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gohiking.blog
letsgohiking.blog

記錄超過300條行山路線資料,可按時間或起步地點搜尋路線。當中亦有專題文章及在香港以外行山的記錄。 天的漸變藍、海的碧綠與草木的青嫩,就是我的治療系。

峰華邨>水道橋(猛鬼橋)>野豬徑>港島徑第6段>潭崗飛瀑>港島徑第6及7段水管路>引水橋>峰華邨

天晴 / 28.4-32.3度 / 濕度 68-83%

交通:在港鐵柴灣站旁乘43M小巴,在總站「峰華邨」下車 / 回程乘相同小巴離開。
感想:喜歡這條設計古典的水橋道,每次來都令我想起遊屋久島的快樂回憶野豬徑上風景極佳,潭崗飛瀑令人驚喜。
需時 | 長度:約四小時 / 7.97km
**注意:從野豬徑下去港島徑及上落潭崗飛瀑的山路皆陡峭。

Fung Wah Estate>Catchwater Bridge>Boa Vista>Hong Kong Trail Section 6>Tai Tam Mound Waterfall>Hong Kong Trail Section 6&7>The Pipe Road>Fung Wah Estate

Transport:  Take minibus no. 43M (Near MTR Chai Wan Station), get off at Fung Wah Estate / Return by taking the same minibus

Feeling: Really impressed by the classic design of the catchwater bridge and the stunning Tai Tam Mound Waterfall. The views at the top of Boa Vista is captivating.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7.97km, around two and a half hours

**Points to note: Precipitous descend from Boa Vista to Hong Kong Trail Section 6, the path to Tai Tam Mound Waterfall is craggy.

下車後,我們沿曉峰樓及景翠苑中間的樓級行往後山。

走至前方再轉右走。

轉上石級。

沿大路走。

行約15分鐘,便到達水道橋,很多人稱這兒為猛鬼橋。記得上次來的時候,我請好友計劃路線,因在網上一打「猛鬼橋」三個字便全是鬼故事,我膽小不敢看。

這相的重點在於意外地紀錄了雀兒捕捉獵物的一刻。

說起來好像有點誇張,在橋上走的一刻讓我想起屋久島

這條橋有種古典美,很喜歡。也讓我特別好奇這橋的由來。

非常感謝香港歷史研究社讓我轉載他們的研究資料。

「於1934年,Eastern Mercantile Construction Co負責興建柏架山下引水道,當中包括這條鋼筋混凝土水道橋,以及穿越大潭峽下方 (即大潭道 / 石澳道交界) 的隧道。整條引水道全長1,433英尺。從《香港水道調查報告書》資料顯示,水道橋由2座高度40英尺的橋墩支撐3組跨度35英尺長的箱形暗渠,暗渠內側尺寸高5尺8寸,寬4尺8寸。柏架山北部集水區的原水經過這條水道橋及大潭峽隧道後,與砵甸乍引水道及龍脊引水道匯合,注入大潭篤水塘。」

《香港水道調查報告書》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其中一份調查報告。本想看看這份報告,奈何只在台灣網站找到目錄,無權限閱讀內文。高興得知香港歷史研究社聯同其他學者正整理水道調查資料、翻譯及註釋等工作,期待早日可以看到這本刊物,那便知道更多關於香港水道的資料。若有興趣,可以瀏覽及訂購他們其他出版的刊物

看完香港歷史研究社的資料,才知此橋的物料非石,而是鋼筋混凝土。

離開水道橋,轉左走一段,再轉右沿車路上走。

橫過大潭路,登上樓級。

經過建築物。

再轉右走。

好了,終於有我喜歡的山路了。

往大潭上水塘方向走。

行約兩分鐘便離開車路,轉左走。

落一小段後便要上山。

到達野豬徑。

群山環抱,風景確是不錯。

找不到為何葡文 Boa Vista (解作美景) 的中文名稱是野豬徑。但從《非我族裔 : 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一書「來自鄰埠的葡萄牙人」的章節中,提到1931年居港葡萄牙人為3,198人。據政府記錄,葡人主要居於中環對上的堅道、些利街、雲咸街、奧卑利街、卑利街、伊利近街、嚤囉廟街、贊善里、列拿士地台一帶。部份葡人家族更於1910年代,遷往九龍尖沙咀的柯士甸道、加連威老道、亞士厘道、諾士佛台、金巴利道一帶。少數葡人更入住嘉多利山,該區的布拉架街 (Braga Circuit) 及何文田的梭椏道 (Soares Avenue)、棗利亞道 (Julia Avenue) 及艷馬道 (Emma Avenue) 都是以香港顯赫的葡人命名。書中特別提到港島大潭水塘附近有一個中文名為野豬徑的山崗,以葡文 Boa Vista為名,顯示葡人與香港地區開發息息相關。(1)

小休後便在前方下山。

天色轉好,下望大潭篤水塘,很美。

下山這段路頗斜亦有些跣。

中後段滿山是滕,我怕絆倒,走得很小心。

下降至港島徑第6段,高興。若想離開,可以轉左去大潭道乘車。

我們則轉右往潭崗飛瀑。

潭崗瀑布頂。

我們從這兒下去瀑底。

山路轉斜。

慢慢從斜石坡爬下去。

到達潭崗飛瀑。喜歡這兒清幽美麗。

潭崗飛瀑位置集水區,水會流至大潭水塘。我們當然沒有下去,以免污染食用水。(後記:有山友透露潭崗飛瀑被圍封)

小休後便從另一方向離開。

這兒又濕又跣又斜,跟剛才下來的路一樣不好走。

原路折返至剛才從野豬俓下山的位置,繼續向前走。

再次橫過大潭道。

走港島徑第7段。

沿港島徑第7段走約15分鐘,便在告示牌旁的小徑進入水管路。

沿著水管旁的路走。

走到這兒發現兩旁沒路,一定要走上水管。

一來驚破壞設施,二來也擔心跣腳會跌倒,幸好這段不長也有繩借借力。

離開水管路。

最後接樓級。

從這兒上來。

沿大潭道走,返回今早走過的路線。

經水道穚返回峰華邨。

上次來水道橋及潭崗飛瀑,天氣不佳確實有點可惜。好友記得我讚過他在野豬徑上拍的照片,所以便促成晴天下走水道橋、野豬徑及潭崗飛瀑這路線。謝謝好友的體貼。

今天由峰華邨起步,行約15分鐘便到達水道橋,多走15分鐘至上野豬徑的入口。花約35分鐘到達野猪徑最高點。下山路崎嶇,行約45分鐘至港島徑第6段。往來潭崗飛瀑花約50分鐘。行港島徑第7段,再經水管路、水道橋返回峰華邨約1小時10分鐘。今天共走約4小時。

附近的路線:
大潭水務文物徑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丁新豹、盧淑櫻。《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