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mnsin
Hymnsin

渴望真理,保持冷静。 Matters 早期种子用户

数字极权 VS 数字民主

进入数字化年代后,中国国产软件的信息收集、学习强国 App 的强制“终身教育”,使得“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式的极权体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实时地(real-time)渗透到每个个人(individual)的日常生活当中。

那么,同样通过数字媒介,在民主国家,是否能让民主制度实时地运用到个人的层次上呢?

当前主流民主国家的选举制度,往往在时间维度直接维度上存在不完美之处:在时间维度上,每3/4/5年一次的选举使得民意无法得到实时的表达,往往存在滞后性,选民对于当前政府的不满发泄出来以后,往往有利于在野党当选,结果形成钟摆效应,可以发泄情绪,但不见得真的能有效解决问题;在直接维度上,代议制间接选举所产生的议员不见得能真正代表全民各阶层的利益,选举口号和承诺往往得不到落实,并且议员也容易遭到党派意识形态立场的绑架,在面对需要作出立场调整的时候很难掉头,甚至可能作出罔顾直接民意的事情。

下面假想:如果利用类似 学习强国 App 这样的软件(假定就叫“民主强国 App”好了),安装到每一个选民的手机或电脑上,每个选民能及时地对当前政府表示支持与否的态度,经过统计,就会获取实时且覆盖每一个选民的“当前政府支持度”。如果该支持度能维持在某个高阈值之上(暂定50%),那么政府就能继续执政。假定当前政府能长期让选民满意,那么就允许其长期执政,不受两届连任任期的限制,使得选民支持的好政策能在较长的时间上得到连续的执行落实,直到执政者主动将执政权交予其信任的能继续执行原有政策路线的接班人,以避免政府换届时造成的权力真空和不必要的继承人斗争。假使执政者达到某个法定年龄限制(假定75岁),则应以健康风险考量而强制退休。如果“当前政府支持度”落到不完全信任的中间范围(暂定30%-50%),就自动发起政府不信任案,并允许在野人士组建影子政府(相当于一个不受历史包袱和意识形态裹挟的临时在野党),并通过同样的方式实时获取全民对影子政府的“当前支持度”。一旦对影子政府的支持度超过当前政府并连续维持一段时间(暂定3个月),那么就在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后实现执政轮替。同样的,对于重要的公民议题,也能用类似的方式推发数字化的实时民调,以获得更直接真实的民意,以替代代议制的议会。

这种数字化民主的假想,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几乎是可行的了。即使是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也能强制推广开“学习强国 App”,那么如果反过来说推广“民主强国 App”,在技术上似乎也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关于这个数字民主的假想,当前能想到以下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Q1 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电子设备,那么未被覆盖的选民该怎么办?

A1 不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分为被动不使用和主动不使用的两类:被动不使用者,例如失去学习能力或动力的老年人,有视觉障碍或的残障人士,尚未具有学习能力的幼儿等;主动不使用者,可能是出于宗教信仰或者其他特殊主观原因,拒绝使用电子设备。政府仍然能提供传统的纸质选票的方式,作为替代选项。

Q2 电子选票是否有被监控或篡改的可能性?

A2 如果通过每个公民的生物信息单向加密产生密钥,就能产生唯一且不被监控窥视的身份;利用区块链存储,并在联合国或第三中立国放置备份节点,就能防止电子选票的结果被篡改。

Q3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浓厚的政治兴趣来参与实时不间断的投票/民意调查,那么最终统计出来的“民意”仍然只能代表热衷于政治的一群人的想法,而无法代表政治冷感人群的意志。

A3 的确,放弃投票的人的意志,是通过民主制度难以调查到的。但是,可以考虑设计多层优先级的选票。例如,对于特别重要的决策(例如对于当前政府的倒阁最终不信任案,这些案子要求频率极低,每几年才可能出现一次),强制推送通知要求每个选民必须投票,如果不投票,则影响个人信用分,或者其他的某种轻度惩罚措施,逼迫几乎所有选民参与投票。

Q4 一旦数字民主真正落地实现,是否会建立不可逆的数字民粹社会?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岂不是也是另一种反乌托邦(dystopia)吗?

A4 的确有可能。这个可能可能会成为未来某个时代的政治学者所研究的方向,在当前时代很难展开想象和科学的研究推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