元。卡片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重写,不能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段落,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后期引用时,规避抄袭的风险。而是,没有经过自己思考、复述的卡片,在后期就很难融入你的卡片网络。

要预设卡片的读者,是对当下文本信息背景毫无了解的人,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也能理解卡片的内容。不要期望你自己,几年以后,再次阅读卡片时,可以复现当下的知识背景。

卡片笔记写作,不是罗列提纲,然后填充卡片。恰恰想法,文章的思路是在卡片网络中自下而上涌现出来的,而不是自上而下规划的结果。

这么说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假设你正在研究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你阅读了多本相关书籍和文章,从中摘取了一些关键概念和观点。然后,你将这些概念和观点记录在不同的卡片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些卡片可能包括:

社交媒体的定义和主要平台

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影响

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健康的互动

当你开始整理这些卡片时,你可能会注意到某些卡片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例如,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与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健康的互动可能存在某种关联,而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与社交媒体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影响有关。

通过观察这些卡片之间的联系,你可能会发现新的思路和创意。比如,你可能会想探讨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推动社会正义运动,或者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现象。这样,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就是从这些卡片之间的关系中自然地涌现出来的,而不是事先规划好的。

一张卡片的颗粒度要小,真正做到简练,才能成为知识积木,后期写作,才能作为原材料,嵌入到各个系统中。一则笔记如果记录内容过多,你的思维会被局限框定。况且如果笔记过长,形成的上下文就会过于具象。能和它建立链接的内容,数量上会大打折扣。

卡片笔记的核心是在卡片之间建立连接。单独、原子化的卡片,只是知识孤岛,很难发挥出它的效用。

记录的每一张卡片,必须真正搞懂它,检验的方法,就是你能不能讲给别人听,以教为学,用输出倒逼输入,让你深入理解一个知识点。这也恰恰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例如,有一天夫人问我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怎么调节水流水位,我完全答不上来,事实上,都江堰我去过现场,也听导游介绍过它的原理,当时自以为懂了,过了几年,就只剩下一些模糊的印象,要说给别人听,已经完全不可能做到了。这就是没有真正弄懂一个知识的结果。只有能用自己的话,把一个概念或知识点,写出来,你才知道自己是真懂了,还是感觉懂了。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写作风格的意识》中写道:“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卡片笔记,就是编织自己的网络节点。为什么写作时,会感到文思枯竭?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卡片笔记的比喻

扑克牌

在B站一个视频中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卡片笔记盒就像一副扑克牌,写文章的过程就像打牌,你可以把你抓到的牌,凑成顺子或者对子,并无定法。

拼图

这种写作方法,使你不必瞻前顾后。无须管那些框定头脑的纲要,让思维飞跃浮动。你偶然想到的点子,也不必立即放到某个最后呈现的固定位置。只需要不断堆砌积累就好,你知道它是拼图的一角,最终总会有合适的位置。

实践卡片笔记遇到的困惑

正如很多人调侃的梗,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和做到之间还隔着一个太平洋,说说我在实践卡片笔记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1、卡片的颗粒度很难把握。类似上面的“卡片笔记不是金句摘录”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好几个点,到底该把它们拆分为多张卡片,还是保存一张卡片?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很容易把卡片当作文章来写,很难过滤掉段落衔接、背景交代之类文本。不像纯粹卡片。

2、对文章主题的提炼,也是一个硬门槛。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过去习惯于摘录文章中的有趣段落,并不是真正的记笔记,这个转型非常考验能力和毅力。

3、建立卡片的连接,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我理解的连接,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Obsidian的双链功能,将不同的笔记串联起来,这点或许是因为当前笔记量不够,很难看出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对笔记打标签,通过标签建立连接。打标签这一步,从实践看,最难把握,用类别、科目这些大词做标签,感觉很空洞,很难体现连接的精确和实效,用个性词做标签,又感觉非常杂乱。对一张卡片,要加什么样的标签,加几个标签,操作起来,颇费心思。目前我采取的方法把这个难题交给GPT,我在GPT-3 Note这个插件中,加了一个打标签的Prompt,按下快捷键,就可以让AI自动添加5个标签,目测比我手动添加要准确。

第二大脑的标签体系

要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个人化的理解、打上标签并建立关联。为了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我们需要一套合理、易于理解和执行的目录系统,以降低卡片分类的不确定性。理想的知识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在收集信息时能够明确其存放位置,需要调用资料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以及能够支持和加强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

如何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想目录系统呢?

