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蟲
菜蟲

none

閱讀心得|《惡名昭彰的詛咒物》之不負責感想

本書的核心是把詛咒物當作講述文化悲劇的機制,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會探討其中可能存在其他難以解釋又極其險惡的力量。

《惡名昭彰的詛咒物》是一本很有趣又讓我有點驚艷的小書,打開後看沒幾頁,就哇一聲,沒想到書的內容是這樣編排,看完時也沒想到這本書那麼小,有點令人意猶未盡,心想怎麼這樣就沒了。

買電子書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下單買的時候不知道整書本會有多厚。這本書是之前用公司三千元自主教育訓練費買的,一口氣買了三千多元的書,也沒注意看這本書定價多少,如果有注意到書價錢大概就會知道書的薄厚。

原本以為是一本很厚實的歷史文化考證研究的書,結果書寫方式類似17、18世紀博物學者的私人珍藏品蒐藏目錄,一個一個詛咒物的單篇介紹,看完後,電子書顯示總閱讀時間約四小時,有夠短的。一般的書我看完大多要十小時以上。

雖然輕薄短小,但內容書寫鋪陳的方式並不單調簡潔,而是旁徵博引,看似隨意地觸及,但其實很認真仔細地考證了很多社會、文化、歷史與傳說等資料來源,對文物的介紹文字很有早期博物學者糅合各家雜說與地方傳說的書寫風格。尤其是本書不直接使用詛咒物的照片,而特別找畫家來畫詛咒物的仿版畫圖,更有這種感覺

19世紀專業博物館大量出現後,這種藏品目錄的雜寫風格就被人類學、博物館學等建制化學術風格給取代,成為有系統,有邏輯,嚴謹、充滿註解但又枯燥單調的書寫風格與編排體裁。

本書的書寫採取了一種虛實雜陳的方式,他不是一本嚴謹的學術研究報告,也不是《寰宇搜奇》這類介紹各種科學無法證明的怪異事件。

書寫套路大概是這樣,先描述有關這個詛咒物的各種恐怖傳言,然後再去覈實考證這些傳言,證明很多傳言確定是假的,並從一些科學與人性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詛咒傳言出現的可能原因,最後再來翻轉,提出這些詛咒物可能真的有詛咒的說明。

作者一下子扮演《圈套》裡阿部寬與仲間由紀惠的偵探角色,一下子又進入《X檔案》穆德與史卡利的靈異世界。作者這種虛實轉換的書寫手法往往採取一種詼諧幽默與慧黠機巧的語調,讓人看到會心一笑。

其實你不必相信詛咒物信到入迷,因為按科學的解釋,詛咒物意指物體本身蘊含了故事──具體而言就是悲劇。
詛咒物不過是比一般物品見證過更多悲劇,而後成為記住過往的工具,提供我們重述故事的機會。別誤會──其中也是有神奇的力量。
要當心──並非只有深埋異國大地,遭盜墓者洗劫的古老文物會毀掉你的生活,詛咒也可能來自媽媽從跳蚤市場買來,放在書桌上的那個印有「我恨星期一」的馬克杯。
任何東西都可能受到詛咒,等你知道就太晚了。幸好你有這本書。

其實本書想要講的重點:詛咒物不只是一個單獨個別的東西,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機制,根基於人類心理本能反應上。就像古早透過占星術與神話去解釋各種現象的因果關係,天會打雷是因為有雷公,天會下雨是因為龍王,所以天遲遲不下雨,我們就要獻祭祈求雨神降雨,我命不好天生貧窮是因為我出生的時辰不好,所以要去改運...這些東西並沒有因為科學進步與世界除魅而完全消失。

詛咒物比較特殊的是來自於人類的負面情緒,不論仇恨、嫉妒或莫名不爽都可能造成詛咒物的出現,因為有強烈的負面能量,所以詛咒物都很危險。

歐洲曾發現成千上萬塊鉛板或石板(稱為咒語板),像是七世紀在賽普勒斯發現的石板,上面寫著:「願你做愛時,陰莖就會痛。」

基本上,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成為詛咒物,詛咒物可能是幾千年前的考古挖掘文物,如木乃伊、石碑,也可能近現代的科技產物,如遊戲機台、電子郵件。可能來自於原始部落的武器,也有可能是來自現代社會的複製畫像或布娃娃。

本書介紹了一些世界知名的詛咒物,如圖坦卡門、妖刀村正、安納貝爾,但有很多我是完全沒聽過。還有本身名氣不大,如西爾維亞努斯的戒指(至少我沒聽過),但卻啟發托爾金創作出家喻戶曉的魔戒小說。

我覺得遺憾的是本書有嚴重西方中心主義,除了日本妖刀,基本上東方的詛咒物幾乎沒有列在目錄上,有點可惜。

本書也透過個別詛咒物的介紹,探討了很多有趣的社會議題,如博物館展出毛利人的文物,是否要尊重毛利人對文物的使用禁忌傳統,不讓懷孕或處於經期的婦女參觀。以及利用詛咒物發展出的產業現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華倫夫婦塞滿詛咒物的博物館,感覺可以放進黑暗觀光的領域。

本書看完後覺得可以當成一本工具參考手冊,如果想寫啥懸疑靈異小說,可以沒事翻閱找找靈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