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谷川
若谷川

英美文学硕士,管理硕士,愿意讨论心理、哲学、政治,文学、艺术、自然等话题。一个在欧洲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华人。世上所有的问题,都坦然面对,敢于质问。

左右派区分,政治氛围的观察与思考

左右派之争,听起来是一个浩大的政治命题。其实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的。 但是两者的对立,又贯穿了所有治国理念的问题。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站在治国的位置上:把自己当成一名管理者。

例子1:

桌子上只有十片面包。 你小时候就营养好,长大后身强力壮,通过自己的努力,受过高等教育。

你对面的人,来自穷困的农村,从来没有机会和资源上过大学,智力没有得到开发,还有很多愚昧和野蛮的观念。 

但是,他也很饿。 

面包怎么分? 

a. 五五分  

b. 三七分 (或二八分),根据缴税的多少等级来分,或者,根据社会地位来分?

选择a, 会让人失去努力的动力, 你创造的社会价值在很多层面上比他更多。凭什么你缴那么多税来养活别人?你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

选择b, 他可能因此吃不饱,为了求生,只能一再陷入底层思维,陷入恶性循环。也许一代接一代。从长远的社会学角度来看,贫富差距加剧,也造成人间苦难和社会动乱。

例子2:

你家有个邻居的孩子,整天被父亲打得死去活来的,经常挨饿受冻。如今,父亲被其他恶霸打死了。房子破烂不堪,如今什么也不剩了,家里肯定是无法居住了。孩子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孤苦伶仃,可能还有传染病。(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联想一下中东、非洲,俄罗斯和其它国家的情景)

孩子恳求来你家避难。

你家的条件比较好,有一定的资源,有足够房间。

但是,你不仅要牺牲自己的所得,甚至还有被传染的危险。面对可怜无助的孩子,你会伸手相救吗?

.........

请不要急着给我答案。 口舌之争是没有意义的。我更愿意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谁赢谁输。

如何对待中东的难民,人道救援和自身利益之间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欧美的政府。

其实,由于人类社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平等过 ,在未来也不会平等。——— 更关键的是,就连机会平等都没有 ———  我们的身体素质,营养来源,父母的素质,学校的环境,社会地位,都是不平等的。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是信念,不是现实。

竞争是人类生存的常态。在个人、集团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如何对待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便形成了左派与右派之争。 这种对立,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分歧的主线。

现在,来看一看英美的左右派之争。

竞争,过程是否公正,机会是否平等 ——— 这是一个政府管理需要面对、干涉和尽量保证的, 这就与个人的意志形成了对峙,尤其是强势群体的意志。 

强势群体是哪些人,比如有钱有地位之人、受过高等教育之人、有家庭背景之人、身强力壮之人、主流群体的成员,尤其是白人群体。 反过来,弱势群体是无钱无地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黑人、拉美人和亚裔,性取向少数群体,等。  

左派与右派的核心点,在于justice vs individual rights “社会公正” 与“个人权力” 之间。 把握了这个核心点,就能顺理成章地了解两派的政治主张和政策了。 

左派:

  • 重视社会公正,同情弱者,强调机会均等 (请注意: 是机会平等,不是“结果平等”)
  • 注重世界整体发展,强调对话与合作
  • 国家福利, 在移民政策上比较宽松, 并主张社会多元化。  比方说,支持弱势群体,如同性恋、平权运动等。 
  • 关注环保
  • 支持左派的有“纽约时报”,“大西洋报” “华盛顿邮报” 等。 
  • 美国的知识界左派占绝对多数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也是左翼思想者居多。

右派:

  • 强调个人自由,自由市场,自由竞争,以自我为主
  • 减少政府对个人和市场的干涉,提倡低税收、低福利
  • 强调企业赢利,不大考虑工人权益
  • 对环保不感兴趣。
  • 反对移民
  • 反对福利政策
  • 社会保守,大多数反对同性恋等弱势群体
  • 支持右派的,有极右的“福克斯电台”。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讲究公平的机会,也许就要牺牲效率;牺牲效率,就减低了竞争力。所以资本家、企业家们更支持右派党。 也就是说,左右派之争,是围绕着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行为 而出现的两个争端: 公平,还是效益? 