过去,我用印象笔记来收藏资料,但由于标签繁杂、杂乱无章,最终这些资料变成了一堆废弃物,自己懒得再去翻阅。

Tiago Forte在《构建第二大脑》一书中提出了P.A.R.A体系,这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方法。这套信息整理方法包括四个部分:

「Projects 项目」:具有明确目标和完成日期的工作;

「Areas 领域」:长期可依赖的活动,包括兴趣、习惯或目标。这些活动没有期限和最终结果,但有一个可永远追求的标准;

「Resources 资源」:潜在的研究主题或感兴趣的领域;

「Archives 存档」:前三类内容的过期档案。

P.A.R.A体系的核心在于根据信息的可操作性程度,对信息进行聚焦或转移。flomo项目创始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I.A.R.P体系:

Inbox(收件箱):临时存放尚未消化的内容,定期进行归档、整理或删除。可以作为大脑的缓存,避免在记录时纠结于存放位置;

Area(领域):需要日常努力提升的领域,例如健康是一个领域,跑步则是项目;写作是一个领域,而撰写一篇公众号文章则是一个项目;

Resource(资源):类似卢曼的Zettelkasten方法中的永久笔记,通常包括兴趣、主题和资产等内容。重点是自己消化过的信息,而非简单地收藏;

Project(项目):即将发生的独立事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例如写一本书需要整理资料、罗列提纲、撰写内容和联系出版社。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包括组织一次旅行、录制一期播客等。

我采用了I.A.R.P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兴趣,做了一些拓展,以便可以随着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怎么写卡片笔记?

1、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丰富自己的卡片资料盒,为未来的写作输出积累永久卡片。

2、灵感笔记,文摘笔记或文献笔记,最终都是为了转化为永久卡片笔记。永久笔记才是真正增加卡片盒价值的地方。

3、永久卡片笔记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在不同的卡片之间建立连接,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4、阅读时,书中的观点需要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再放到卡片盒里。记笔记时最好用自己的话转述。阅读的时候,只画线,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批注,约等于没有做笔记。

5、文献笔记是永久笔记的具体素材。但是不能把记文献笔记本身弄成一个大工程。

6、文献笔记要及时消化,成为永久笔记。

7、手写笔记比电脑记录更有效?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在信息的获取上,两种笔记方法没有差别,但是在内容的理解上,手写笔记明显要优于用电脑做笔记。这是因为,我们在手写笔记的时候,由于记录速度比较慢,往往需要对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再提炼为简单的句子或关键词记录,而电脑记录,由于打字速度快,往往是有闻实录,没有形成理解。

8、记笔记的时候,容易掉入确认偏差的陷阱。即只关注和我们自己观点相识,或者认同的信息或内容。我们会无意识剔除和我们认知不同的事物,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所以,在记录文献笔记的时候,要避免先入为主,跳出自己的写作计划或者研究框架,站在如何丰富自己卡片盒内容的角度去审视文本,这样就有可能把和我们观点相反的素材和数据、案例纳入笔记框架。

9、什么是确认偏差?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容易选择性地相信、回忆、收集有利信息,来支持自己的既有想法或假设趋势,或带有偏见地解读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的信息。

10、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学会借助外部系统来发现自己的心理局限,避免确认偏差这样的认知盲区,譬如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流程,可以让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主观努力,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就想奥德修斯,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就避免了被海妖的诱人歌声驱使。

11、譬如,对阅读写作来说,类似下面这样的流程,就可能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确认偏差的陷阱:

确认是否已将任务分解,专注于理解阅读的文本;

  • 确保已经准确地为所阅读的内容做好笔记;
  • 找到笔记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联系;
  • 然后才抽身看一看已经做的工作,再去确定要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 概况来说,把寻找证实性的事实转变为收集所有相关信息,而不去管它支持什么观点。即是自下而上形成观点,而非从观点出发寻找素材。

最后介绍两位把卡片笔记写作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大神

纳博科夫(Nabokov)

Nabokov 不止一次透露了自己愉快高效创作的秘笈 — — 卡片。


他从来不面对整部书稿疯狂赶工,而是潇洒地在卡片上写下来各种文字、图形。他说卡片就如同拼图的一角,他只是把创意记录在上面,然后用它们去拼一整张拼图。

我现在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卡片创作不单是指在卡片上书写灵感,还包括在已写作好的卡片之间寻找“交互”的可能性,这种卡片的创作与交互,正是纳博科夫的卡片魔法。

钱钟书

钱钟书善于从笔记小说、诗词中取证据与正典映照。他的笔记从来断断续续,不注重所谓思维体系,更注重鲜活证据,一生积累卡片或读书笔记近十万张,所以他曾言道:

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末,而又探末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

钱钟书的观点:体系会随时间而崩溃,鲜活证据却永存世间。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阅读有以教我

zooman

让我们一起聊聊从阅读中得到的那些快乐,以及从书本中学到的那些受益匪浅的事情

011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