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lun
Hualun

常年被知乎禁言,企图寻找当代鲁迅。14亿人哪,要找一段时间,尚未找到。

知乎系列(10)——窃格瓦拉篇

乎问题: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评 “周某出狱引网红公司争抢签约” 的文章《病得不轻!》?

与其说这是窃格瓦拉篇,不如说这是人民日报翻车篇。

中国人通常是与官方论调一致的,他们谈起中国,总是能引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等等的观点,官方媒体的宏大叙事很容易给人一种虚荣的强大。说起来是因为官方媒体是只会讲国内的繁荣昌盛,从不质疑各种社会本身的问题。那么中国人会把自己代入到国家主人的身份中,觉得这份繁荣是有自己的功劳。这其实无可厚非,社会的繁荣本身就跟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政府只是代表公民行使一些权力,尽点义务。

人民日报前段时间在标题嘲讽国外疫情确诊总数反超中国是也差点翻车(“中国以外 87182 例,反超了!“),不过这还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并没有触犯大部分人的利益,事不关己的时候中国人还是紧跟官媒的步伐的。

不过最近人民日报突然把矛头转向到一个表情包文化的群体,真真切切的触及到大部分人的利益了。



很多中国人自然而然的认为打工十年买房不科学,已经坦然接受这个惨淡的现实。




这位知友的逻辑还是挺神奇的,跟我认为的谁都可以说病毒不一定来自中国,唯独钟南山不行有点类似,不过他的解释不太一样,还是比较常见的拟人化比喻。



很多知友意识到了一点,就是犯了错的人在受到惩罚之后是应当给予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的,当然只要在这样的心境下才会有这样的意识,很多人犯了错就不配做人了。




6个钱包买房给人的挫败有多深,这意味着当代年轻人的努力变得无足轻重,没有另外4个钱包,你的努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解决住房问题。这应该是努力的意义被消解,是该说年轻人不够努力嘛,或许再给我200年寿命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这位知友的观点很不清楚,看不出他是赞同批判还是不赞同,亦或者是中立态度。看样子是做自媒体的,那么他应该不是文中的“社畜”,这样推断他应该是赞同人民日报对窃格瓦拉现象的批判的。



这位知友的回答是怎样转移矛盾的典型范例。




我书读的少,剧又看得不多,不是很清楚这位知友举的那些例子在表达什么,如果想表达对周先生的学历的质疑,直接表达就好了,即便90后也有大量小学毕业的群体,这算不上什么。鬼变成人,人变成鬼的论调又有点迷糊,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感觉不是很契合这个主题,切入点有点奇怪,可能还是我的水平不够。




生活的压力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却还在那做《后浪》这样脱离现实的宣传片。年轻人哪里有精力去自由选择,窃格瓦拉选择了偷窃去了监狱,反而被千万签约。年轻人该怎么选,前浪还在房地产的海洋中汹涌,后浪只能在工作的死海中翻不起点点浪花。




这位知友就很清楚一个现象的产生是有原因的,需要反思就是体制本身,而不是让悲剧变喜剧,再让喜剧变成悲剧。(偷一下前面一位知友的说法)




这个问题下很明显是吐槽人民日报的占大多数,这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人其实没有他们相信得那么爱国,只要自身利益被触碰时,即便是人民日报也会成为抨击的对象。不过少了很多辱骂,还是不敢骂官媒的。

中国人很清楚三座大山以及房子的问题,在触及到自身利益时头脑也很清醒,体制问题分析头头是道,而除此以外就会盲目爱国。所以很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一现象,为什么当事不关己时国家就是神圣不可触碰的,当自己被社会主义铁锤锤击时才能意识到各种问题。现实中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被锤击过的,每个人被锤击后的反映又不太一样。有些人直接变成了“恨国党”不再回头,而很大一部分晕头转向了一会又回归党的怀抱。这次很多武汉人就是例子,大多数武汉人还是热情拥抱着党。

五四青年节早就失去了原本的追求,德先生赛先生的问题也不在是主题之一,现在的五四青年节就是它名字的字面意思,青年人的节日。各种传统节日也只是释放购买力的节假日,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吃饺子,七夕竟然被解释成情人节。我们如果只是想过一些现代的节日,那么可以重新定一些节日,赋予一些节日的意义,而不是把这种职能转嫁到传统节日上。再现实一点,放个3天假回头还要补1天班,我真的不需要这种节日。

人民日报这种官媒是不会考虑人民的想法的,他们只是想给人民一个方向,让人民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

他们的势力层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无从施展各种措施,传统文化在这种消磨中慢慢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

他们是谁,他们才是国家的主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