以上的二元化的划分是为了把问题的对立面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的实际操作中,一个政党为了当选,极左与极右的都很少,在很多问题上会采取妥协方式。 两者之间的交错也常见,也就是说,在一个问题上,你也许偏左,在另一个问题上,你也许偏右。(本文的后面还要提到布莱尔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的交错)

左派和右派的提法,据维基百科介绍,来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国民议会,保皇派和革命派的争辩不绝于耳、没完没了,几乎听不清双方说什么。 于是,为了利于争辩,保皇派的议员被安排在国王的右边,革命派被安排在左边。到1791 年的“立法议会”中, 保守派被安排在右边,温和派居中,创新派被安排在左边。

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演变也很有趣。 早期的共和党代表的是北方工业的力量,解放黑人奴隶的林肯是共和党总统,而早期的民主党代表的是南方种植园园主的利益 ——— 这个是很多人料想不及的。 那么那个年代促成了两党走向各自的对立面呢? 经济结构的变迁,大量黑人奴隶解放之后,离开南方种植园,涌入北方各大工业城市,加上各种运动和思潮的冲击,尤其是六十年代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平权运动,使得民主党成为自由进步党,而共和党逐渐演化为保守党。

中国是什么? 有人说,中国走的是左派路线。 这个说法其实不对。 左派的强调的社会公正 ——— 比如, 平等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养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资源的分配 ——— 这些都在中国都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自我标签是社会主义制度,但血肉却是极右的权贵自我中心、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更没有对弱势的关切与同情。这可以从医疗体制、退休金分配的制度,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别等体现出来。

另外,不能把左派的诉求简单地理解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桑德斯、英国的科尔宾,是社会主义者,但是与中国的所谓的社会主义的体制根本不是一回事。 欧美的社会主义因素是建立在民主制度基础上的。中国实行的,是权贵中心主义。 

我的观察是,反对社会主义的群友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轻信了官方的定义,接受了“中国社会主义”这个标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言论体系。 殊不知,这正是被官方标签忽悠的结果。

没有去过美国的华人,不知道美国根本不是穷人的天堂。与欧洲的带社会主义性质 的政策相比, 美国民主党的政策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而全球社会发展理念最前沿的国家,恰恰是社会福利高、个人自由多的北欧、西欧各国,如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德国、芬兰。 它们遵循的是最接近社会主义性质的体制。

中国的左右派

中国的左右派之分的第一次大规模提及,是1957-8年。章怡和在“往事并不如烟” (港版第16 页)里写到: 

      一九五八年初,民盟上上下下众多右派,被逐一处理。万不想左派们也跟脚一一做了长篇书面检查。这其中既有从一开始就积极投入的吴晗、邓初民,也有半路甩出杀手锏的史良, 还有交叉身份(中共党员、民盟成员)的萨空了、周新民等人。可见在毛泽东眼里,不仅章 (伯钧)罗(隆基)是右翼,整个民主党派都是右翼。

中国的左派和右派之分在1957 年六月中旬开始。当时的划分非常的简单粗暴: 拥护党、拥护毛主席,就是左派,就是爱国。 凡是不拥护毛的权威的,就是右派、就是搞资本主义。 当时,章伯钧、储安平、罗隆基等人批评党天下、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全都成了反党的标志,被一一打倒。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微信群里的争吵声中,这个标签被千百次地贴。 笔者被无数次被粉红们骂作右派。如果你敢提起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假疫苗的时候,马上就有人跳出来骂你是右派,说你崇洋媚外,是美帝的走狗。 相反,左翼似乎就代表着进步、革命。 中学时代听得最多的名词就是“左翼进步人士”,连鲁迅都被贴上左翼的标签。

令人左右为难的是——— 在另一个阵营里,国内声讨美国民主党的声浪此起彼伏,对拜登、佩洛西的辱骂也是极其恶毒。 

对民主党的憎恨,都与黑人和移民有关 ——— 所有的事情,不论青红皂白、中国的、非洲的、美国的全混在一团骂 ——— 首先是爆料山东大学等地给黑人留学生提供陪读、打扫卫生,然后是美国在弗洛伊德被膝盖压死后引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 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打砸抢, 接着很多人转发图片说非洲的黑人多么又懒又恶、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繁荣的文明。 最奇怪的是,虽然美国绝大多数黑人都是几百年前就被贩卖到了美国,早已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但这样的历史事实对中国的讨伐人士撇在一边。 他们对当代的由于战乱移民欧美的穆斯林大潮和以墨西哥人为主的拉美移民似乎视而不见。我纳闷,是否这是潜在的人种歧视心态在作怪?

至于西非咋得地区曾经繁荣的古文明,这些群友自然就没人知晓了。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们把中共和美国的民主党划等号,还扯上德国的默克尔和法国的马克龙,也就是说,凡是在移民问题上曾经采取过宽松政策的 ———就连默克尔是保守的基督民主党领袖也不顾 ——— 都是共党的帮凶。 

国内很多人 —— 包括一些学者 —— 没有分清语境的区别,把国内的定义跟国外的定义混淆了,所以对社会主义失望、反感甚至憎恨, 这应该是很多嘲讽攻击美国民主党的言论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痛恨中共的独裁体制、压榨民生,另一方面,对急切关注民生、平权的民主党却骂声震天——— 对于这种逻辑,我绕脑半天,也理不出一个所以然。 

在中国的知识界,也有一些人为保守主义唱赞歌,其重要论点是反对西方的个人自由主义 ——— 尤其在性取向开放、移民政策方面、人种问题 ——— 也就是说,华人非常热衷维护白人利益、尤其是基督教白人的利益,因为这是西方民主自由文化的主导人群。 他们不会知道,黑人基督徒的人数在美国日益增长、而白人基督徒的人数却在减少。 白人的性取向开放者,也远远多于黑人的数量。 

近年来,哈耶克的社会自发秩序的理论在中国觉醒的知识分子圈倍受欢迎,西方保守主义思想受到追捧。由于缺乏政治讨论的环境和反复琢磨,加上语言不精、缺乏全球性视野,很多学者的认知显得非常狭隘和片面。哈维尔表明自己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但对一心一意的中国知识人士,认定他是保守主义代表。 这些一厢情愿、一意孤行的做法,让人目不暇接。

而造成这些偏差和偏见的,是几千年来对政治话题的禁闭,在中国,只有通过提供讨论政治理念的宽松环境,人们的觉悟才能提高,分析问题时才会减少片面与偏见。

在欧美各国,不仅议会和各级政府每天都是激烈的辩词,左右派之争是相当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加拿大的munk debate, 定期邀请全球前沿的思考者和活动家参与辩论。 英国的BBC和sky电视,每晚都有双方的争辩,包括议员、报刊主编和评论员、自由写作者。 每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加以驳斥和补充,各种理念也更加细化, 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此产生。 这才是政治辩论应有的环境。

那么,政治只有左派和右派之分吗? 英国连任三届的劳工党首相托尼 布莱尔在政治上走的是追求社会公正和平权的左派路线,但在经济上延续了撒切尔的 国家最低干预的右派路线。 他觉得左派和右派的区分不能反映社会现实,提出了“开放派” 和“封闭派”的区分。 布莱尔认为, 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和全球化的经济影响,今非昔比。开放派趋于社会自由主义、文化多边主义和经济的全球化,而封闭派则在文化上保守、反移民。 这个区分法在欧美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In 2006,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described the main cleavage in politics as not left versus right, but open versus closed. According to Blair, attitudes towards social issues and globalism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economic left–right issues. In this model, "open" voters tend to be socially liberalmulticultural and in favour of globalism while "closed" voters are culturally conservativeopposed to immigration and in favour of protectionism. The open–closed political spectrum has seen increased support following the rise of populist and centrist parties in the 2010s. 

全球的政治气候日益变化。 特朗普的当选,和英国脱欧,政府顺应大势底层民众的潮流、选择的平民运动路线 (populism),使传统的左右派区别又增添了诡异色彩。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这种趋势,不仅财富更加悬殊,投票数量较少的精英阶层 与 掌握着巨大投票数量的底层民众 之间的分裂越来越大,良知理念 与民粹情绪的分裂也急速加剧。 

政治应该是什么样的?

政治,应该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是在各种利益冲突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伤害最小化。

社会的各种力量又是在不断变化和演变的 ———  也就是说,找到平衡点之后,马上需要找到下一个平衡点 ——— 政府的管理就是从一个平衡点到另一个平衡点的多点平衡间进行。

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供给每一位公民寻求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环境,尊重个体生命与自由。

我们可以回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对自由的理解:真正的自由派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认同自由主义,在社会文化领域持宽容态度。

“个人自由是构建文明的力量。个人活力解放的最大结果,是科学的惊人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一个自由社会拥有的知识远较一个最明智的统治者所能设想的要多。每个人的自由都对社会有推进作用。自由使得每个个体都能更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实验和创造。一个社会的个人自由越多,每个成员的知识和创造性就越多,整个社会的知识积累越多,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美国和一战前的英国都是个人自由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可以说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摘自文学城热点论坛,思庐,2020-9-19)

以上是我对政治领悟的结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